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目标
今天期中考试,去学校的路上,小宝说希望这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看来小宝还是知上进,对自己有要求的。
她说:数学给自己定的目标是70分。对于数学基础不好的小宝来说,70分应该是她对自己的最低要求了。
我问她:是不是最近学习感觉有难度?
她知道我什么意思,就说:每次觉得信心满满,考出来却总是不尽人意。
我知道小宝是担心预期和结果相差太大,为了减少这种心理落差感,就给自己设定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超出了最好。
现在我好像越来越能理解小宝的心理,所以日常尽可能地对她少些指责和要求,更多的是倾听和引领。
2 送橡皮
上午十一点洗完衣服拿起手机的时候,看到数学老师在群里发的信息:公布几位考试工具没有带齐的同学,小宝因为少带2B橡皮,也赫然在列。
早上出门前我还问了小宝:工具都带齐了吗?她说带齐了。数学需要画图,橡皮没带肯定要吃亏。
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应该给她送橡皮,虽然上午考试已经结束,但是下午还有两场。
想到这里,我匆匆出门,去附近超市买了橡皮送往学校。
正是放学时间,透过小门刚好看到一位熟悉的老师。我打了招呼,他向我走来。
我说:拜托您帮忙把橡皮给孩子。老师说已经考完了,言外之意是送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我说:还有两场呢,跟上下午用吧!
老师接过橡皮,问我见不见小宝?我说不用。学校一共才三十多个人,偶尔找老师有事,我也尽可能等在学校门口,老师来的时候在外面说。
小孩子好奇心都大,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我都不想让小宝成为焦点,给她增添任何困扰。
03 出结果
下午四点多,数学老师发来私信,说了小宝的数学成绩。
40多分,第一反应就是离小宝的目标相差甚远,她肯定又要心情不好了。
我几乎不假思索就问了一句:怎么考这么少?
这句话发出去,我就意识到自己说话方式有问题。怕老师误以为是在指责人家教学不力,我补了一句:是题太难还是不细心?
老师回复:下午放学会把试卷带回去。
我礼貌且谦逊地说:谢谢老师。便不再多说什么。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先做一番自我检讨,然后跟老师表态。但是这样的次数多了,我觉得语言很苍白。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我不能代她做什么。
4 做反思
以前每次小宝考得不好,我都会对老师表达歉意,认为是自己在家对孩子疏于督导,扯了班级的后腿。
同时做出保证,会尽心尽力帮孩子查漏补缺,把成绩提上去。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不想让老师因此对小宝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我也确实这么做了,在每天检查作业的过程中,能够知道她哪些地方学得不好?帮她指出来,然后针对性的给她讲。讲过之后再出些类似的题型,让她反复做。
那段时间,每天感觉是自己学习一样,真的是很努力,很用心。确实,也让小宝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小宝有些排斥我的做法。她觉得:做错的地方老师检查出来在学校改也是一样的,非要在家里都改过来,看似作业很完美,并不代表自己什么都会。
我觉得小宝说的有道理:如果给老师一种错觉,她好像什么都会,但是考不出成绩,最后打的是自己的脸。
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发现问题,如果能给同学们集体讲解,这样更好,受益的同学也多。
于是,我也就放松下来,把更多的时间都用在自身的学习与提高上。
5 做总结
于是最近这段时间,只要每天小宝按时完成作业,我就没有再多加追问。
老师很负责,时常会把孩子们的作业批改及纠错进度,还有每一次的单元测试成绩都发在群里。方便我们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我感觉小宝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每次还是会积极完成作业。对于每次考试,她也都有定目标。
不管最终结果是否如愿,至少说明孩子有学好的愿望,对自己是有要求的。
成绩不好可以通过努力慢慢去提高,但如果因为外界有失偏颇的评价,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对孩子可能就是沉重的打击,甚至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把孩子的情况和我的想法发信息告诉了老师,希望我们家校配合,能够助力孩子更好的成长与进步!
写在最后:
这两年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上,我也时常碰壁,甚至感到茫然,焦虑……
于是我关注了很多亲子教育方面的书籍,文章,讲座,视频等。边学习,边思考,实践。
我自知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但我一直想要努力做个智慧的妈妈。
这几年为了两个孩子,付出了太多心血和精力。通过不断地磨合和学习,慢慢懂得了如何做个不焦虑的父母。
能够陪伴她们平稳的走过青春期,让她们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一个明析的规划。并能够为之付出努力,成为一个自尊自爱,且能服务社会大众的人,教育的目的可能就达到了。
仔细想想: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这是双方相互成就的过程,更是一场成人达己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