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884


[导读:三明]

三明是阿罗汉所能通达无碍的三种智慧神通:

无学宿命智证通(宿命明):了知自己及他人过去世的种种的智慧。

无学生死智证通(天眼明):了知自己及他人未来世的种种的智慧。

无学漏尽智证通(漏尽明):了知四圣諦、解脱烦恼及轮迴的智慧。

宿命明能让人瞭解「因」,知道过去苦而厌离;天眼明能让人瞭解「果」,知道未来苦而厌离;漏尽明则能让人断尽烦恼而解脱。

常有人问:「阿罗汉能有的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中,為何只有三个称為明?」

因為这三者能让人了知过去、现在、未来的集起及灭去,有了这智慧能帮助人彻底地解脱。

以下第884-887经即為解说阿罗汉所得「三明」定义的经文。

无学三明经:本经叙述无学的三明,也就是阿罗汉。

(八八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无学三明。何等為三?无学宿命智证通、无学生死智证通、无学漏尽智证通。」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观察知ⓐ宿命,  见天恶趣生,

 生死诸漏尽,  是则牟尼明。

 其心得解脱,  一切诸贪爱,

 三处ⓑ悉通达,  故说為三明ⓒ。」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 「处」,大正藏原為「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处」。

ⓒ 「三明」,巴利本作 Te-vijjā。

译文

八八四、无学三明经:本经叙述无学的三明,也就是阿罗汉。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

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无学(阿罗汉已不受后有,故已无须再学)的三种明。那三种呢?所谓无学宿命智证通、无学生死智证通、无学漏尽智证通。」(详说在下一经)

那时,世尊即说偈而说:

观察知宿命 见天恶趣生 生死诸漏尽 是则牟尼明

其心得解脱 一切诸贪爱 三处悉通达 故说为三明

(观察而知一切宿命之事,看见而知人天、恶趣等众生的生死,生死的诸有漏已灭尽,这就是牟尼〔寂静〕之明。)

(其心已得解脱一切的诸贪爱。宿命、生死、漏尽等三处的真义,都已通达无遗,故说为之三明。)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3〈婆罗门品6〉第58经。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3〈婆罗门品6〉第59经。

汉译增支部经文

增支部3集58经/婆蹉氏经(庄春江译)

  那时,游行者婆蹉氏去见世尊。抵达后,与世尊互相欢迎。欢迎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游行者婆蹉氏对世尊这麼说:

  「乔达摩先生!这被我听闻:『沙门乔达摩这麼说:「布施只应该施与我,布施不应该施与其他人;布施只应该施与我的弟子,布施不应该施与其他人的弟子;只施与我有大果,非施与其他人有大果;只施与我的弟子有大果,非施与其他人的弟子有大果。」』乔达摩先生!当他们这麼说:『沙门乔达摩这麼说:「布施只应该施与我,布施不应该施与其他人;布施只应该施与我的弟子,布施不应该施与其他人的弟子;只施与我有大果,非施与其他人有大果;只施与我的弟子有大果,非施与其他人的弟子有大果。」』时,是否為乔达摩先生的所说之说?而且不以不实而毁谤乔达摩尊师,他们法、随法地解说了,而任何如法的种种说不来到应该被呵责处吗?因為我们不想诽谤乔达摩尊师。」

  「婆蹉!当他们这麼说:『沙门乔达摩这麼说:「布施只应该施与我,……(中略)非施与其他人的弟子有大果。」』时,那些不是我的所说之说,他们以不存在的、不实诽谤我。

  婆蹉!凡阻止施与他人布施者,则对三者作障碍、阻挡,哪三者呢?对施与者的福德作障碍、对领受者的获得作障碍、并先损害与伤害自己。婆蹉!凡阻止施与他人布施者,则对这三者作障碍、阻挡。

  但,婆蹉!我这麼说:『凡捨弃洗锅子或洗杯子[水]到那些有生物类污水坑或浅水坑者,[心想:]「愿以此滋养那些在那裡的生物类!」婆蹉!我说因这因由而有福德的到来,何况说是人!』

  然而,婆蹉!我说施与持戒者有大果,[施与]破戒者则不像这样,而[最值得领受者]他是已捨断五支者,已具备五支者。

  已捨断哪五支呢?已捨断欲的意欲、已捨断恶意、已捨断惛沉睡眠、已捨断掉举后悔、已捨断疑惑,已捨断这五支。

  已具备哪五支呢?已具备无学戒蕴、已具备无学定蕴、已具备无学慧蕴、已具备无学解脱蕴、已具备无学解脱智见蕴,已具备这五支。

  像这样,施於已捨断五支、已具备五支者有大果。」

  「像这样,在牛中,不论黑的、白的,红的或黄的,

   杂色的、纯色的,鸽色的。

   在这些当中,已调御的公牛被生:

   具足强力、善巧、速度、精勤,能驮軛的牛,

   他们就给牠重担,不会观察顏色。

   同样的,在人之中,任何出生,

   不论剎帝利、婆罗门、毘舍,首陀罗,旃陀罗、清垃圾者。

   在这些当中,已调御的善行者被生:

