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松超老师写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4、备课新主张:写教材解读文章 的读后感

    “作为教师,需要树立新的观念--以对自己成长最有价值的方式来备课、写教案。

首先,动员和检验自己的脑力,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经验及价值观来备课、写教案,即独立备课;其次,参考辅助资料,如名师的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等,在对比中完善教案,提升自己;最后,通过课堂实践检验自己备课的质量,总结经验,查缺补漏,拉长短板。

这就是名师于漪在总结自己成长经验时提出的“一课三备”。做好充足的上课准备,以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方式体现出来,是备课、写教案的实质。充足的课堂教学准备至少应包括这些内容:

•清晰、明确而且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或者直接以学生的学习目标、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来体现。

•充足的教学内容或者资源,以支持学生学习和完成学习任务。

•预设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课堂推进有程序和步骤安排。

•充分预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达到的高度,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

•学生学习目标或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测、评价、反馈与补救安排。

充足的课堂教学准备不是老师仅凭在脑子里“想一想”,或者写个 “简案”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个大工程。那种“我这节课只备了15分钟”的潇洒,只能属于特别热爱教师职业、在课堂上摸爬滚打多年、教学技艺已臻于化境、学习资源能信手拈来的老师。

备课的依托是认真阅读教材,或者说备课要围绕着教材内容展开,上面提到的课堂教学准备,需要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之上完成。写文章是深入思考,让思维更清晰、认识更明确的有效方式,所以备课时用类似于写读后感的方式研读教材,有益于把上述5个备课问题思考清楚、深入。

5个备课问题中最关键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其他4个备课问题实际上都要围绕明确的目标来展开。然而,实际备课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老师最少动脑筋和下功夫研究的,常常直接照搬教参。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了吗?是不是适合他们的水平层次?教学目标是不是易于评价反馈?是不是符合本校或者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追求?……对这些问题老师们往往思考不多、不深。

拟定出合适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一些最基本的前提要求,如熟悉课程标准、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如果教师有更高更多的追求,还得有自己的教育理解、教学诉求,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备课的“诗外功夫”。有了足够的积淀,通过认真细致地研读教材,确定一堂课自己和学生一起要完成的教学(学习)目标,或者至少是把教参提供的目标转换成融人自己思考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恰当的目标,才会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把教材当成文章,围绕着5个备课目标,边读边思考边批注,调动自己所有的智慧储备,最后把所思所想写成一篇文章--能够有效提升备课质量。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修炼”。

鲁迅的文章,老师不好教,学生也不爱学,但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小学的刘发建老师不信邪,他聚焦鲁迅教学做起了研究,改变了“师生害怕周树人”的状况,自己也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刘发建老师备课就是从研读课文开始的。他的专著《亲近鲁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每篇课例的教案(教学设计)的前面就是“文本解读”。这算是“教案写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例证。

教师不需要每一节课都写教材解读文章,时间、精力也不允许,但是对于难教的课,如语文中的经典文本,教学单元是重难点,主题宏大、开放的,等等,则应有意识地在备课时写一写文本解读文章,然后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教学设计。每个学期不必多,能认真写上两三篇,一定会受益匪浅。”吴老师写的这些话使我明白了:充足的课堂教学准备是,花时间写详细教案。教学目标很重要,不能抄别人的,要根据本班学情来思考要教什么?要先明确目标教什么,才能落实怎么教。要有意识地在备课时写一写文本解读文章,再写教案、教学没计。写文本解读的时候可以思考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有些题目大致推测一下就可以知道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了解文本的背景,可以拉近我们与文本的距离。记录感悟文本的“关键词”。文中的这些关键的字、词、句和细节是文章中心或主旨的直接或间接的体现,抓住了文眼,就可以更好地去解读文本。

吴老师的话也让我想到黄爱华老师说过的话:黄爱华老师说他在教《圆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时候,整个教学过程他都在他的电脑里边把他可能跟学生互动到的每一句话他都一句一句的写下来,当他把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的时候,他似乎就已经理清楚了课堂教学的逻辑顺序、大的思路。在写的过程当中,他还会不断地调整哪句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合适。你要问他这么多年来备课经验、成长经验,他觉得把完整的教学思路写下来这个过程,边写边理解、边悟边调整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黄爱华老师说:必须用心的记录自己的思考、自己一些新的思路和不断调整的的内容,连教学要求、教学准备、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开场白怎么说,包括相应的练习,都要写下来。一做什么,二做什么,三做什么,他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记录。哪一句话该怎么说,他也详详细细地记录在此,比如“它是一个封闭的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剪刀,把这个圆形的纸剪下来,把它对折一次应该有一条折痕,打开,换一个方向再对折一次又出现一条折痕,打开,换一个方向再对折一次又出现一条折痕,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再对折一次折痕也过这一点吗?”在一些话语的表达上,有的时候语气词他都会都写清楚,到底是用“吗”、“吧”、“啊”、“啦”、“呢”还是“呀”,他都会把它写出来,他总觉得有这些准备让他心中有数的多。但是,真正上课的时候有没有完全按照这个来呢?没有的,上得多就更加不完全按笔记上来了,但是做笔记的过程帮他理清了一个最基础的教学路径,有了这些东西,他才能有新的发挥。

作为老师,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用心地写教材,用心地解读文章吧!

下面分享一下黄爱华老师改编《心太软》的歌词:

  《心太软》新编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独自一人讲课到铃响

  你任劳任怨地分析那课文

  我知道你心里总那么勉强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

  讲解总是简单,学会太难

  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

  铃响了,你还不想停,

  你还要再继续讲吗?

  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

  明知道学生心里在怨你,

  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文,

  可惜学生无法给你满分,

  多余的牺牲,学生不懂心疼,

  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

  奥!算了吧!就这样改变吧!

  该放就放,再讲也没有用,

  傻傻等待,学生只会依赖,

  你总该为学生想想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吴松超老师写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4、备课新主张:写教材解读文章 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