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草根视角说“无为”


看了本不册子,德国学者梅勒写的《<道德经>与西方哲学》,其中第四章“吊诡政治”谈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挺有意思,颇受启发。梅勒是从政治运作角度谈“无为”,我想,如果站在草根立场又该如何理解这“无为”呢?胡思乱想一通以后,就写下了下面一些文字,随想随写,有点杂乱,反正是“随笔”,随它便吧。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无为而无不为”本质上体现的是“道”,但只有在二者共同作用时才能对“道”的真谛有所体现,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无为”与“无不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舍一不可,谈“无为”就不能不谈“无不为”,不考虑二者的相关性而单纯着眼于一点,不仅不可能获知“无为”或“无不为”的确切意义,还有可能曲解其义而让你无法领悟其中“道”的意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正确地理解老子所说的“无为”,你也必须同时思考“无不为”,不思考“无不为”而只着意于“无为”,是离“道”思维,而离“道”的“无为”思索不仅是无意义的而且是无价值的;同样,当我们思考“无不为”时,也必须首先思考“无为”,不懂什么是“无为”,你就无法辨析可为与不可为,当然也就做不到“无不为”。


进而言之,“无不为”是以“无为”为前提的,不懂“无为”你的“无不为”就是乱作为;割断“无为”与“无不为”的相关性,孤立地思考“无为”,你就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是“无为”,也不可能创造出可为条件,当然也就无法进入“无不为”境地,甚至可能使自己走上无所作为或不为的歧路。可惜的是许多人忽视了二者的这种相关性,而偏于一点,因而无法正确理解老子这一思想的真实含义。所以老子才发感慨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无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也”。“反”即矛盾,“道之动”即事物的矛盾运动。“无为”与“无不为”二者就是一对彼此互为作用的相关矛盾体,体现的正是“道”的矛盾运动。因此,要深刻认识“无为”和“无不为”,必须深入地认识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如果你对事物的内在矛盾无所认识,无力辨析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哪些是对主要矛盾可能产生影响的次要矛盾,当然也就很难把握什么可为可执,什么不可为不可执,“无为无不为”实质上就处于混沌状态。


“无为”不是不为,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不为。深入认识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目的就是排除不可为不可执,即有所不为,然后才有可能做到“无不为”。这就是老子说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损”就是排除,排除什么?排除那些不可为不可执或不必为不能执的内容,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排除,即“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一旦进入这一“无为”境界,“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为”的自由度会因此而获得扩展提升,从而进入“无不为”的理想境地。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老子的“无为”思想,那就很可能将老子的“无为”与儒家的“居易俟命”相混淆,实际上二者不是一回事。按儒家的说法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敬天知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说白了,所谓“居易俟命”就是听天由命消极等待。而老子的“无为”则不然,不是被动的“居易俟命”而是追求“复命”,“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在“归根”之“静”中求“复命”,以“无为”求“无不为”,是老子思想的精华,它看似消极其实是一种睿智的进取行为,起码与儒家的“居易俟命”相比是这样。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学说,讲的都是帝王术,治国策,是说给君王或想当君王的人听的,《老子》当然也不例外。不过,《老子》一书与其他诸子著作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具有其他诸家所没有的极强的思辨色彩,书中提出的诸多概念都饱含哲理内涵,一些相关概念之间也多具有某种辩证关系,这些都不是能从字面上可以识到的。不思索,只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你就看不到字面下的义理,当然也就无法领悟那看似消极的话语中蕴含着的有价值的内涵,以至于误读《老子》,只看到其消极一面,而不识其精髓,无法理解其价值所在,这是十分可惜的。


《老子》一书这一特征使老子的政治伦理思想获得哲理思辨的升华,其内涵也因之变得更为丰富深邃,不同地位,不同境遇,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某种人生启迪。这就为阅读《老子》的人拓展了思维空间,即使你是远离庙堂的草根民众,也仍然能从《老子》一书中获得人生教益。我上面所谈正是从草根立场读《老子》所得的一点个人体会。 2020-9-30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