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谁?
匈奴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起源于夏朝,中原民族历代不断变换着对他们的称呼:獯鬻(xunyu)、猃狁(xianyun)、戎狄(rongdi)、匈奴,他们逐水草而居,精于骑射,骁勇善战,长期对中原农耕民族形成威胁。
战国时,北方燕、赵、秦各国都各自修建长城作为抵御设施。秦始皇将这些长城连接起来。至汉初,冒顿单于领导下的匈奴部族更加强盛。
在汉武帝登基之初,综合国力还有待增强,军事实力较匈奴来说太弱,只能继续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赠送丝绸、粮食等物品,以缓解匈奴的袭扰。
但汉武帝不甘心汉朝一直蒙受这样的耻辱。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做了积极的准备,以寻找时机对匈奴进行反攻和决战。
中央集权
要对外用兵,必须先解决内部矛盾,加强中央集权。这方面,汉武帝主要采取以下办法:
1、削弱和分化丞相的权力,虽然中央继续沿用了三公九卿制,但实质上更多地和身边亲信(内侍、秘书等)谋划决策,形成了内朝制度,而以丞相为总领的百官成为外朝,负责执行诏令。这是历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反映。
2、采用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统一文化思想,采用以儒取士的察举制,举行泰山封禅典礼以提高皇帝威望。
3、实行“推恩令”以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诸侯国在嫡长子继承制之外,其他子弟也能获得恩封,大家皆大欢喜,毫无阻力地把大的诸侯国在其内部层层分封下去,化整为零,巧妙地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中央的藩国独大问题。
唯才是举
汉武帝实施人才察举制,历年选拔了大量人才,都予以重用。有公孙弘、董仲舒进行理论研究,有汲黯、主父偃出谋划策,有赵禹、张汤执掌法令,有桑弘羊主管财政,有张骞、苏武出使外交,有司马迁、司马相如作为文学之士,有卫青、霍去病领兵挂帅。
这些人很多都出身卑微贫寒,但汉武帝目光独到,慧眼识才、大胆用才。
外交策略
汉武帝明白,军事斗争要和外交策略密切配合,以孤立匈奴。他派张骞为使节,到西域去联系那里的大月氏、乌孙等国家,以期共同夹击匈奴。
其次的目的是从西域引进良种马和养马的优良牧草-苜蓿。
张骞出使虽未完成夹击匈奴的战略目标,但是客观的效果是开辟了一条从汉朝直通中亚的贸易与文化大通道,丝绸之路。
盐铁专卖
军事斗争需要经济的支撑,文景之治留下的财富,不能满足大规模对匈奴作战的需要。
于是设立盐铁官署,由国家统一组织人民煮盐和开矿,由官方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既增加战争物资储备,又将盐铁行业巨大的利润,流进国库。
另外,汉武帝下诏统一币制,不允许地方私自铸币,又向工商业者征收资产税,采用均输平准的办法控制物价,抑制富商暴利。
养马及建设骑兵军团
汉军与匈奴之间的武力差距,除了单兵能力,最主要的是匈奴的骑兵太强大。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就注意养马,组建起了自己的骑兵部队。在汉武帝时期也得到了延续和传承。
原产于中原地区的本土马体型较小,其奔跑速度和耐力均达不到骑兵长途作战的要求,与匈奴人的战马不可同日而语,也远远比不上出产在西域的乌孙马、大宛马、汗血马。汉武帝特别重视从西域引进马种。
汉代官制,在中央设置九卿太仆,总管全国马政;在地方郡县(主要是河西关中等畜牧地区)设牧师苑令,具体负责养马的相关事宜。养马工作相当顺利,历年几十万匹的数量保障了作战的需要。
在军事上健全骑兵军制,提拔青年将领,加强骑兵部队的训练,提高骑兵作战能力。
构筑防御体系
汉武帝在军事反击匈奴的同时,积极加强防御工事建设。汉武帝组织大规模修缮秦长城以及其他军事设施,形成了一整套综合防御系统。冷兵器时代,长城依然是防止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边防设施。
继汉初采取的移民实边、屯兵戍边的政策,汉武帝继续充实边防卫戍部队,并适时修筑了对匈奴作战的桥头堡-朔方城。与匈奴有战事时,这些卫戍部队快速反应,上阵杀敌;闲暇时间,大量的军卒则去开垦荒地,饲养马匹,从事农业畜牧生产,减轻后勤压力。
最终战果
有了以上的经济准备和军事实力,充分坚定了汉武帝击败匈奴的信心。从公元前129年起的十几年,汉军与匈奴主要进行了五次大的战役,河南之战、二次河西之战、漠南之战、漠北之战。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青年将领,充分发挥了骑兵快速机动出其不意的特点,实施远距离迂回、包抄、突袭,连续进攻,常常给匈奴军以大的聚歼,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匈奴王庭迅速衰落下去,失去了和中原争夺的能力,“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是真实写照。
匈奴残部向北、向西迁徙,多年不敢再南下;另一部分则投降了汉朝,逐步与汉民族融合。
更多历史文章,请持续关注“云竹文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