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世界的影视行业都遭遇着极大的考验。
在这段时间,面临众多限制,那么,影视作品该怎样正常拍摄呢?
前段时间,一部英剧《舞台剧》别出心裁采用了类似视频会议的方式来制作完成,一经上映就口碑爆棚,豆瓣评分高达9.2。
而最近,另外BBC的一部英剧也启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进行拍摄,同样收获了不错的评价,它就是——《新喋喋人生》。
这部剧脱胎于1988年英国国宝级剧作家阿兰·本奈特自导自演的英剧《喋喋人生》。
阿兰·本奈特
一共12集,每集40分钟,目前豆瓣评分9.0分。
如果没有疫情,这部剧大概也不会重启。
因为它是一部独白剧——
所谓独白剧,就是从头到尾只有主角一个人,对着镜头,喋喋不休地给你讲故事。
所以这种类型的剧集,特别适合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的需求。
形式的单调,决定了内容必须有趣。
如何在40分钟内,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当然必须有爆点——
比如如何对待死亡、被潜规则的女演员、爱上自己亲生儿子的母亲、与母亲长期共住的同性恋儿子……
除此之外,独白剧也特别考验剧本中的台词魅力和演员的演技功底。
剧本不必多说,原著《喋喋人生》在英国地位,简单地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它已经被纳入校园课程的考试内容中。
而《新喋喋人生》的卡司阵容也足够扎实,几乎全部都是“国宝级”的演员。
有我们的“童年阴影”,曾在《哈利·波特》中饰演乌姆里奇教授的英国老牌演员艾美达·斯丹顿;
还有曾演过《英国病人》、《四个婚礼一个葬礼》、《苦月亮》等经典影片的女神克里斯汀·托马斯;
以及我们熟悉的「华生」马丁·弗瑞曼等等。
在一众老戏骨中还有一个非常吸睛的面孔《杀死伊芙》中的朱迪·科默。
不过,这次她不再是《杀死伊芙》里那个全能女杀手,而是一位被潜规则的女演员。
她的故事咱们稍后再谈,先说第一个故事——《信件女士》。
艾美达·斯丹顿饰演的老妇艾琳是一位有些孤寂和孤傲的老人,她家的窗帘从来没有拉开过,别人看不见她,她却时刻在看着别人。
街道上的人事物成为她批判的对象,对此她并没有觉得不妥,反而感觉到自己有种使命感。
她写信小镇的议员、警察、药剂师,甚至写信给英国女王,通过写信,她伸张着自己心中的“正义”。
比如,她难得去参加一次葬礼,都要写信给火葬场,投诉他们没有设立吸烟区。
看到台阶坏了,她就会写信给议会说这危害了公共安全。
在白金汉宫的人行道上看到了狗屎,都会写信给女王。
最近,她留意的对象是最新搬到对面“有些奇怪”的邻居一家。
理由是她认为邻居夫妻并不是称职的父母,疏于照顾自己的孩子,她猜测孩子母亲肯定是妓女。
她义正言辞地说道,据她的观察,邻居夫妻俩整日外出游荡,徒留孩子一人在家中,怎么可能有照顾孩子的时间。
于是她决定使出自己的拿手本领:给警察写投诉信。
戏剧的部分就此展开,后来警察查清此事后,向老妇人表示,那对夫妻并不是只顾玩乐而不负责的甩手爸妈。
相反,他们“夜不归宿”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孩子:孩子根本不在家中。
原来,邻居夫妻的孩子患了白血病,长期在医院治疗,夫妻二人为了照顾孩子日夜奔波,连“家”也很少回,当艾琳知道真相,已经是孩子病逝之后了。
这时艾琳才得知自己所谓的“敏锐过人”、“观察入微”不过是陷入了自以为的圈套里,她带着自己的眼光来审视众人,却迷失了真实与自我。
当镜头拉近时,观众仿佛能从艾琳因剧烈震惊而颤抖的脸上,看到她内心信念和骄傲的崩塌。
看到这里,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小伙伴们,也惊讶地发现自己和艾琳一样逐渐有着“偷窥”的孤独欲望。
这也许就是心理刻画的一种成功,在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将一个形象塑造丰满,将一个内心展露无疑。
而我们朱迪·科默饰演的这一集叫做《她的好机会》,某种程度上她算是演了自己。
在剧中,她是一名叫做莱斯利的女演员,渴望成名,却只能在各个影视作品中当跑龙套的小角色。
对此她也不气馁:哪怕跑龙套,也要做到完美。
可生活并没有给剧中的她加上“主角光环”,哪怕她很努力,但她始终要在圈子的潜规则中沉浮。
为了获得角色,她用尽讨好、搭讪和谄媚,最后,甚至不惜周旋在几个个男人之间。
一号男,薯哥,她在一场特别的派对中认识了薯哥,对方长相奇特,看起来有点意思,好巧不巧又刚好是电影行业的人。
对女演员而言似乎机会来了,但那是个怎样的机会呢?
