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内存泄漏的几种情况

一、是什么

内存泄漏(Memory leak)是在计算机科学中,由于疏忽或错误造成程序未能释放已经不再使用的内存

并非指内存在物理上的消失,而是应用程序分配某段内存后,由于设计错误,导致在释放该段内存之前就失去了对该段内存的控制,从而造成了内存的浪费

程序的运行需要内存。只要程序提出要求,操作系统或者运行时就必须供给内存

对于持续运行的服务进程,必须及时释放不再用到的内存。否则,内存占用越来越高,轻则影响系统性能,重则导致进程崩溃

大多数语言提供自动内存管理,减轻程序员的负担,这被称为"垃圾回收机制"

二、垃圾回收机制

示例:pandas 是基于NumPy 的一种工具,该工具是为了解决数据分析任务而创建的。

Javascript 具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GC:Garbage Collecation),也就是说,执行环境会负责管理代码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内存

原理:垃圾收集器会定期(周期性)找出那些不在继续使用的变量,然后释放其内存

通常情况下有两种实现方式

  • 标记清除
  • 引用计数

标记清除(常用)

当变量进入执行环境时,就标记这个变量为“进入环境“。进入环境的变量所占用的内存就不能释放,当变量离开环境时,则将其标记为“离开环境“

垃圾回收程序运行的时候,会标记内存中存储的所有变量。然后,它会将所有在上下文中的变量,以及被在上下文中的变量引用的变量的标记去掉

在此之后再被加上标记的变量就是待删除的了,原因是任何在上下文中的变量都访问不到它们了

随后垃圾回收程序做一次内存清理,销毁带标记的所有值并收回它们的内存

例如:

var m = 0,n = 20 // 把m,n,add() 标记为进入环境
add(m,n) // 把a,b,c标记为进入环境
console.log(n) // a,b,c标记为离开环境,等待垃圾回收
function add(a,b){
	a++
	var c = a + b
	return c
}

引用计数

语言引擎有一张"引用表",保存了内存里面所有的资源(通常是各种值)的引用次数。如果一个值的引用次数是0,就表示这个值不再用到了,因此可以将这块内存释放

如果一个值不再需要了,引用数却不为0,垃圾回收机制无法释放这块内存,从而导致内存泄漏

const arr = [1, 2, 3, 4];
console.log('hello world');

上面代码中,数组[1, 2, 3, 4]是一个值,会占用内存。变量arr是仅有的对这个值的引用,因此引用次数为1。尽管后面的代码没有用到arr,它还是会持续占用内存

如果需要这块内存被垃圾回收机制释放,只需要设置如下

arr = null

通过设置arr为null,就解除了对数组[1,2,3,4]的引用,引用次数变为 0,就被垃圾回收了

小结

有了垃圾回收机制,不代表不用关注内存泄露。那些很占空间的值,一旦不再用到,需要检查是否还存在对它们的引用。如果是的话,就必须手动解除引用

三、常见内存泄露情况

  • 意外的全局变量
  • 定时器也常会造成内存泄露
  • 包括我们之前所说的闭包,维持函数内局部变量,使其得不到释放
  • 包括使用事件监听addEventListener监听的时候,在不监听的情况下使用removeEventListener取消对事件监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Script部分原理,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