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的七层模型详解以及数据封装过程

目录

前言

一、OSI七层模型

二、数据解封装过程

三、每一层对应的网络设备



前言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 

简单来说 OSI网络模型是一种网络标准,所有的硬件和软件开发都必须按照标准执行,在统一的规范标准下,这样即使不同的公司、品牌,也可以实现互联。

OSI 七层参考模型将通信协议中必要的功能分成了 7 层。通过这些分层,可以将比较复杂的网络协议更加简单化,能在出现问题的同时,知道是哪一层出现了问题。
 


一、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 人机产生交互,用户发出指令
表示层 将用户的高级语言加密或压缩后,转化成二进制语言
会话层 对于不同应用开启的会话,进行管理
传输层 传输方式的选择(tcp/odp)
网络层 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选址
数据链接层 通过mac(网卡地址),再次确认数据传输地址是否正确
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成bit电流

  • 背诵口诀:应表示,会传输,网络数据物理层。
    •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接层
      物理层
    • 数据在每层的名称:

      应用层 上层数据
      传输层 数据段:tcp/udp协议、端口号(确定应用程序)
      网络层 数据包:源ip地址(确定位置)、目的ip地址
      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
      物理层 bit流
  • 网络由一个个协议组成,而网络协议规定了数据的格式

应用层:

(消息/报文)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端口号80
https 加密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 文本传输协议,端口号20,21
tftp 简单文本传输协议,端口号69
传输层: tcp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udp
网络层: icmp 结合ping来检测网络中两台主机是否可以正常通信
ARP 将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

二、数据解封装过程

封装过程:

应用层 上层数据
表示层 tcp和udp协议 上层数据
网络层 ip头部 tcp和udp协议 上层数据
数据链路层 mac头部 ip头部 tcp和udp协议 上层数据 校验位
物理层 bit流
  • 校验位:确保上述数据封装是否完整
  • PDU:协议数据单元

    PDU是指同层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解封装过程:

物理层 bit流
数据链路层 mac  头部 ip头部 tcp和udp协议 上层数据
网络层 ip头部 tcp和udp协议 上层数据
表示层 tcp和udp协议 上层数据
应用层 上层数

三、每一层对应的网络设备

第一层 应用层 计算机
第二层 传输层 交换机
第三层 网络层 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第四层 数据链路层 防火墙
第五层 物理层 网卡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协议,tcp/ip,udp,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