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日志:格物致知

《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修行,格物致知在最前列,然后才是诚意正心,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格物致知为:致良知。

《大学》里的这段话很早就“知道”,读过阳明先生的列传,对“致良知”也许些许认知,但是越来越清晰,这些只是“知”而已,没有行,只是一些头脑里的概念。甚至,这些概念也经常混淆,比如我常把诚意正心列在格物致知之前。说到底,还是对这些没有体悟。什么才是真正的体悟?最近对这些有了新的认识。自觉对这些原本混淆了的概念和知识有了清晰的认知,然后让他们各自都归位,并且增加了“行”的勇气和动力。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自我修行,改变的基础。

最近团队在磨合,探寻“有机心生活”的践行。但常在过程中受挫,因为所传递出来的文字和内涵没办法感受到品质,所以一直在琢磨品质感的建立。昨天在团队的会议上,谈到了与事物的连接,感觉到这是品质的基础。只是这个与事物的连接应该如何去建立,问题的根本应该如何认识和传递,还缺乏一些清晰的步骤。今天,在和远在新西兰的师姐谈到IMO课程推文的塑造的时候,突然豁然而通了。

今天的世界,充斥了太多的快餐文化,一切以快为准则。从创业商业模式的互联网思维,到食用的食物,从思想到身体,似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成了唯一的标准和原则。但另一个方面,却看到各种“快”带来的弊端。我们不再研究事物,穷究其理,探寻事物的本质和逻辑本源;而只是以碎片化的信息和片段的言辞作为普遍真理,然后按自我偏好择其“和”者加固之。我们不再耐心的去感受孩子、亲人的情感需求,寻找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更好的方式,而是用简单粗暴的电子媒体隔绝了彼此的情感交流。我们不再脚踏实地的春耕秋收,按照自然的节气播种收成,而是塑造一个人为和自然的环境,满足口舌的刺激。同时,所有这些披上一层商业经济的外衣,让物质无限的放大,再通过金融的杠杆撬动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不知道这样的改变什么时候是个尽头,或许只有如同火山爆发对于火山周边生态的毁灭性影响一样,只有到了人类毁灭的那一天才能够有真正的认知。对于个体,或许只有到了躺在病床上,衰老面临死去的那一天,才能够领会这一生的真正意义。

当然,这个世界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快”既非绝对的对,也非绝对的错。“快”的另一个面相也不是一定要“慢”。而是要找到适合事物本身的规律和它应有的发展节奏,然后顺应它去整理自己,找到对应的关系,健康恰当的连接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回到自我修行上,格物如何来做?我想在静态的事物上是观察,动态的关系中是聆听。

人智学的创始人鲁道夫•施泰纳先生发明了歌德观察法中,提到非常具体的修炼的方法。基础的观察包括四个步骤,从客观的描述物质,到观察过程,到观察对象给与你的情绪,再到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关系,最后还可以观察有没有超过这关系的更高层次的想法。在去年的IPMT(人智医学学士后培训)中,有过这样的训练。但遗憾的是,当时的自己,一则忙于课程的支持辅助,二则停留在自我评判中,对于这个观察颇有些不以为然,所以错过了。到今天需要用到的时候才真正的明白。所幸的是,明白得还不算太晚,还有机会来补救。

动态关系的聆听是这几年一直在训练的。在麻省理工学院奥托•夏莫的U型理论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训练。四层次的聆听训练从下载式的聆听(听到自己的经验判断),到客观聆听(听到对话中的客观事实),到同理聆听(听到对话中的情绪),到生成式聆听(听到对方的意图)。两年中,带了几十场的聆听,对于这个方向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仔细看,U中的聆听练习和歌德观察法在底层逻辑上是基本一致的。如同剥洋葱般,层层探究到事物的内在本质。有意思的是,奥托教授也是施泰纳先生所创办的华德福教育的毕业生。

这些来自于西方的“术法”的训练与东方的“道法”的传习不谋而合,在今天的时空节点上交汇,便给了我们一个更加宏大的视角和更加深层的探究路径。“物”之所以为“物”,“人”之所以为“人”,一切都要回到最根本的地方开始。而作为一个拥有俗世身躯的独立的“人”,探究每一个事物,每一个生命中交互的关系,都是自我成长,迈向自由的未来的基础!

生命不息,格物不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察日志: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