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1.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是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

      课程内容选择。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的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课程内容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呈现。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螺旋式的方式,适当体现选择性,逐渐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3.实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4.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5.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索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