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道德经》272

第六十一章2 要知道,其实都是为了众生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所以大国放低自己能得到小国的支持,小国放低自己能得以与大国和平相处。所以大国不过是想让小国归附以养活更多老百姓,小国不过是想依附大国为人服务。放低自己就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国放低自己是最重要的。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不需要有争斗,因为大家都是为了众生的幸福。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早晨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的第六十一章,今天儿童可以听了,昨天说少儿不宜。前边老子讲了,大国和小国的关系,应该怎么相处,今天老子依然讲的这个内容,老子说“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这么一段话。

这话什么意思?我们一点点来讲,看第一句“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就是大国你把位置放低了,能得到小国的支持,万国来朝;小国你把位置放低以后,你就能够跟大国更好的和平相处了,就叫“或下而取”,我得到依附大国了。老子这里边的语法,“以取”和“而取”是不一样的,老子接着说,“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老子说这大国不过是想让大家来归附你,你养活更多的人而已,老子这说法很有意思的,一般大国兼并更多,收罗更多的财富,老子指出来,你不过想更多的养活老百姓而已,人家这利益多正。

“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你不过是想依附大国,为大家服务,为人服务而已,“事”是服务的意思。事情的“事”,在最古时候,跟官吏的“吏”是一个字,可以通用,讲的是处理政务。大的政务叫政,小的叫事,所以大曰政,小曰事,都是处理国家这些事。后来变成事情的“事”,变成侍奉的“侍”等等,奉养什么叫“侍”。“小帮者不过欲入事人”,也就是小国你不过就是想能够依附大国,能够为大家服务,可以这么讲。

“夫皆得所欲”,你们讲的这些,如果能够把位置放低的话,你们都能够达到目的,这还有什么愁的呢?老子接着说,“则大者宜为下”,这里边尤其重要的是,大国你首先要把位置放低了,“大者宜为下”。这段话讲完了,这第六十一章就结束了,这章老子在谈什么呢?老子在谈大国和小国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因为在他那年代,是大国兼并小国,不断地进行激烈战争的年代。所以,老子深恶痛绝,老子认为大国小国应该这么相处。

这话里边有什么道理?我觉得可以分析,老子首先用雌雄动物关系来比喻大国小国关系,其实老子这么比喻,我们现在讲觉得不合理,觉得好像有点尴尬,其实老子选的事选的特别得当,为什么?我们想一想人间的生命是因何而生,都是有阴阳、雌雄、男女而生,就像那花,大多数都有雌雄,花草都有,动物更如此,动物基本上很少有单性的繁殖,太少了,那是最低等的动物。高等动物都是雌性,所以动物生命都是因为有阴有阳才能生,各位记住这个“生”字,所以老子探讨的是“生”字,我们这个世界怎么能很好的运行下去。

老子探讨的好像是大国小国,其实不仅仅是大国小国,而是各方面的关系,比如说人与人相处,有的人资源多,他是领导,领导和员工之间也是这样的。有的人一做领导,我见过这样人,一任命他当领导,马上说话语气改变,马上一脸严肃,立刻开始拉帮结派,我的亲戚你来做主任,原来的主任走,你来做我的什么什么,这样拉帮结派,马上搞出一套自己小团体的制度来。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他自己做事,像这样的领导我是眼见着这公司亲近他的人欢喜,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员工,大家一看这人,你是唯亲才重用,结果离心离德,所以这样的团体很快就开始解散,效率低下,人心涣散,结局非常惨。

他想的是什么?他压根没想我们怎么跟大家一起共荣,一起生活的更加好,所以他和群众的关系,变成争夺关系了,就不是“生”,不是大家如何一起更好的生活下去,更好的发展下去。其实,本来您领导和员工是应该一起生活下去,更多的把这个团体气氛搞好,大家朝着一个方向走,这样员工生活幸福了,领导生活也幸福了。但是偏偏因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荣誉等等,把这个文化搅乱了,结果结局很惨。所以您看老子表面讲的是大国应该放低位置,才能和小国更好的一起生活下去,实际上老子讲的方方面面关系都有。

公司领导把自己放低,和员工更好的达成一致,然后一起朝一个方向努力,整个团体气氛上来了,大家一起努力,您说大家生活不都幸福了吗?所以老子第六十一章最后这段话,我跟大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您说老子说没说我大邦为了征服更多的人,我去捞取,没有。老子的起点很有意思,说大邦不过是想更多的养活老百姓,“不过欲兼畜人”,“兼是兼”,带着。“畜人”,养老百姓,这话讲的非常好。小邦者不过是借用他的平台也去养活人,能够依附于他,借用这个平台也是为了养活人。所以老子讲的道理非常有意思,我给引申到现在的公司文化里边来。

现在中国公司私营企业多数有这么一个矛盾,就是老板并不是特别清楚自己为什么创业,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家里穷,我也开公司,因为没钱,结果越开越有钱,越做越好,可是做到一定程度,我到底干什么?我每天凌晨回家累成这样,为了贷款还要绞尽脑汁,面对317种收费,我每天还要想这些事。我凭什么受这么多苦?孩子们问我,为什么不陪我,爸爸?老婆问,为什么天天晚上不回家?父母问,怎么一年都没见你一面,这是夹缝中求生存,您说是吧?为什么?我凭什么要付出这么多辛苦?问自己个为什么。

