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利用春检机会,对省级公司下属N个火电厂安全生产系统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上至厂长书记,下至运行检修班组成员,抽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68份,其中有效卷267份。从卷面看,答题是理性的。员工的积极配合,反映了“我要安全”的集体心声,以及共同努力提高省公司安全生产水平的期盼。
一、安全生产总体情况
1、安全总体受控性
当前安全度总体在什么水平,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首要问题。调查结果表明:认为“管理有效,保证安全可控在控”的,占83.9%;认为“管理基本有效,大部分情况下安全可控在控”的,占15.73%。反过来讲,还有约16%的概率,在一定情况下,安全不受控。安全生产具有绝对的颠覆性,16%是一个比较高的风险系数。
从电力行业的历史来看,早期重生产轻安全、之后重经济轻安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从集团公司来看,整合前基数小,安全形势时好时坏周期性波动,安全管理时紧时松,每隔一段时间搞“他人亡羊我也补牢”。整合后,集团基数大,事故概率客观存在,导致几乎每个月安全弦都是绷紧的。反复示警,短期促进安全,长期会导致“狼来了”的疲劳感,从历史经验来看,并不能防止在某一阶段集中爆发问题。因此,保障长治久安,还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不靠“人治”和“运动”。
从省级公司角度来看,当前安全生产现状不容乐观。行业高风险的性质始终存在,人员、装备、技术等约束条件没有大的改善,管理方式和手段没有根本性的进步,安全依然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
2、消防、防汛、职业健康形势
对企业消防、防汛、职业健康的总体形势,认为“安全度高(重视、较好)”的,分别占73.03%、83.15%、75.66%。认为“存在少量非严重问题,安全基本有保障(比较重视,存在少量问题)”的,分别占24.34%、16.48%、23.97%。
总体来说,政府部门和上级公司对防汛工作最重视,相对安全度也更高一些。电厂消防非常重要,一般与设备管理、生产运行紧密相关,企业自身消防管理力量普遍不足,主要依靠消防队、消防维护项目部等外包单位解决,下一步可以通过第三方专业评估来发现问题,重点改进和提高。电厂职业健康管理大体正常,风险相对较小。
3、对之前事故原因的看法
本题是多选题,可选一到三项,最多三项。由于直接与本企业(电厂)或答题人有关,因此本题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离散性。
对本企业之前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前五项分别为:“人员素质不足导致(44.94%)”;“设备问题或维修不到位导致(40.82%)”;“个人违章导致(39.33%)”;“过程管控不到位如监护不到位导致(30.34%)”;“技术管理有问题导致(19.85%)”。
对身边的同事发生个人违章事故,主要的个人原因,前五项分别为:“粗心疏忽,当局者迷,干着干着干忘了(50.56%)”;“想走捷径,侥幸心理(44.57%)”;“出于好心,想多做一些工作,扩大工作范围(33.71%)”;“自顾自闷头干,不与工作班成员沟通协作(22.1%)”;“非故意的无意识行为比如口误(21.35%)”。
对身边的同事发生个人违章事故,主要的组织原因,前三项分别为:“监护不到位,工作班成员没有互相提醒(43.45%)”;“对员工教育培训不足,意识、能力不够(42.7%)”;“执行程序不严格如运行操作无复诵(23.22%)”。
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尽管企业出了事故一般会往设备上“推”,但几乎可以说人就是发生事故的全部因素。事故除了直接人为原因,其他方面如果深究下去,都和人息息相关。解铃还须系铃人,抓安全生产,关键在人。
第二个结论:人是会犯错误的,有章不循是导致之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保证安全不能完全靠自发自觉。最完善的系统、最好的技术方法、最老实巴交的人,都必须有管理、监护、监督。
第三个结论:安全体系是一个有冗余度的整体,事故链的形成,不仅仅包括本人,一定也包括了组织中的其他人。在英文文献中,人为因素都是复数(Human Factors)出现。因此,个体的犯错、容错、防错,最后要依靠组织特别是他所在的那个作业组来挽回。
二、对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
1、领导到职到位
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领导层履职尽责是到位的。企业“第一把手”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重视,工作中体现和落实”占92.88%。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安全履职情况:“经常下班组和现场,参加学习和进行检查”占95.13%。这两个数据都是一致的压倒性绝对多数。这个情况,与安全检查的结果是吻合的。
那么,企业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没有?认为“到位”的,占72.66%;认为“基本到位”的,占26.97%。说明尽管领导表现出重视,也经常下班组,但其实际落地效果是要打折扣的。
什么叫“安全第一”?就是把安全放在公司战略的高度。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不重视、不落实、不到位的?因为安全只是否决性的前提,并不成为实质性的政绩。何况安全工作少做一些,也未必就会发生事故。要看到目前的重视,更多是出于责任层面的因素,并没有上升到安全文化、组织气氛的层面。因此,对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的安全责任和工作要求,必须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2、规章制度及其执行