   法住的、戒具足的,实语者、有惭的。

   已捨断生死,完成梵行者,

   重担已落下、已分离,应该作的已作、无烦恼。

   已到达一切法的彼岸,经由不执取而已达涅槃,

   在那离尘之田上,是广大的供养。

   愚痴无明端者,愚蠢的无闻者,

   在[善人]外施与布施,因為他们不侍奉善人。

   但凡侍奉善人,有慧者、被认為明智者,

   那些对善逝有信者,已生根、已住立。

   他们去天的世界,或被出生在这裡的良家中,

   贤智者们次第地,到达涅槃。」

汉译增支部经文

增支部3集59经/低葛那经(庄春江译)

  那时,低葛那婆罗门去见世尊。抵达后,与世尊互相……(中略)在一旁坐好后,低葛那婆罗门在世尊面前称讚三明婆罗门:

  「这样是三明婆罗门,像这样也是三明婆罗门。」

  「婆罗门!婆罗门们怎样安立三明婆罗门呢?」

  「乔达摩先生!这裡,婆罗门从母亲与父亲两方都是好的出身,直到祖父七代血统清净,血统论是没混乱的、无可责难的;是读诵者、持咒者;是三吠陀的字汇、仪轨、音韵论与语源论、古传歷史為第五的通晓者,圣句的通晓者、懂文法者;是在世间论与大丈夫相上的无欠缺者,乔达摩先生!婆罗门们这样安立三明者。」

  「婆罗门!婆罗门们安立的三明婆罗门是一种,但圣者之律中的三明者是另一种。」

  「但,乔达摩先生!圣者之律中的三明者是像怎样的呢?请世尊教导我圣者之律中三明者这样的法,那就好了!」

  「那样的话,婆罗门!你要听!你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先生!」低葛那婆罗门回答世尊。

  世尊这麼说:

  「婆罗门!这裡,比丘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於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禪;以寻与伺的平息,自信,一心,进入后住於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禪;以喜的褪去与住於平静,有念、正知,以身体感受乐,进入后住於这圣弟子宣说:『他是平静、具念、住於乐者』的第三禪;以乐的捨断与苦的捨断,及以之前喜悦与忧的灭没,进入后住於不苦不乐,由平静而念遍净的第四禪。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随杂染的、可塑的、适合作业的、住立的、到达不动时,他使心转向许多前世住处回忆之智。他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许多坏劫、许多成劫、许多坏成劫:『在那裡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裡死后生於那裡,而在那裡又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裡死后生於这裡。』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这是被证得的第一明,当他住於不放逸、热心、自我努力时,无明已被破坏,明已生起;黑闇已被破坏,光明已生起。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随杂染的、可塑的、适合作业的、住立的、到达不动时,他使心转向眾生死亡与往生之智,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眼,看见当眾生死时、往生时,在下劣、胜妙,美、丑,幸、不幸中,了知眾生依业流转:『这些眾生诸君,具备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斥责圣者,邪见与持邪见之业行,他们以身体的崩解,死后往生到苦界、恶趣、下界、地狱,或者这些眾生诸君,具备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不斥责圣者,正见与持正见之业行,他们以身体的崩解,死后往生到善趣、天界。』这样,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眼,看见当眾生死时、往生时,在下劣、胜妙,美、丑,幸、不幸中,了知眾生依业流转,这是被证得的第二明,当他住於不放逸、热心、自我努力时,无明已被破坏,明已生起;黑闇已被破坏,光明已生起。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随杂染的、可塑的、适合作业的、住立的、到达不动时,他使心转向烦恼之灭尽智。他如实了知:『这是苦。』如实了知:『这是苦集。』如实了知:『这是苦灭。』如实了知:『这是导向苦灭道跡。』如实了知:『这些是烦恼。』如实了知:『这是烦恼集。』如实了知:『这是烦恼灭。』如实了知:『这是导向烦恼灭道跡。』当他这麼知、这麼见时,心从欲的烦恼解脱,心从有的烦恼解脱,心从无明的烦恼解脱。当解脱时,有『[这是]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迴]的状态了。』这是被证得的第三明,当他住於不放逸、热心、自我努力时,无明已被破坏,明已生起;黑闇已被破坏,光明已生起。」

  「其戒无波动者,明智、有禪定者,

   已掌握心者,一境、善入定。

   那驱散黑闇的明智者,死亡已捨者,

   他们说是一切之捨断者,天人的有益者。

   具足三明者,是住於无痴者,

   正觉者持最后身,他们礼敬他:乔达摩。

   凡知道前世住处;看见天界与苦界;

   且已达生之灭尽者,牟尼已完成证智。

   以这三种明,是三明婆罗门,

   我说他是三明者,非其他喃喃而说者。」

  「婆罗门!这样是圣者之律中的三明者。」

  「乔达摩先生!婆罗门们的三明者是一种,但,圣者之律中的三明者是另一种。婆罗门们的三明者不值圣者之律中的三明者之十六分之一。

  太伟大了,乔达摩先生!……(中略)请乔达摩尊师记得我為优婆塞,从今天起终生归依。」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阿含经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