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戎居丧不备礼

1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注释】

王戎:字濬冲,琅琊临沂人,王祥的宗族。钟会曾经评价说“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竹林七贤之一。

和峤:字长舆,汝南西平(今河南西平)人。

刘仲雄: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汉宗室。

【翻译】

王戎和和峤两人同时遭受到了丧母之痛,他们都是以孝道著称的。王戎瘦的跟骨头一样,和峤哭泣,非常尽礼仪。晋武帝对刘毅说:“你常常去探望王戎和和峤吗?听说和峤非常痛苦,已经远远超过了礼法了,真让人担忧啊。”刘毅说:“和峤虽然礼节周到,但是神情气度没有收到损伤;王戎虽然礼节都不具备,但是已经因为哀伤骨瘦如柴了。我觉得和峤是生孝,王戎是死孝。陛下不应该担忧和峤,而应该担忧王戎。”

王戎和和峤两个人的丧母之痛,表现完全不一样,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天天守着灵哭泣,而是喝酒吃肉,有时候跑去看别人下棋,但是他自己确是哀伤地容貌都憔悴了,走路都要扶着拐杖。而和峤则表现得完全不同,他很讲究礼法,每天量着米吃,礼节上做得面面俱到,大家都觉得他非常孝顺,但实际上他哀伤的程度远远不如王戎。

钟会对王戎的评价是“简要”,也就是说他“知礼法之本而所行者简”,“所重性情而汰落仪节”,他懂得礼法,但是做起来非常地简单。王戎这种居丧的行为在竹林七贤里的阮籍身上也发生过。阮籍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跟朋友下棋,消息传来的时候,对方说就不要下了吧,阮籍非要对方跟他下到最后。下完了他就喝了两斗酒,大叫一声,然后吐了好几升血。母亲下葬的时候,他又吃了很多肉喝了两斗酒,最后告别的时候,又是一声大叫,然后吐了好几升血,最后搞得自己骨瘦如柴。裴楷去吊唁的时候,阮籍喝醉了,头发乱糟糟地披散着,坐在那里也不哭,好像没事一样。他当时是晋文王的司马昭那里作客还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以至于有人看不过去跟司马昭说,司马昭看到他骨瘦如柴的样子,还回护了阮籍。

魏晋是一个高压的时代,“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杀戮有时候不期而至。晋朝篡了曹魏的权,还要求以“孝”治天下,其实不过是拿这个来规范别人罢了,有时候这种“名教”反而是杀人的利器。嵇康之死就是与“不孝”有关。嵇康与吕安是好朋友,吕安的哥哥吕巽绿了吕安,吕安想告发他哥哥,却被吕巽恶人先告状,告他对母亲不好,“不孝”,嵇康要给吕安出头,结果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上了,于是有“《广陵散》于今绝矣”的感叹。“忠”与“孝”是连在一起的,司马氏打着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旗号去按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吕安、嵇康这样的高尚之士,他们只是受害者的代表而已,像这样的事情不知还有多少。所以魏晋的名士们“越名教而返自然”,我们说的魏晋风度其深层次是有消极抵抗的意思在里面的。竹林七贤给人的感觉是不讲礼法,有时候又想有点疯疯癫癫的,不是常人能理解的样子,那是他们在高压之下对自己内心苦闷的发泄。按照鲁迅的说法,他们其实是最信“名教”的,只是“名教”被人利用来干坏事,他们才表现得跟“名教”对立。就好像今天真正文艺的人往往讨厌别人说他是文艺青年一样,因为当时的“名教”早就被玩坏了。

阮籍、王戎处理丧事的态度非常庄子。庄子的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庄子·大宗师》里面记载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关系非常好,是那种莫逆之交,后来子桑户死了,另外两个人又是编曲又是弹琴,又是唱歌的,忙的不亦乐乎,让去探望的子贡很迷惑,孔子说他们是“游方之外”的高人,不受礼法的拘束。

最后说说余嘉锡先生对此事的看法,他说“孝”(对父母)和“友”(对兄弟姐妹)是人的天性,没有一个人是孝顺但对其他骨肉不好的。王戎的女儿曾经跟王戎借了挺多钱,王戎不高兴,一定要等到女儿把钱还了才好。和峤的弟弟吃他家园子里的李子,都是要按照李子的核来算钱的。所以他认为不足以过于推崇。(余嘉锡写这本《世说新语笺疏》好多地方都在拆原作者刘义庆的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王戎居丧不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