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教师该干啥?

当下,教育语境里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学校、核心素养、品质提升等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表明教育发展的走向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这也必然会触发课堂的变革。特别是今年的一场疫情,众多的师生被逼进互联网课程后,体验到了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全新学习的方式,后疫情时代的课堂似乎很难再回到从前。从关注知识走向关注生命,从关注如何教走向关注如何学,从灌输中心走向对话中心,这是全球范围内课堂变革的大趋势。有太多的内外部因素,在倒逼着一个新课堂时代的来临。

无庸置疑,没有教师角色的重大转型,新课堂就不会真正发生。当我们理想中的“学生站在课堂中央”的场景出现后,老师的角色该如何重新定位?在新课堂上,老师最应该干什么呢?我觉得,在以学习共同体为主要特征的新课堂上,教师应当着重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学习资源的筛选者、供给者。

从学习资源这个角度看,新旧课堂的分水岭在于,是以“教材作为学生的世界”,还是以“世界作为学生的教材”。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变革课堂要从变革教材观开始。如果一门学科从头到尾只是在教科书里转圈圈,这就如同让一群孩子在一个逼仄的空间里舞蹈,无法完成生命的舒展。

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也同时伴生了学习者选择的困难。有人提出,对信息的甄别、选择、利用,应当作为面对未来的重要素养。这固然值得我们的重视,但在有限的学科课堂学习时间内,教师有必要以教材为例子,聚焦学科的本质,把关联度高、学习价值大、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资源,带到学习者的面前,帮助学生完成对有效学习资源的快速占有。新课堂背景下教师的备课,不能只是抱住教材往深处挖,还应该依托教材往宽处拓。

我这里所说的学习资源,除了指常规意义上纸质文本、实验材料工具之外,还应该包含信息技术平台上生成的,虚拟实地考察、课程音频视频资源等。比如,古诗文的朗诵学习,完全可以将朗诵高手的音频视频片断切入到课堂上来。事实上并不一定每个老师在每个方面都是最优秀的,但新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将最好的资源、最优秀的老师带到自己的学生身边,这丝毫不会降低自己的专业尊严。在未来学校的课堂上,很多需要由教师讲授的部分,都可以由全国或全球最顶级的老师通过网络来完成,而陪伴在学生身边的老师,充当的是一个将相关课程资源无缝切入学习现场的人。为高质量的学习真正发生而提供丰富的优质资源,应该成为教师在新课堂上一种使命。

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推进者。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个主要变量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在三个变量中发挥着粘合、催化的作用。没有教师有效的介入,学习活动很可能在低层次的思维区徘徊,无法达成学科学习目标。我们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对长期以来教师“霸占”课堂的纠偏,而不是要让教师退出课堂。

作为学习活动设计者的教师,需要设计课堂学习目标,设计可能带入的学习资源,设计适切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设计体现课堂完整性的学习流程,设计满足特殊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设计学习行为的反思与评价等。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学习活动必须从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不能因为完成预设任务而赶进度。设计过程中,需要始终追问:学生需要吗?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吗?能促进学生发展吗?

作为学习活动推进者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学习流程的起承转合。当学生的讨论偏离了学科本质、学习目标时,及时调节一下方向;当学生的学习无法向着高阶思维跳跃时,及时抛出挑战冲刺性问题,或以欲言又止式的点拔,为学生“扛一架向上攀登的梯”。当然,对于预设的学习流程实现,需要避免为了体现课堂的完整性而机械刻板式的执行。只要是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发生的课堂生成,都应该以充裕的时间给予包容、鼓励。学习中的有效生成,往往比预设更加精彩。

学习过程的倾听者、串联者。

中国本土化的学习共同体探索者提出了“以倾听重构教育生态”的改革愿景,我深以为然。课堂上种种问题的发生,很多缘于师生对倾听的忽视。李政涛教授在《倾听着的教育》中提出:“倾听,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思想的原点。”“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很多教师呈现出“失聪”的状态,要么不愿意倾听学生,要么不会倾听学生,自己反成了喋喋不休的叙述者,还将“认真听讲”定为评价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标准。

李政涛教授认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按这个逻辑,不愿意倾听学生的教师,在教育伦理上是不道德的。如何在课堂上倾听学生,这涉及到专业素养问题。教师倾听学生,一要有等待的耐心,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不宜用自己的补白、接茬,代替学生的思维;二要听出学生发言的门道,判断该发言是由文本中哪句话触发的,是由哪位同伴的发言触发的,和发言者之前的表现有着怎样的关联,这样就可以为倾听后的应答、串联找到线索;三要对学生的发言做出相应的回应,这种回应可能是眼神的聚焦,可能是微表情的首肯,也可能是默不作声及时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发言中精彩的观点。

教师倾听后的回应,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上“串联”,它主要包括“提醒”“纠正”“点拔”“鼓励”“评价”。串联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倾听过程中对学生表达时细节的捕捉。课堂上的串联,切忌长篇大论式的讲述,能不说尽量不说,非说不可的尽量引用学生的观点,确实需要把学生导入高阶思维方向,也只能是点睛之语,追求惜言如金。上海郑艳红老师90分钟的高中语文课,老师倾听后的串联回应加起来的时长不过7分钟左右。

学习是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与学习伙伴、与自我内心对话的过程,要完成这样的对话,学会倾听他人是重要的前提。教师在课堂如何倾听学生,是对学生倾听素养养成最好的示范。不会倾听学生的教师,很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认真听讲”的学生。

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领者。

很多人不一定能接受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陪伴者的角色。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后喻时代”悄然来临。教师掌握的知识、技能未必会比学生高明多少,依靠拥有渊博的知识统御学生的局面正在走向终极。因此,新课堂里,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陪伴关系的建立需要以互相平等、尊重作为前提和基础。板起脸来教化、高高在上训斥的“师道尊严”,无法构建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在“没有害怕”的课堂上,才可能涌动着创造力的源泉。尽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学习活动的推进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掌控,但掌控的痕迹被淡化了。尽管教师为了陪伴学生学习,会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会更加灵活、更加丰富、更加深刻,但绝不能以先知先觉者的姿态试图“告诉”学生,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对基础性问题、挑战性问题的探讨、切磋中,一起经历探索过程的喜怒哀乐。

陪伴中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排斥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引领者的责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领,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价值判断出现模糊、颠倒处,帮助学生澄清方向;体现在学生无法达成学习目标中比较复杂的知识创构、建设、生成时,给予适度的援手;体现在“为思维而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打开思维模式,特别要帮助学生形成审辩式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课堂,教师该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