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是高手最顶级的自律



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我并不像某些聪明的人那样,有非常快的领悟力……我认为我比普通人强的地方在于,我能注意到一些容易被他人忽略的细节,在观察方面很细致。更重要的是,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一直都很专注而强烈。」

专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也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只要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不断精进,获得成就是迟早的事。

如何练就专注力?小牛君总结出三点,仅供参考:

NO.壹

专注目标——剖析自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古希腊神话有个叫戈尔迪的,是小亚细亚弗里吉亚的国王。他在自己一辆战车的车轭和车辕之间,结成了一个复杂绳结,表示能解开此结的人将能统治亚洲。

几百年过去了,无数自以为聪明的人和各路巧匠们面对“戈尔迪死结”都无可奈何。

直到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听闻此事,原本对绳结没多大兴趣,但因为他的目标就是征服并统治亚洲。

于是他来到宙斯神庙,见到了神秘绳结。一改前人的固化思维,拔剑一挥,困惑了人们数百年的“戈尔迪死结”,就这么被解开了。

“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同“戈尔迪死结”,它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但却没人知道怎么做才能解开这个结。

印度作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中写道: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

因此,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个过程就是真正去了解自己的过程。

如果有人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本质上是因为你还没真正了解自己。

跑马拉松的运动员,假如一开始仅把终点当作目标,估计失败的可能性会很大。

相反,如果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跑到某一处节点会口渴,索性先把每一个饮水站当作目标,奔向每一个小“目标”,那么,他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一个无法明确的目标根本就不是目标,不了解自身特点而好高骛远的目标,就更不是目标。

假如说一个人的目标是“成为有钱人”。那么,什么算是有钱人?年收入五十万,百万,千万,还是过亿?

更重要的是,为了成为一个有钱人,他可以去做些什么呢?

缺乏对自我客观的认知,导致目标不够明确和现实,早晚会因为失去动力或选择过多而迷失。

只有知道当下想要的是什么,结合现实设定合理目标,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上面,才会真正收获财富,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我是谁、可以做什么、更擅长什么、个人能力在哪一个行业能够发挥......”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也就是说,我们先要找到一个“支点”,才能撬动自我价值。只有站对了点,才可能去理性规划短期的、长期的目标。

这一切的大前提,都是在了解自我、洞察自我、剖析自我之后才下的结论。

巴菲特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从没把目标锁定在成为世界首富。”

他的目标很简单,“买对下一个股票”。

他为什么那么牛?

因为他太理解自己了,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NO.贰

专注行动——脚踏实地,敢于朝目标奔跑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多的时候,充其量只是“我以为自己清楚”,仅此而已。

山本耀司说:人,自己是看不见的,撞上了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能了解自己。

《阿甘正传》中,男主角一直用行动在告诉我们——要想知道明天的答案,只有努力奔跑下去。

你的目标是什么?答案不是等出来的,也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真真切切去做出来的。

在《Art & Fear》这本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陶艺老师在开学当天宣布,他会将班级分成两组。

以教室中间为界限,坐在左侧的学员们,将根据作品数量打分,坐在右侧的学员们,将根据作品的质量来打分。

到了评分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出现了:质量最高的作品,都是由按数量来评分的那组学员制作的。

当按照数量评分的学员全身心忙于作品时,按质量评分的学员却一直纠结完美地计划,最后得到的只是一堆淡褐色粘土。

所以,扎实的行动比完美的计划更重要。中途的纠结和犹豫,是最没有必要的。

世界上50部最伟大的音乐作品中,莫扎特的有6个,贝多芬的有5个,巴赫的有3个。但为了创造这些音乐,莫扎特创作了600多个作品,贝多芬创作了650个,巴赫创作了超过1000个。

我们知道的,只有少数几个。

有一些“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会侧重于“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擅长抓住大的愿景,相对于关注事实,更喜欢阐述空洞的想法。

比如说,“我想要更多的自由”,那什么是更多的自由呢?是希望有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辞职当自由职业者呢?

如果不能回答,那么可以断定,他短时间内将难以“自由”,因为他的自由只是停留在口头阶段。

只有把目标具体化,列出实现整体目标的小目标,把它落实到能够指导行动的程度,才更具有现实性。

例如为了实现XXX目标,我现在能做什么,我如何把目标切割成小块,分步骤完成。

设想一下,当孤身一人去会很陌生的地方,总感觉目标太遥远。但如果把每个路牌作为一个小目标,朝着目的地一点点移动,反而会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面临大多数工作,或许我们会产生一个“倦怠期”,失去动力。

这时候,我们可以思考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只有通过真正的实践去试探,才可能得到宝贵的反馈信息。

正如亚伯拉罕·林肯曾说过的:“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因此,专注的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

NO.叁

专注高效——拒绝拖延,学会分清主次

玛加丽塔·塔尔塔科夫斯基曾说:注重高效不是把自己变成一头牛,永远很忙、永远熬夜……而是要明白何为优先事务、何为计划,并且要捍卫自己的私人时间。

事实上,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高效专注是非常重要的。

2个小时的高效专注,往往比5个小时的分散低效更有收获。

当一个人进入全神贯注的高效状态,即进入到“心流”状态,专注做事情,就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进而距离目标更近。

要取得高效专注,要学会“告别拖延”。

在谷歌公司,大家做事都极为高效,因为她们的「 现在立刻做 」和「 现在不做的话要等何时 」意识都非常强,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

当然,“立刻做”并不意味一定急着做或者是不考虑优先顺序只做眼前的事,而是在考虑现实的情况下,绝对不将工作任务延后。

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没有期限的工作”。有时候不能当天做完,便习惯性用“尽快做完”为借口将工作延后。

“尽快做完”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这个工作会变成一根“刺”一直扎在你的心里,让你难以集中精力去做其他的工作。

如果一味去“躲避”和拖延任务,不规定一个期限去逼迫自己完成,工作就很容易停滞不前,自身的成长能级也会逐渐退步。

所以,只有时刻意识到工作的期限,才能够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果。

要取得高效专注,要学会“分清主次”。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场景?

一天工作看上去忙得很,最后发现什么都没做好、效率极低,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远远比想象的要少。

甚至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拥有三头六臂,同时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像计算机一样,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当面临这样困惑的时候,建议大家先问自己——这一刻,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就像乔治安德森的名言:抛开琐碎的事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问题上。

所以,有时候并不是工作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重要性判断力出了问题。分不清主次,进而难以取舍。

1865年6月23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小镇上,卡耐基给库里商学院的学生做了一番演讲。

他提出:获得成功的黄金法则,那就是把你的精力、思想和本钱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面。

“别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是错的,我的建议是必须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那个篮子。

马克吐温对此十分赞同,并表示“要把复杂浩大的工程分解成能处理的事情,然后选准其中一件事下手。”

那么,这里的“一件事”指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面临众多任务,如果整天被紧急却不重要的事情缠身,那你怎么去处理真正重要的事情?仔细想想,自己是如何处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和“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或许答案便十分明显了。

摆脱拖延的惰性、关注最重要的问题,做事的效率才能确保,才能真正高效地工作和生活,助力实现格局和能级的突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注,是高手最顶级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