为什么?其实在老板来讲,一年赚2亿和20亿没有大的区别,您的生活质量没有大的区别,有可能赚20亿的人,生活质量更差,更累。所以老板是做慈善的人,我一直在这么说,这跟慈善有关吗?当然有关。我们到山里边去捐钱,给灾区捐点物资,这都是慈善,但是这只是慈善的一部分,对于老板来讲,真正的慈善就是你把这公司越开越大,然后让更多的人在这工作,从这领工资回去养家糊口,能吃上饭,这就是最大的慈善,什么慈善?养活众生。同时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是更好的慈善。

所以我总讲,老板是上天看中了你的聪明才智,让你付出更多的心血去养活众生的人,去搭建养活众生平台的人,这样的人都不简单。所以很多老板都非常辛苦,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其实我觉得养活众生是功德无量的事,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在中国70%的就业人口是这样的私营企业养活的,70%意味着什么?十几亿的人,70%的人口,这在全世界看来都觉得会很吃惊,这么多人怎么吃饭?我觉得这就是私营企业家们做的事,所以非常非常了不起。

这就是老子讲的“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你也是在养活众生的,所以如果把自己放到这个位置上,您就不会过分的抬高自己,您把自己位置放低没有什么坏处的,因为您放低位置以后,您能跟员工达成更好的一致,大家都明白,我们就是养活众生的,这样我们能够更少矛盾,朝一个方向去走,这是企业文化的基础。现在很多私营企业员工都认为我们给老板打工的,给我钱我就干,不给钱对不起,我走人,我们挣的钱,企业这么大,我们钱都被剥削走了,基本上都是老板赚着,我们就挣点生活费而已。

各位要这么认为的话,会上下争夺利益,离心离德,我觉得这企业谈不上凝聚力。实际上员工是借用老板搭建的平台,比如说人家建了一个1万人的公司,你再加入进来,进入这1万人公司,这个著名的品牌,然后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是你的任务。其实更多的是,您通过您的努力,让这个公司越做越大,养活更多的众生,因为如果大家都来这么努力的话,公司越做越大,大家就可以更好地从这领工资,回去养家糊口,这个养活众生的平台就更大了,我觉得这是每个员工的慈善,就是你和老板一起来做慈善的,能够把这个企业做大,能够养活更多员工,这是天下最大的事了。

你觉得钱被老板剥削走了,老板赚更多的钱,我坦诚地讲,我其实在商学院讲了五年的课程了,EMBA的课,短期培训班的课我都在讲,就给各位企业家讲这个国学道理,建立企业文化的道理,已经做了五年的这个工作了。很开心,前两天收到微信,有学员公司上市了,一定要见我一下,跟我沟通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说明白这些道理以后公司变化很大,这样的事特别多,很开心。

我一直在讲,我接触到这么多企业家,我就没见过一个人买十个别墅一晚上住一个的,没有,有的他们一年赚几十亿,员工那么多,结果这钱并不是都存银行,而是投入再生产,扩大平台,养活更多的众生,提供更多的产品出来,这些东西走那天他们都带不走,这是第一;第二,第二他们现在想天天把这些东西享受尽了,享受不了,也就晚上一张床,住一个别墅,开车,我没见过哪个企业家开个上千万的车,没有,企业家的孩子可能会,但是不知道,没听说过。一般开车的,也就是宝马、奔驰没有更多的车。说买个宾利,我看这些企业家里边都是很少见的。所以他们养活几万人,让几万人能吃上饭,每天付出无数心血,有的凌晨三点才回家,可是自己享受到的,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多。

所以,员工一定要换个角度想,并不是你的钱都被老板剥削走,而是大家都在为这个企业平台扩大、搭建而付出努力,实际最终全是在养活众生的,所以老子讲的多好“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其实你看都带个“人”字,你都在养活老百姓呢,大国就别抢了,别以为抢多了我能剥削来,你还是要养活百姓的。小国如果能放低位置,我们依附于大国,借助它的平台,也是养活老百姓。如果我们把这个关系放到公司里边,一样。

老板也是养活更多的员工,为搭建这个平台努力,所以这一章最后一句话说,“则大者宜为下”,因为你是领导,所以你把位置放低点儿,别为自己太多争取了,这是有好处的。员工也是为平台努力,我们能搭成这平台,借这平台让它扩大,养活更多员工,这也是我们的慈善。所以老子说这叫“夫皆得其欲”,如果你把这想法放到前边了,你思想就理顺了,否则上下争斗,您想这公司会有前途吗?我们办公室是为了养活众生,是为了大家生活都幸福的,你争斗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幸福,你为什么要办公司呢?所以老子讲这事,这个道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用,处处是有启发和指导作用的,您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今天我们《道德经》就聊到这,明天这时间接着跟大家来讲《道德经》的道理,我们不见不散,谢谢大家!注:本文章来自“罗大伦频道”,感谢罗博士的细心讲解,这里分享的是文字版,语音版可以关注公众号收听:大伦书院。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大伦《道德经》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