制度治企是管理的基本要求。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认为“健全合理”的,占65.17%;认为“基本健全合理的”的,占34.08%。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认为“落实到位”的,占64.42%;认为“基本落实到位”的,占34.08%。
说明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及其运作,总体有模有样。但是两个34.08%,也说明离理想状态,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与安全检查的结果也是吻合的,每次都能发现不少新老问题。当然,我们要认识到安全是个灰度的概念,安全生产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3、安全机构及其人员
认为企业生产安全机构和人员的配置“合理”的,占54.68%;“基本合理”的,占40.82%;“不太合理”和“不合理”的,占4.5%。说明生产安全机构,核心是人员力量、综合素质,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4、安全经费投入
对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情况,认为“得到充分保障”的,占80.52%;认为“基本能得到保障,但个别得不到保障”的,占18.73%。说明对一些项目上还是不上,基层存在不同看法。《安全生产法》把安全投入责任明确在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该充分尊重他的意见。安全是个系统的概念,这种意见包括项目之间的平衡。当然,专业技术上必须论证优化,严格把关。
三、关于人员问题
1、员工教培与素养
认为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规范开展,执行总体较好”的,占77.9%;“基本规范,但部分流于形式”的,占21.72%。
培训的效果,即企业生产系统人员综合素质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认为“适应的”的,只有51.31%;“基本适应,需持续开展教育培训”的,占45.32%;“有所欠缺,教育培训需要大力加强”和“难以满足工作要求”的,占3.37%。说明完全合格的岗位人员,可能只有一半出点头。这是干部员工自己对自己画像,应当是基本可信的。另外,今年春节保供检查,对各厂进行了安全生产业务技能测试,春检时未打招呼,同样一套试卷再进行原班人马测试,得分明显下降。比如有的厂之前平均分为90.8分,后一次只有79.8分。教育培训是个反复强化、长期坚持的工作,万万不能放松。
关于员工需要的安全培训形式,选择“公司内部组织的定期安全培训班”的,只有7.87%;选择“外出参加社会性质的安全培训班”的,有32.21%;选择“集团、省级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班”的,有28.46%;选择“专业人员的安全技能、知识讲座”的,有31.46%。说明公司内部老生常谈、完成任务式的培训,员工不感兴趣。自己不喜欢的学习,人们总是应付而已。另一方面,员工是愿意接受有效培训的,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专业的境界是向往的。进入新时代,培训逐渐成为一种职工福利,企业应该有选择性地开放优质外部培训,以扩大范围,调动员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效能。
根据“二八定律”,生产骨干是重要的少数。一个企业靠生产(与经营)骨干维持有序运作。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人事部门(也是培训部门)对生产骨干(包括值长、机组长、操作员、设备主管、设备点检员、检修项目负责人等)的培养,目前没有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岗位要求和培养路径。
企业应该切实关爱生产骨干。通过对近年事故的不完全统计,发现业主方(国有企业)的事故死亡者,往往是生产骨干,他们不仅是现场负责人,还必须带头干活。而外包单位(私营企业),事故死亡者大多是小工。这既说明国企生产骨干的优秀,同时也表现出体制的无奈。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淡化了生产骨干专业性强、责任大、涉高风险作业的特点。对他们的关爱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各级领导应该主动沉下身子,真正“倾斜”到位,使生产骨干树立起职业自豪感、崇高感,奋勇争先,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资源分配
调查花了多少比例的日常工作时间,在干与生产安全无关的其他事情上:认为“20%及以下”的,占56.55%;“20%以上”的,占43.45%。后者比例本身并不算小。必须特别加以说明:这是全体运行、检修、安监和管理人员的总数,如果具体到中层干部及以上范围,这个数据要增加一倍以上。从最后一题(开放题)来看,企业内部苦乐不均,那些“忙人”即干部和骨干,对减负的呼声是强烈的。
饶有讽刺意味的是,调查干了多少比例的安全生产工作,而实际这些却是“为管理而管理”的无效劳动:认为“20%以下”的,只占43.07%;“20%以上”的,占56.93%。说明我们安全生产工作自身,基层普遍认为形式主义不少,这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安全管理也作秀是不道德的。当然,这里面有些可能是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
3、岗位与薪酬机制
