【基本介绍】
《学会提问》,作者是[美]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13.6万字。原书第12版。
《学会提问》是批判性思维入门经典。它主要生发自作者的课堂教学经验。新版用与学生生活更紧密相关的材料替换了1/3的练习文章,并且继续在前几篇练习文章里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即呈现思考以得到答案的过程--好比一个人正努力思考如何评价一篇文章,而读者则在这个人的脑海里旁观整个思考的过程。
全书共有13章:
1-正确提问的益处和方法
2-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3-理由是什么
4-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5-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6-认证中有没有谬误
7-证据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陈述
8-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9-有没有替代原因
10-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11-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12-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13-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撷取摘要】
1.
批判性思维鼓励你倾听他人、虚心学习,但这不意味着来者不拒。我们自己要做能工巧匠,对专家们提供的观点和主张加以剪裁、取舍,将它们整合成自己的决定,这样才能做个有主见的人。
批判性思维的三个维度:一是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批判性问题;二是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三是有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批判性问题的强烈渴望。
淘金式思维和海锦式思维可以互补。前者最重要的特点是互动性参与。
你可以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也可以用它来评价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信念加以评价。根据用途的不同,前者被称为弱势批判性思维,后者被称为强势批判性思维。也可以通过思想是否开放对两者进行区分:当我们思想开放时,会欢迎别人对我们的信念展开批评。
2.
论题有描述性和规定性之分。描述性论题是指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规定性论题是指关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
所谓结论,是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接收的信息。要找到结论,批判性思维者首先就要问“作者或演说者想要证明什么”或者“他们表达的要点是什么”。
找到结论的5条线索:一是问问论题是什么?二是寻找指示词。如,“因此、表明、我要说的重点是、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是”。三是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一般是开头和结尾。四是记住结论不是什么。例证、数据、定义、背景材料、证据都不可能作为结论出现。五是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
3.
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组成。论证的基本结构是:甲之成立是因为乙。我们要将理由和证据作为模具,结论据此得以成型和修饰。
要谨防操控型论证,“我有我的结论,现在我需要找出一些理由”。在这种论证中,理由不过是一记马后炮,会随着你的结论而不断变化。
把论题当成一个问题来思考。当我们接到一个写作或发言的任务,且它不是以问题的形式来陈述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把它重新组织成一个问题,这样有助于使结论清晰明确。比如,“就你最喜欢的电子游戏,写一篇论述文”,这个任务可组织成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最喜欢的电子游戏《魔兽世界》成为一款了不起的游戏?”
4.
我们常常会误解所读到的文章或所听到的言论的含义,因为我们总以为词语的含义都显而易见。
一个词或短语越抽象,人们就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比如“人权”,挪威政府的主要领导讲到人权,很有可能就是指就业权、免费医疗权和房屋居住权;而美国参议员心目中的人权可能是指言论自由、宗教信仰、旅行以及和平集会的权利。
作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你有责任提出各种问题来澄清歧义。但写作者和发言者才是努力要说服你接受某些观点的人。换而言之,谁想说服你,谁就要负责解释清楚。
我们只需要定义那些对我们的论证具有核心意义的词语。
对于结论而言,文字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长相砥砺会生发出更加深思熟虑的论证。
5.
在理由和结论之间往往存在着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所谓价值观假设,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偏好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的倾向。
比如,为什么有些很讲道理的人会怒斥说堕胎就是谋害生命,而另一些同样很讲道理的人却把堕胎看作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存在不同结论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价值观的冲突。
只有把这些价值观假设添加到论证过程中,各种理由才能从逻辑上支持结论。任何一个进行论证的人,都有必要提供一种解释,说明为什么你应该接受这个论证中暗含的特定价值观假设。
我们要学会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寻找支撑理由的那些没有明说的想法。
6.
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是判断结论是不是强有力,或者判断它的价值是大还是小。
常见的论证谬误有:
人身攻击型谬误:针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叙述谬误:错误地假设因为我们能讲出一个貌似可以解释一系列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故事,所在我们已认识到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全部联系。如,有这么一段视频:画面上一辆警车正追一辆超速行驶的汽车;逃逸的汽车停在路边,警官走过去,拔出枪,朝司机开枪;司机是一名非裔美国人。这段视频可能会被解读为又一起警察践踏了非裔美国人基本人权的事件。
滑坡谬误:假设采取某种做法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有现成的程度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的谬误:错误地认为如果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诉诸公众谬误:试图通过引述很多人都持有这一观点,以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地以为很多人支持的事就是可取的。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诉诸感情谬误: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同情和怜悯。
稻草人谬误: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其容易受到攻击,进而攻击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的观点。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在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
乱扣帽子谬误: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所以你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计划谬误:人们和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很多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
粉饰谬误: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情感认同的描述品德的词语,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
转移话题谬误:插入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以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赢得论证。
循环论证谬误:在论证过程中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如,阅读传统教科书比阅读电子文本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以教材的形式来展现各种材料非常有利于学习。
7.
在论证中,我们要特别警惕因果关系论证的常见谬误,以及因果关系与相关性的混淆。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因果因素来解释一个事件,或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作用。
因果混淆谬误: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忽略共同原因谬误: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第三种因素在起作用。
事后归因谬误:假设乙事件是由甲事件所引起的,仅仅因为乙在时间上紧跟甲之后发生。
8.
统计数据让证据显得很有科学性、很精确,但它也可能撒谎。它并不一定能证明表面上证明的观点。
要警惕不知来历和有偏差的数据。尽量找出关于数据如保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好。
要警惕令人困惑的平均值。平均值有三种: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判断一个平均值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非常重要。而且判定最小数值和最大数值之间的差距(即全距)、每个数值出现的频率(即数值分布)也很重要。我们要对论证中描述的平均值类型感到好奇,分析一下知道事件的数值全距和数值分布是否为我们提供一个有用的视角。
要警惕数据使用者拿指向一件事的数据来证明另一件事。
9.
批判性思维者的基本价值观是自主决断、好奇心、谦恭有礼和对好的论证的尊重。
一个批判性思维者有以下四种特有习惯:
一是博览广识,涉猎广泛,为从多角度理解假设提供基础;
二是以理由和证据作为决定的依据;
三是以愿意接受的姿态对待他人的信念,但以质疑的态度来确认该信念是否有强有力的支撑的;
四是迫使他或她自己寻求和尊重对其主张的真相的多种思考方法。
【写在最后】
我只对部分章节做了摘要。对9、11、12章作者提出的三个问题“有没有替代原因”“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能提出哪些合理的结论”很快就翻阅而过了。
学习批判性思维,我记下的这些文字不过是线索。若能按图索骥,举得出实例,也就算通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