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与五大区块链技术


勒庞在《乌合之众》写道:“人一加入群体,原先的个性便会消失,他不再独立思考,而是随大流,无意识占上风,智力程度减弱,很难做出明智的事情”。很多人借这句话,来讽刺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李老师在录音里也说了,”傻X的共识也是共识。”


而币圈的疯狂,矿圈的称霸亦或是链圈的埋头苦干,也无法给人一种特别信服的感觉,毕竟被那么多专家学者称之为划时代,创造性的新技术,除了币价的涨跌能够挑动大众神经,包装精美的空气项目靠搏出位的营销手段吸引眼球,还有矿霸的算力比拼主导币价的涨跌,区块链看起来,好像也就很一般。


但是区块链如果真的如此站不住脚跟,那么为何能够发展10年而屹立不倒,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它的多种技术的融合,还有其中一个原因是自组织的建立。



自组织是通过系统自组织的方式解决合作和协调机制的问题。比特币去中心化、自组织等特性本身就包含中本聪对于利用技术解决现实社会危机的思考,其背后的区块链系统也成为解决人类一直以来存在的组织和信任问题的一次成功尝试。当然自组织不是中本聪首创,已经存在很多了,其中经济学届对于自组织这一理念也颇具关注。


那么自组织跟区块链的技术联系是什么呢?


我们先将众多区块链的技术整体归结为五点,它们分别是:

1.开源和开放;

2.不可篡改;

3.加密机制

4.激励和协调预期;

5.P2P网络。


其中1和2主要代表整个系统的层面,3和4代表的是个体参与端的规则。最后一点是上述四种技术发挥价值所依赖的底层网络基础,即点对点的分布式网络。


区块链最核心的特点就是统一了过去协作中难以调和的分布和共识的矛盾,从而使得在分布不断增加的同时,并不降低共识的达成规模。而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原因就是通过上面五大技术之间的共同作用,这里分别加以论述。


1、开源和开放。与之前多数的软件编写风格不同,区块链网络的核心代码全部采用开源的方式,即所有人都知道开发者的每一行程序语言(公链的特点,联盟链和私链更多采取有限范围内的开放,也就是仅供链内的参与者知晓)。


2、不可篡改。区块链上的交易一经各方确认并打包入区块,后面不允许任何的修改。这个不可篡改在技术上的真正涵义是指修改难度极高以致篡改可能性极低,我们可以将其近似的理解为不可篡改。


3、加密机制。主要包含数字签名和公钥即身份两项技术。数字签名指:只有你能够制作你自己的签名,但任何人都可以验证其有效性;以及该签名只与签署的特定文档相关,并不能表明你同意另一份文件。公钥即身份帮助我们通过自行生成的一个随机字符串(公钥)作为我们的身份,从而无须到中央机构注册。


4、激励和协调预期。指在区块链系统中记账挖矿(最初生成数字货币)和交易费用的支付中,引入激励和协调预期的机制促进各方合作和达成共识。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让每个参与者拥有均等机会获得数字化的激励(常见的方式如token),在联盟链和私链的场景中则仅需要协调好参与主体之间的预期。在竞争记账权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运用到密码学的哈希函数,但我们此处将其归入产生激励的技术。


5、P2P网络。以上4点得以运行的网络环境,P2P网络是指位于同一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彼此对等,每个网络节点以扁平的结构相互连通。与之相对的是中心化网络,该网络中除中心节点以外任意节点的连接均需要由中心节点作为桥梁。


由于开源和不可篡改的特征,区块链建设了一个博弈论假设的信息完全的竞争环境,此时各方都可以无差别的获取所有的交易信息,并在此之上展开公平对弈。加密的存在让个体参与者能够在该环境下很好的保护隐私安全和利益,加上激励、协调预期机制的引入,保证了其拥有充足的动力付出自己的劳动。


在这样一个无中心的网络中,个体劳动的成果不会为某一强势的中心机构占取或分配,而是公平的根据贡献比例将劳动所得分给提供者。这样非常有利于各方快速达成共识,最终的结果又让整个系统的总收益得到有效增加。


这里我们只需提前了解到,区块链通过技术的设计,让大范围内的分布和共识不再只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系统中的每个个体为了一己私利的目标参与交易和竞争,即使彼此之间不存在所谓利他和谦让的高尚精神,但由于规则透明且竞争程序得到普遍承认,整个机体的共识不会受到影响。信任得以有效达成,生产规模也能够在“人人为己”的前提下更快增长。




------   end   ------

1、后台回复“精华目录”,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2、后台回复“期货”,领取期货知识教程。

3、后台回复“区块链全集”,领取视频+课件+代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组织与五大区块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