调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和岗位晋升、薪酬体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认为“影响很大”的,占47.94%;“影响比较大”的,占34.08%;“有一些影响”和“没什么影响”的,占17.98%。调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和岗位晋升、薪酬体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结果:认为“合理,保障安全生产”的,占49.81%;“比较合理,基本不影响安全生产”的,占41.57%;“不太合理”和“不合理”的,占8.62%。
在工资总额制下,薪酬分配对企业全员某种程度上是零和博弈。在岗位激励机制方面,目前企业员工发展通道严重不足。大部分时候,说是培养人才,实际是提拔干部。一味以“官位”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一方面可能诱导技术水平高的员工不安心本职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坑少萝卜多,可能导致恶性竞争,造成组织浪费、资源浪费、时间浪费和感情浪费。今后应该突出企业属性,下决心探索开辟一条技术人才职业化的道路,辅之薪酬调节,尤其在基层企业。
四、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
1、预控手段
对风险预控体系,认为“合理可行,对实际工作有帮助”的,占56.18%。对隐患排查工作现状,认为“正常开展,对实际工作帮助较大”的,占73.03%。这两个数据都是偏低的。
双重预防机制是法规的要求,必须无条件执行。从专业性上讲,也有必要应用安全预控这种科学管理方法。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领导带头,全体动员,把预控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同时,进一步优化管理内容和管理过程,减少无效管理行为。并注重分级管理,发挥安全主体责任的积极性。
没有预警功能,安全生产系统就缺了重要的一环,安全管控水平就是低品位的。预警需要技术支撑,应建设好省级公司生产监控中心,逐步改变下属各厂“孤岛”现象。做好数据采集,开发相应功能,建立“重点监控、集中分析、分散处置”的管理模式,事前能一定程度预警,事后能全面追溯、能科学评价、能对单厂提出建议并对各厂进行经验反馈。
2、过程管理
认为企业目前每周安全活动:“领导重视,效果很好”占75.28%;“多数有效果,但仍要策划好”占23.6%。认为所在班组的班前班后站班会实际效果:“效果明显,当班安全形势、风险点及时掌握”占67.42%;“效果好,班员相互了解安全信息,相互提醒”占27.72%。从历次安全检查的情况来看,实际没有那么乐观。企业必须贯彻好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班组建设有关文件的要求,加强“三基”建设,提升班组长能力,打通安全生产工程的最后一公里。
认为企业反违章工作现状:“正常开展,对实际工作帮助较大”占80.52%;“基本正常开展,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占19.48%。说明企业反违章工作情况良好,但不平衡,还有个别企业、个别部门、个别人员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位。
企业要落实全天候安全主体责任,从重静态的安全管理,逐步转到重动态的安全管理。有的企业安全工作不细不实,日常生产作业中也有不少违章,但是只要没有出事故或被通报,大家就松了一口气,内部处理时往往考虑企业形象和个人面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例在前,后面更摆不平,导致现场积重难返,对此一定要下决心扭转。
3、监督监察
认为企业对异常、未遂等事故苗头的分析:“抓小抓早,认真分析,有效落实闭环”的,占91.76%。认为企业对事故事件“四不放过”的落实:“严格落实,分析、考核、教育、防范到位”的,占92.88%。认为企业有无隐瞒事故事件的情况:“均如实上报”的,占98.13%。这三个都是超过90%的大数,说明在安全监督体系的运作上,是基本有效的。
当前的事故分析,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上没有分析到位;二是千人一面,全打五十大板,没有突出本次事故的特点;三是分析个体原因多,分析群体原因少;四是分析到电厂层面为止,从未对上级提出管理改进建议。事故调查分析不透明、不彻底,经验教训反馈不充分、不到位,不利于他人吸取经验教训(只有示警作用),不利于组织上作出改进。交了学费,领导希望螺旋式上升,因为内部这样那样的顾虑,最后可能只是来回摇摆。
当前的安全处罚实行“连坐”制度,出现安全问题后,逐级追查,进行一刀切式的严厉惩罚。关于惩罚这件事,要一分为二地看。有些事、有些人必须惩罚,不惩罚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但也要看到,惩罚是有一定副作用的,不是越严越好。把握的要害在“效果”。应该实行分级管理,罚格前定,提倡自愿报告,落实坦白从宽,科学调查、理性分析、充分反馈、整改闭环。
省级公司应该用好生产监控中心,抓早抓小抓异常。对异常事件的分析和反馈,要围绕技术层面开展,不考核,不参与厂际业绩比较。要认识到:间或发生一些小的异常事件,每个厂都不可能避免,也并非就是坏事。小的异常事件可以给当事厂一定的刺激,使平时的涣散状态紧张起来,有利于工作推进。同时这对其他厂是一种提醒,并提供了具体经验教训,以一体改进提高。
目前,普遍存在管理和监督职能突出,预知能力缺乏的问题。各级检查组更多是履职,增值服务不多,往往“查了一些问题,就离开了;遇到有出事时,再下去查”,这能降低事故概率,但这是被动式的。检查手段有限,主要是查台账和看现场。另外,各厂安全生产工作“散装”,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不完全通畅,省公司系统安全管理的整体性不强。
4、应急救援
调查企业应急演练工作,认为“计划完善,执行严格,有实效”的,占67.42%。这是个不高的比例,而实际上根据安全检查的结果,这个比例更低。企业应该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加强演练,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程度、减少事故损失。
