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解释敷衍(下):夏虫语冰

你看不到景色却看到了他们。他们看到了景色却看不到你。


即使全天下的教师都认为自己的学生没有尽全力完成作业,“敷衍”恐怕也是个不够公正的评价。

按照人类学家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比自己的原始人祖先更加敷衍度日:那时人们熟悉各种生存技能,会制定围猎计划、分辨有毒食物、创造劳动工具……而几乎所有现代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都十分差劲——有人说这种比较也不公正:不能把现代社会分工看作敷衍的表现,而且现代社会发展目标也早已超越了生存层面,以野外生存的标准得到律师或艺术家生活敷衍的结论同样是不恰当的。每个人只要能做好交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就不是敷衍的。

在一些家长眼中,学习就是学生的社会分工、是学生的“天职”。但是这份“工作”是从学生呱呱落地开始就自动执行的吗?显然不是。“学习方法”本身也是需要后天通过努力习得的。在这份“工作”中,学生们大多数时间都在扮演还没有摸清状况就需要不断背锅的实习生——就像在上一篇文里,我认为学生应付作业很可能是因各科底线标准不明、无法合理分配精力所致。


学生身上很多看似“敷衍”的行为都需要我们从“懒惰”以外的视角看待、得到更加公正的解释。

比如说,我曾经一度十分反感学生问我作业到底该怎么做:草稿画三张还是四张?用水彩还是彩铅?背景用暖色还是冷色?……对此的普遍批判是,这种“中国式好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把作业当作别人布置的任务、而不是自我成长的需求;美术圈则习惯于批评这类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冒险精神……然后给学生扣上敷衍的帽子。

但与此同时,很多显而易见的事实也被我们这些教育者忽略了:学生创作效率低、时间不足,试错成本相对专业人士更高,挫折感也更强;受眼界所限,学生无法自我评估尝试是否达标;受经验所限,学生创作时碰运气的成分也很大……如果说敷衍的定义是“没有展现实力”,那么这些学生可以说一点也不敷衍,因为没有实力就是他们真正的实力——这就像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一样:他们最大的问题正是不知道什么能够被称为问题,所以才会一边回答“没问题”并一边犯下问题。


庄子的“夏虫不可语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绝对意义上说,“不可语冰”的“夏虫”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充分认识;但相对来说,“不可语冰”又是眼下对所有“夏虫”而言最大的现实……若教师盲目地认为一切问题都来源于学生的懒惰与敷衍、却忽视学生的困惑与瓶颈,其本质上也是“井蛙不可语海”的。

但令人无奈的是,教师是教学关系中的主导。如果教师坚持认为学生敷衍、学生却并不理解自己究竟何处敷衍时,那么为了迎合教师的期望,不少学生会选择不懂装懂、从技术手段上掩饰自己的真实认识水平;而当这样的学生未来成为老师时,也倾向于把专业精神解释为一种可复制的技术手段,成为比懒惰更加令人不安的敷衍因素——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里,我将着重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4-6 解释敷衍(下):夏虫语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