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和道德3,善良到底是什么?

“不划算”里的“管窥效应”

我们上节课分析了印第安人打猎的经典案例,按我一个朋友的话说,“这个案例没什么新鲜的,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思想”。

孔子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你要吃鱼的时候,不要用网打,要钓;你要射鸟的时候,不要射鸟窝里的鸟,要射站在树枝上甚至飞动的鸟。

这句话看上去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你放弃了容易做的事情,放弃了利益最大化,这看上去是非常不划算的。但是,孔夫子这句话跟印第安人故事的异曲同工之妙,恰恰是这三个非常关键的字:“不划算”。

“不划算”是付出和得到之间的不对称。你之所以觉得不划算,不是你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而是你看到了更高更大的回报。

这三个字本身就自带了“管窥”的色彩:你是从你个人的、单次行为的角度来考虑投入和回报,而不是从整体的、行为的可持续性角度去考虑。

“利他主义”的两个困难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更高级的算法就是利他主义算法呢?”很多哲学家都在讲“利他主义”,很多民间和街头智慧里还有“以舍为得,舍才能得”的说法,这里可能也都包含着这种利他主义算法,但这样对不对呢?

我们现在不对“利他主义”进行详细讨论,你只需要明白它在逻辑上的两个困难:

第一个困难:“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行为不可持续,因为它本身不是闭环,而不可持续的东西即使提倡也不管用。

第二个困难: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相反的一种“利他主义”:利我,舍是为了得。这是一种表面上的利他主义,本质上的利己主义。

以上这两种思路都表明:“利他主义”不仅有逻辑障碍,而且有现实障碍。如果“利他”是为了“利己”,舍是为了得的话,在你的利他得不到回报的时候你就会犯嘀咕,第二次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你就会放弃。所以,如果利他主义成立的话,我们要重新考虑这个“他”到底指什么。

不管是印第安人打猎,还是孔夫子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说的都不是单个个体的“他”:不射鸟巢中的鸟,利的不仅仅是这只鸟,而是终极关怀鸟这个物种的存续问题;你钓鱼而不是捕鱼,真正获利的是鱼这个物种的可持续性问题;印第安人烧兽骨选择打猎路径,利的不是某个地方的猎物,最终利的是周围的所有猎物。

“善良”到底是什么?

我们上节课讲:

“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实际是指概率之神,是超越于个体之上的一种逻辑。

第一性原理始终提醒我们:不要陷入到管窥效应当中。

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到底什么叫善良”。有一个案例可能会让你对“善良”有一种新的认识。

有一个小男孩看见沙滩上一只刚刚出生的小海龟在艰难爬行,想爬到海里去。这个小男孩很善良,不忍心看这只刚刚出生的小海龟那么艰难地爬,就捡起小海龟,把它扔到了海里。小男孩认为(我们也认为)他做了一件善事,但接下来的故事可能要改变我们的认知了:

离这个海滩不远的地方其实有无数的小海龟。在自然界,小海龟爬到大海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个巨大的危险:天敌军舰鸟会过来吃它们。所以,小海龟大规模爬向大海之前,都会派出一两只小海龟先爬向海里。如果它安全爬到了大海就会发出“我安全到达”的信号,让其他小海龟知道没有危险;如果小海龟们接不到这个信号,就意味着那只小海龟已经牺牲了,它们就会暂停向大海的迁徙,等一会儿再继续派出一只小海龟……直到连续几只小海龟都安全到达大海,它们才会大规模地开始向大海迁徙。

这个小男孩在无意中干了一件极坏的事情:让小海龟发出一个错误的信号“这里是安全的”,所以,无数小海龟开始爬向大海的时候,成群的军舰鸟飞来把这些小海龟叼起来吃了。

小男孩的动机不能说不善良,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作了巨大的恶——善良导致的巨大的恶。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管窥效应”:善恶的问题看上去是一个道德问题,其实是一个认知问题,它的关键在于,你是对局部的认知还是对整体的认知。

基于局部的“管窥认知”就可能导致恶,真正的善是基于对整体的认知的。

如果缺乏对确定性背后的那个不确定性的敬畏,那么很可能就是在作恶。关于这个问题,我会在下节课给你详细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和道德3,善良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