几番交流后薯哥就把她带回了家。
莱斯利也不是没有推辞,奈何他说,家中有儿有女还有嫂子,只是她住所离得远留她住一晚罢了。
可莱斯利进门后发现,哪儿有弟媳?都是鬼扯。
二号男,西蒙,他是面试莱斯利的人。
为了准备面试,莱斯利专门读了关于面试技巧的书。
她谈了一堆电影,愿意为角色去学习滑冰和象棋。
西蒙却只提了一个问题:我能只看你穿内裤和内衣的样子么?
就这样,莱斯利脱了个衣服,通过了所谓的外形测试。
谁知这位所谓的西蒙“导演”其实只是个打杂的。
真正的导演另有其人,而她付出身体的代价,推敲角色性格,分析人物大费周章得以出演的,其实是个色情电影。
杀青后,她跟真正的导演睡到了一张床上,她问对方对自己的表演满意吗?
对方却说:我没法跟差劲的女演员上床。
本集故事的最后,是对表演有着深切热爱的莱斯利,一句沉重而天真的独白:
你所能奉献的东西越多,演技就越出色,表演的本质既是奉献。
通过这段话,我们作为观众却窥见了影视行业肮脏的边角。
这些潜规则不仅发生在行业大佬的权势之下。
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男性也在这场剥削中实施压榨。
他们以实现梦想为名引诱,让女性蒙受了沉重的代价。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叫人联想到“Me too”运动。
三十多年前的剧本此刻拿出来,丝毫不显陈旧。
它扎实地击中了人性幽暗的角落。
事实上这部剧里的故事无一逊色。
它们有些出人意料,有些意味深长,有些则细思极恐。
细思极恐的,比如这个叫《西班牙花园之夜》的故事。
故事主角是位家庭主妇霍太太,她的邻居麦太太谋杀了亲夫。
那位丈夫尸体躺在地上,但他的杀人犯妻子麦太太和刚得知此事的主人公主妇霍太太却冷静得叫人诧异。
麦太太毫无脱罪之意,倒是跟我们的主人公霍太太坦白了一切,然后等待警察到来。
这种冷静当中透着绝望,而她多年的生活也确实是绝望的。
原来,麦太太长期遭受丈夫性虐待,被打、被恐吓,戴项圈、拴绳子,被像狗一样对待。
丈夫甚至会蒙住她的头,让朋友们一起侮辱她。
麦太太虽然看不见,但她记得,有一个人的呼吸里,带有哨声。
这下,我们的主人公霍太太慌了,因为,她丈夫的呼吸,恰好带着哨声。
一桩凶杀案像光一样,照进她婚姻中的阴暗角落。
她开始思考自己的婚姻。
丈夫对她毫不关心,她去体检那天,丈夫去看了高尔夫锦标赛。
他们已经多年不同床了。
她甚至带着自嘲,一边暗骂丈夫衣冠禽兽,一边又愿意这样取悦他。
她没有闺蜜,没有朋友,没有孩子,她的生命中只有丈夫。
自己这样,和带着项圈的狗有什么分别?
她第一次觉得,生活竟然如此无趣,自己竟然如此孤独。
于是,她被那个杀夫的女人麦太太吸引了。
她们手挽手逛街,去教堂,照顾花园。
麦太太种出的番茄,她小心嗅着,贴在脸上,无比依恋。
看到这,有没有觉得莫名熟悉,这不是高配版的“贝丝·安”。
开玩笑地说,如果不是疫情影响,这个故事拍成正儿八经的剧,完全可以放进《致命女人》第二季里。
当然,剧中精彩的故事远不只上述几个,其他由不同演员在单一场景中的故事分别展露出不同的人生,也同时引发了观众的不同思考。
对于观众们对于独白的不同解读,作者常说“应该把我当成一个死去的作者,无法对他的作品评论"。
而正如剧中每一集的独白一样,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总在“自言自语”,有时是口头上,有时是在心里,和自己对话。
可以说这部剧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却不被重视的内心意识流通过湛的台词与生动的想象进行联系和空间搭建,让观众得以审视自己的人生命题。
尽管剧本是对于过去的翻拍,但结合今天的疫情情境来看,无论是剧中人的孤独、内疚、不确定感,还是拍摄的场景设置和可行条件,都让观众们对于剧本的感触更加浓烈。
一集下来,仿佛置身剧场,在片刻的沉寂过后响起雷鸣的掌声。
可以说BBC的这部剧以复古的方式引入了新意。
让观众在感官刺激充斥的当下,感受了一次纯粹而充满余味的观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