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水煮重庆》第二部分民国岁月3
王家沱日租界
在近代中国,整个西南地区只有一个外国租界,就是大名鼎鼎的重庆王家沱日租界。
王家沱在朝天门的长江对岸,紧挨弹子石,是个水流平缓的回水沱。顾名思义,王家沱是当年在重庆声名显赫的王家地盘。
王家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期的移民,道光初年,这支到了重庆的王家出了个盐商大老板王信文。他先是做粮食生意,发财后做上了盐商生意,因此需要经常晒盐,这就需要大而且平的地坝,于是王信文就买了弹子石江边的一块地,在此落了户,这里就顺理成章地叫王家沱了。
1891年,重庆开埠,成为当时清政府为数不多的对外开放城市。
1895年清朝在甲午海战大败,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重庆和苏州、杭州、沙市四个沿江城市设为对日本开放的城市。
1896年2月,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珍田舍己跑到重庆要租界,当时李鸿章早已内定把王家沱给日本人当租界,所以即使日本人再狮子大张口,最终还是确定了王家沱为日租界的地址。
但是,一直拖到1901年,王家沱才真正成为日本租界。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规划总面积700多亩的王家沱日租界,开发出来实际使用面积才30亩。到1931年,整个租界里面的日本人和日本企业都极少。具重庆《商务日报》1931年5月26日报道:“根据县长(当时的巴县县长)调查所及,界内居住日商,不过数人。”--这也成了后来重庆人民要求废止王家沱日租界的理由。
根据条约规定,日本在重庆侨商超过20名、公司超过10家,其超过部分才能搬进王家沱租界,现在人少公司少,王家沱租界成立的理由就自动消失了。
1928年,重庆先后成立了“重庆民国废除不平等条约促进会”、“四川各界民众自动收回王家沱日租界特组委员会”(名字真长)等,组织收回租界行动,到1931年达到高潮。
从1930年12月至1931年5月,各界各组织开始不和任何有关日本人及物有交集的活动--不买日货、不做日工。重庆商会并要求上海、汉口的同仁“停止搭载日商客轮,禁止购买日货来川”。
1931年8月8日、9月25日,连续两次2万多人在夫子池集会(现解放碑世贸中心),用一切招数逼走日本人。
10月22日,成渝两地日本侨民、商人乘坐军舰离开重庆,将日租界交中国当地政府代管。24日,刘湘派人接受了日租界内的17所日本人房屋。
此时,日租界并没有收回,只是政府代管。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才正式派员收回王家沱日租界,成为五个日租界中最早收回的一个(天津、汉口、杭州、苏州都是1943年收回)。
重庆王家沱日租界的收回,除了靠烈性的重庆人民之外,政府当局的谈判也是不能忽视的。国民政府为了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于1929年到1931年,一直在不停的和日本人谈判。
解放碑的三个名字
重庆人,没有不知道解放碑的。
外地人来重庆旅游,也没有不去解放碑的。
解放碑是全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最重要的一座建筑物,但是,纪念抗战胜利为什么又叫“解放”碑呢?它为什么不是一块平面的碑,而更像塔或者柱呢?
这里,我们必须从解放碑的三个名字说起。
第一个名字:精神堡垒
1938年10月,中日抗战进入对熬阶段,这个时候,除了军力国力,还好拼意志,这个时候,蒋介石提出了“国民精神总动员”。
1939年2月,通过了《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3月,成立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蒋介石任会长。5月1日,全国实施国民精神总动员令,当晚蒋介石参加宣誓大会。
然后,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四家单位,在现在解放碑的地方,修建“精神堡垒”。堡垒采用木制,全高7丈7尺,象征七七事变,共分五层,第一层是六角形,第五层为高高的四边形,顶端是中华民国国旗,为防轰炸,外面漆成黑色。因日军的飞机轰炸,直到1941年12月31日才竣工。
但是,不到两年这座堡垒就倒塌了,后来在此处竖起一根旗杆,象征精神不倒,一直竖到1946年。
第二个名字:抗战胜利纪功碑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重庆修建了全国唯一一座专为抗战胜利而建的纪念建筑--抗战胜利纪功碑。
当时国民政府计划建设四个建筑:较场口的“抗战胜利纪念柱”、民权路路口仿巴黎凯旋门的“抗战胜利凯旋门”和“抗战胜利纪念堂”、朝天门的“自由女神像”。但是因为战后国府没钱,以上规划都白搭了。
最终,只是把原计划在较场口的抗战胜利纪念柱移到了精神堡垒旧址,样子还是柱型,名字改为“抗战胜利纪功碑”。
第三个名字:人民解放纪念碑
1949年11月30日,刘邓大军占领重庆,。当时刘伯承决定,在纪功碑基础上重新修建。
次年10月1日新碑落成,刘伯承题词“人民解放纪念碑”。
双碑合一
现在想来,我们应该感谢刘伯承元帅,如果不是他巧妙地把抗战胜利纪功碑改投换面,这个碑早就被毁了。
那么,现如今,抗战胜利七十余年,但是全国居然没有一座纪念抗战胜利的有影响的建筑。
2013年5月3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上,抗战胜利纪功碑赫然在目,现在,解放碑碑座上,携刻的是“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
这种方式,也算是对历史的一种正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