一个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总归是有限的,应该积极参与和利用社会力量。西方发达国家在救援方面,体制机制都有一套很完备的体系,已经发展成为银行、保险、电信之后的第四大产业。我们作为高风险行业,应该积极呼吁国家重视这方面的投入和建设。
五、不得不说的外包单位
1、外包单位管理现状
对外包单位管理现状,认为“有效管理,安全同质化管理”的,占68.16%;“基本有效管理,部分实现同质化管理”的,占29.21%。从安全检查的情况看,这两个数字颠倒一下,才符合实际。
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业主(产权)单位和外包单位的安全责任划分,迄今为止没有完全说清楚。从国家安全管理实践来看,现阶段确有必要把业主的安全责任捆绑在一起。企业与外包单位的管理方式,在上级公司确定大原则的前提下,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自主调适。从目前来看,长年驻厂的外单位总体管理顺畅,安全度较高,企业应尽量固化和强化这种协作方式。对那些项目不大、时间不长、人数不多的外包单位,尤其当其涉及高风险作业时,企业必须高度关注,重点管理,加强作业现场监督。
2、外包单位管理“卡脖子”因素
这也是一道多选题,但回答很集中。认为外包单位管理难度主要的“卡脖子”因素:是“低价中标、进入门槛低”的,有73.78%;是“外包单位雇佣人员素质低劣”的,有52.43%;是“外包单位投入不足”的,有45.69%。这前三项答案,实际上是同一个话题,他们互为因果关系,正确地反映了企业目前面临的实际情况,而且,这种困境短期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新厂新办法”、不设检修队伍开始,新建电厂实质上是吃了原有电厂人员充足的老本。慢慢地,又占了电建公司下属运检项目部的便宜,他们是电建单位的一个“蓄水池”。再往后,整个行业逐步式微,目前还预见不到明确的新模式。在集团公司层面,应该对此加以研究、引导,并在管理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六、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1、下一步工作改进
调查企业下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急需改进的方面,主要有:“加大设备投入”(48.69%);“加强教育培训”(33.71%);“优化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31.84%)。超过五分之一比例(20%)的选项还有:“加强智慧企业建设”,“加强技术分析和技术管理”,“加强风险预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加强制度建立健全”。
安全有全员性,只要有一个人出错就导致系统归零。安全有动态性,可以说是一直在路上。行业安全核心管理基本是老传统、老办法,也引进了一些管理手段,但有的照搬照抄其他国家或其他行业,形似而神不似,分散了资源,加重了生产安全系统的负担。在集团层面,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不够,系统性也不足,希望得到改进。
我们注意到,很多员工对智慧企业建设抱有殷切的期望。省公司应该统筹这项工作,考虑新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手段,比如由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项目专班,围绕特定的课题,发挥特长,深入研究,有效组织协调,成功地取得有实用性的突破。
2、下一步对省级公司的建议
此题是开放题,共收到建议286条,大部分内容前述选择题已覆盖。之前选择题未涉及、比较集中的意见和建议是:“采用综合评标法,杜绝不合格的承包商、供应商入厂”;“加强管理,严格落实承包商、供应商黑名单制度”。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因为它是部门层面无法妥善解决的,应该引起领导高度重视,亲力亲为,专题研究,协调改善。
技术管理对保障人身、设备和生态环境安全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些员工提出了诸如加强二十五项重大反措等很好的建议,由于不属于本次调查的主题内容,不再在此赘述。
3、由问卷调查引起的思考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清晰、代表长远利益的企业愿景是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员工自动自发、不断奋斗的精神依托,是企业安全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责任导向”升级为“人文导向”,应该成为各级领导的使命。
二要加强技术管理。群死群伤事故一般都是违章指挥或“三措两案”存在重大错误,从而造成“团灭”。违章指挥已经很少发生,也会遭到抵制,因此现阶段必须强化技术管理,坚决杜绝群死群伤。
三要防范人因失误。一手抓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工作班成员自己成为自己合格的安全第一责任人。一手抓作业组对其成员个人行为差错的纠偏,打断事故链,确保不发生零星死亡事故。
四要加强经验反馈。根据“300 : 29 : 1”的海因里希事故法则,事故可以通过征兆来推测。按照抓早抓小抓异常的原则,及时掌握各电厂的苗头性问题,全面反馈交流,并闭环管控,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要加强独立检查。郭士纳讲:“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独立检查应该成为一种机制性安排。我们发现那个环节最薄弱,就应该反复督促检查,直至工作出现显著改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