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对话倪海厦第一讲——学习笔记

倪师的启蒙恩师,周左宇,是以前北京的四代的家传的名医。另外一个是徐济民,江苏人,在上海的名医,他针灸非常的历害,是这两个老师引领他进入中医的大门。

他中学读的第一本医书《医宗金鉴》。

经方的定义,是从张仲景开始,而张仲景呢实际上他是集经方之大成,经方并不是他写的。经方是早就有了存在的东西。那包含着孙思邈唐朝初,张仲景汉朝末年,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在看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重新编辑过,就写了《千金翼方》。

开始“伤寒论”有三个处方,就是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太阳中风就是桂枝汤,太阳伤寒就是麻黄汤。太阳温病开葛根汤。



区别于温病派,你开对症,病人会恢复的非常快。所以这个药就是对那个病人来说它就是补药。那你如果开的不对症,病人病情没有改善,你一直用温病派的药,没有把这个邪排出体外,而用一种滋阴的方式,或者是用寒凉的药,来去一些湿热的病,实际上病根并没有去掉。

英文字的科技是Technology,科学是Science。科技的东西,就是要很多的仪器,很多的,日新月异,要更新的。所以,整个太空中心呢,是全世界最高科技的中心。科学,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是一个定律,假设,验证,结果。真正的科学家,都是经过一个假设,验证结果,能够通过这个验证的结果,叫做科学证据。



大青龙汤呢,一共七味药。就是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然后桂枝,生姜,红枣,这七味药。治疗非典举例子!

•第一个有麻黄,它是宣肺,所谓青龙,讲的就是麻黄,麻黄颜色是青的。吃麻黄下去以后,它会肺里泡打开来,肺主全身的皮肤毛孔,所以,毛孔就会打开,可是你光靠麻黄打开来皮肤毛孔的时候,那个汗不会出来,所以一定要有桂枝来辅助。

•在桂枝,中医的观念里面是解肌,肌肉上面的问题哈,认为这个要用桂枝,所以病如果在肌肉上面,我们用桂枝下去,肌肉的汗液——津液呢,有了桂枝以后就会被桂枝推到皮肤下面,顺着毛孔出来。那我们用桂枝的时候,所以桂枝麻黄用在一个方子里面的时候,如果你不加其它的药,病人感冒好了,可是呢一定会脱水。病人会脱水。所以它会加了生姜和红枣。

•生姜本身颜色是黄的,它入胃,能够温胃,补胃的津液。

•红枣也是色黄的,能够补胃里的津液。只要用麻黄的时候,就一定配合了杏仁在里面。为什么?

•因为杏仁颜色是白的,中医认为色白入肺,所以把肺的津液补足。麻黄跟杏仁一定是等量,比如说我们麻黄有两钱,杏仁就用两钱,麻黄用三钱,杏仁就用三钱。在麻黄、杏仁比例剂量上控制得很好的话,你麻黄用得多,也不会伤到肺的津液,因为和杏仁,一攻一守。

•那石膏呢,剂量一定要够大,1两以上叫做白老虎。

•甘草的味就是甘味的,甘味入脾脏,除了能够把脾脏的津液补回来,同时呢,可以开胃。可是大青龙汤这个处方里面,我们要用炙甘草,要用蜂蜜炒过,甘草变成熟的不讲,炒过以后,蜂蜜那个味道就不是甜味了,就是变得有点苦味,烧焦了嘛,苦味的药入心脏。预防病人有心悸的现象。所以,如果这个处方我们用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正常人,心脏没有问题的人,我们用这个处方,炙甘草就可以开,跟桂枝麻黄等量。比如说,桂枝3钱,炙甘草可以开出3钱。但是如果用在是有心脏病的人身上的话,我们炙甘草就要重用了。同样的大青龙汤,我们炙甘草可能用了8钱到1两。



如何知道药对症了?中医分两个,一个是治疗内科的病,一个是外感的病。如果我们今天治疗肝癌、胰脏癌、肺癌什么,你只要病人吃你的药,突然半夜,深更半夜醒过来饿的要死,找东西吃,代表这个病人救回来了。那治疗感冒呢?外感的风寒的病呢,吃完以后第二天的中午,胃口大开,就好了。病就完全好了。



八纲辨证,就是所谓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用八个字来代表。那虚实,虚就是里面没有东西,身体比较弱。实就是里面长东西了嘛,比如说肾结石,也称为一种实证。那如果是阴实代表这个东西长在阴——长在脏里面。

经方家,生理病理解剖学按照《黄帝内经》来看,《黄帝内经》里面分为《灵枢》跟《素问》,采用的药典的药性是按照《神农本草经》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冬对话倪海厦第一讲——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