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分层结构
2.模块化设计结构
3.宏内核设计
4.微内核设计
4.1微内核的基本概念
4.2微内核的基本功能
4.3微内核结构的特点
5.外核结构
分层结构如上图:最底层是硬件层,最外层是用户接口层,每层只能调用自己的上一层(例如1只能调用0) 。
分层法的优点:
便于系统的调试和验证,简化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1层可先调试而无须考虑系统的其他部分,因为它只使用了基本硬件。第1层调试完且验证正确之后,就可以调试第 2层,如此向上。如果在调试某层时发现错误,那么错误应在这一层上,这是因为它的低层都调试好了。
易扩充和易维护,在系统中增加、修改或替换一层中的模块或整层时,只要不改变相应层间的接口,就不会影响其他层。
分层法的问题:
合理定义各层比较困难。因为依赖关系固定后,往往就显得不够灵活。
效率较差。操作系统每执行一个功能,通常要自上而下地穿越多层,各层之间都有相应的层间通信机制,这无疑增加了额外的开销与导致系统效率降低。
模块化是将操作系统按功能划分为若干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模块。每个模块具有某方面的管理功能,并规定好各模块间的接口,使各模块之间能够通过接口进行通信。还可以进一步将各模块细分为若干具有一定功能的子模块,同样也规定好各子模块之间的接口。
在划分模块时,如果将模块划分得太小,虽然能降低模块本身的复杂性,但会使得模块之间的联系过多,造成系统比较混乱;如果模块划分得过大,又会增加模块内部的复杂性,显然应在两者间进行权衡。此外,在划分模块时,要充分考虑模块的独立性问题,因为模块独立性越高,各模块间的交互就越少,系统的结构也就越清晰。衡量模块的独立性主要有两个标准。
模块化的优点:
模块化的缺点:
从操作系统的内核架构来划分,可分为宏内核和微内核。宏内核,也称单内核或大内核,是指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都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运行在核心态,从而为用户程序提供高性能的系统服务。因为各管理模块之间共享信息,能有效利用相互之间的有效特性,所以具有无可比拟的性能优势。
随着体系结构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需要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复杂,操作系统的设计规模急剧增长,操作系统也面临着“软件危机”困境。就像一个人,越胖活动起来就越困难。所以就出现了微内核技术,就是将一些非核心的功能移到用户空间,这种设计带来的好处是方便扩展系统,所有新服务都可以在用户空间增加,内核基本不用去做改动。
从操作系统的发展来看,宏内核获得了绝对的胜利,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Android、iOS、macOS、Linux 等,都是基于宏内核的构架。但也应注意到,微内核和宏内核-直是同步发展的,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早已不是当年纯粹的宏内核构架了,而是广泛吸取微内核构架的优点而后揉合而成的混合内核。当今宏内核构架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而微内核的优势似乎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谷歌的 Fuchsia 和华为的鸿蒙 OS,都准了微内核构架
微内核构架,是指将内核中最基本的功能保留在内核,而将那些不需要在核心态执行的功能移到用户态执行,从而降低内核的设计复杂性。那些移出内核的操作系统代码根据分层的原则被划分成若干服务程序,它们的执行相互独立,交互则都借助于微内核进行通信。
微内核结构将操作系统划分为两大部分:
微内核和多个服务器。
微内核是指精心设计的、能实现操作系统基本核心功能的小型内核,通常包含:
这些部分只是为构建通用操作系统提供一个重要基础这样就可以确保将内核做得很小。操作系统中的绝大部分功能都放在微内核外的一组服务器中实现。
微内核结构通常利用“机制与策略分离”的原理来构造 OS 结构,将机制部分以及与硬件紧密相关的部分放入微内核。
微内核通常具有如下功能:
进程(线程)管理。进程(线程)之间的通信功能是微内核 OS 基本的功能,此外还有进程的切换、进程的调度,以及多处理机之间的同步等功能,都应放入微内核中。举个例子,为实现进程调度功能,需要在进程管理中设置一个或多个进程优先级队列,这部分属于调度功能的机制部分,应将它放入微内核中。而对用户进程如何分类,以及优先级的确认方式,则属于策略
问题,可将它们放入微内核外的进程管理服务器中。
低级存储器管理。在微内核中,只配置最基本的低级存储器管理机制,如用于实现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等的页表机制和地址变换机制,这一部分是依赖于硬件的,因此放入微内核。而实现虚拟存储器管理的策略,则包含应采取何种页面置换算法,采用何种内存分配与回收的策略,应将这部分放在微内核外的存储器管理服务器中。
中断和陷入处理。微内核 OS 将与硬件紧密相关的一小部分放入微内核,此时微内核的主要功能是捕获所发生的中断和陷入事件,并进行中断响应处理,在识别中断或陷入的事件后,再发送给相关的服务器来处理,故中断和陷入处理也应放入微内核。
微内核操作系统将进程管理、储器管理以及 I/O 管理这些功能一分为二,属于机制的很小一部分放入微内核,而绝大部分放入微内核外的各种服务器实现,大多数服务器都要比微内核大因此,在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时,能把微内核做得很小。
微内核结构的优点主要有:
扩展性和灵活性。许多功能从内核中分离出来,当要修改某些功能或增加新功能时,只需在相应的服务器中修改或新增功能,或再增加一个专用的服务器,而无须改动内核代码。
可靠性和安全性。前面已举例说明。
可移植性。与CPU和IO 硬件有关的代码均放在内核中,而其他各种服务器均与硬件平台无关,因而将操作系统移植到另一个平台上所需做的修改是比较小的。
分布式计算。客户和服务器之间、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采用消息传递机制,这就使得微内核系统能很好地支持分布式系统和网络系统。
微内核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性能问题,因为需要频繁地在核心态和用户态之间进行切换,操作系统的执行开销偏大。为了改善运行效率,可以将那些频繁使用的系统服务移回内核,从而保证系统性能,但这又会使微内核的容量明显地增大。
虽然宏内核在桌面操作系统中取得了绝对的胜利,但是微内核在实时、工业、航空及军事应用中特别流行,这些领域都是关键任务,需要有高度的可靠性。
基本思想:内核不提供传统OS中的进程、虚拟存储器等抽象,而是专注于物理资源的隔离(保护)与复用。
内核非常小,负责保护系统资源;
应用程序管理硬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