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亲密关系之相互依赖理论

亲密关系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亲密关系的延续?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我们与别人的交往过程,其中有些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点呢?

在社会交换理论中认为,我们在寻求以最小代价获取能提供最大奖赏价值的人际交往,我们只会与那些能够提供足够利益的伴侣维持亲密关系。

人际交往中的利益(奖赏)包括的范围更广,它并不单纯是金钱,它包括了与他人接触时所获得的令人高兴的经验和物品,比如好处、亲密感、接纳和支持等等能够给接受者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的事物。

同样,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代价,这是具有惩罚性的、令人不悦的经验,包括了金钱开支、身体受伤,最重要的代价是心理负担:如对亲密关系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对伴侣缺点的沮丧和因亲密关系而不得不放弃的某些事物而感到的遗憾等等。

人际交往就像一个银行账户一样,奖赏是存钱,代价是支出。所有奖赏和代价相减得到的就是交往中的净收益或净损失。

如果在某种人际交往中的奖赏大于代价,就能得到正值的收益。

但,所有亲密关系获得负值的人们,都分手了吗?并没有。为什么呢?因为相互依赖理论的一个观点认为,人际交往结果正负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评价结果的两个三个关键因素:

A、我们的期望

B、我们现在的亲密关系中的收益/损失情况

C、假如没有现在的伴侣,我们认为自己会过得怎样。


我们每个人对于亲密关系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个期望水平A,也就是我们认为自己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应当得到的结果值。这是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的。简单说,如果我们从小被父母用正确且充满爱意的养育着,那么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预期水平也同样如此,那么陷入虐恋、不健康亲密关系模式的可能性相对会小很多。而我们我们小时候被父母忽略、甚至虐待,那么长大后亲密关系中微弱的暖意都会被我们视为人生中的火种,放不下抛不开,越发深陷其中。

在人际交往结果中,个人的期望水平代表了ta的参照点,这是测量我们对关系满意程度的标准。如果我们现在亲密关系的收益/损失情况B超过了我们的期望水平A,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反之,即使你的情况好于大多数人,你还是不会感到满意。

所以说,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并不仅仅取决于交往结果绝对意义上的好坏,相反,满意度来自交往结果和期望水平的差,也就是:满意度=B-A。


但这一满意度并非唯一的、甚至也不是决定亲密关系持续与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这里就要引出我们的第三个因素--如果没有现在的伴侣,我们认为自己会过得怎样C。也就是,如果我们抛弃目前的亲密关系,而转投可以选择的更好的伴侣或情境,所能得到的交往结果。这也就是我们可以容忍目前伴侣的最差结果。

这一观点直接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仍会呆在使ta们痛苦悲惨的亲密关系中而不离去,尽管现实的处境非常痛苦,但置身其中的人们认为一旦离开情况会更糟。

这就像我在读心理学时,我们老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我们做出的选择,都是我们当下最好的选择。

但这是经济学原理,而在亲密关系中要算清这些盈亏是非常困难的。

一方面,也许是会有外力诱惑我们离开现在的伴侣,我们需要权衡替代选项的合意性和未来幸福的可能性。而离开现有的亲密关系也会付出很多代价,比如失去过往投入的沉没成本,比如财产的分割,比如亲朋的丧失,比如对子女的影响等等。这些都会减少离开的整体意愿,从而降低C值。

另一个困难之处在于,离开现在亲密关系,转入其他伴侣/情境的结果C值是我们的主观产物,存在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了我们对它的认知。包括个人的自尊水平、习得性无助、信息的获取(家庭主妇)等等。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一段是盛家小姐淑兰要同姑爷孙秀才和离。如果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来看这一段,就不难看出她当下的挣扎以及最后的决定。

盛家的期望A:盛家一直资助孙家考取秀才,必然是看中了姑爷在未发迹前的潜力、老实中正,期望他考取功名后能够一心对淑兰,自己家闺女能托付个良人。

现状B:姑爷考取秀才后就飘了,眠花宿柳饮酒作乐,大肆挥霍盛家女儿的嫁妆,恶婆婆不宽待媳妇。

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这段关系的结果必然是个大大的负值。

为何淑兰不当下和离呢?因为在古代男女不平等的关系,让她对被休/和离后的结果抱着悲观的预期,她担心会因此背上个不贤良淑德的骂名,更担心因为自己耽误了妹妹们的婚姻。所以她宁愿忍受这段一直在透支的婚姻。

但她所担心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吗?这段婚姻一直维系着,就对家族有益吗?

她的眼界限制了她对这桩婚姻的看法。

就如明兰所说“人生在世几十年,若亲眷不能克己复礼携手共度,眼下的经营终究是梦里黄粱,随时倾覆。既入穷巷就该及时掉头才是,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除了困在局中的淑兰,其他人都能看出,如果淑兰脱离现在的婚姻,必然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C。而支撑她离开的,给她勇气的,是她的祖母、母亲、妹妹、亲眷们。也就是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也是一种适应性的动物。研究表明,当人们离开一段悲惨婚姻,尤其是离开敌对、虐待的伴侣时,境况会变得更好。婚姻中抑郁并跌到谷底的配偶离婚后,对婚姻结束的感觉一般会更好,而不是更糟。

无论现在的你,是单身、恋爱中、已婚、离婚、或者在进入一段关系及结束一段关系的边缘,都不要忘记了,选择活出自己的价值感、自尊感,能够独立的去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孤单不安焦虑,让自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而不是依赖别人的菟丝子,也许才是自己获得幸福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亲密关系之相互依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