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圈」鄙视链一览

早在2012年,《南方都市报》发表了一篇《鄙视链——生活中那些微妙的优越感之社会心理分析》,总结各种生活中流行的鄙视链:


比如看剧,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看美剧的鄙视看日韩剧的,看日韩剧的鄙视看国产剧的……

7年前的鄙视链,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个绕不开的怪圈,甚至还有一些新的鄙视链诞生,比如在幼儿阶段就出现了“很多”鄙视链。

接娃时间鄙视链

按照全职妈妈“修仙路上的白娘子”的分类,杭州幼儿园家长的“接娃时间鄙视链”,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中午12点左右,午睡前,接娃。这群家长通常是学历高的高材生,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将娃接回家自己教。

第二梯队:下午3点左右,放学前,接娃。这是幼儿园常规的早接时间,这群家长通常等在校门口,时间一到将孩子接走,直接送去各种兴趣班。

第三梯队:傍晚6点左右,接娃。这类是自己就有兴趣班的幼儿园,通常这些兴趣班都很难进,能抢到名额的家长是会被羡慕的。

第四梯队:可以说是独立于其他三个梯队的存在,每周缺课一整天,这些缺课的孩子通常是参加了英语兴趣班。


看了这位全职妈妈的总结,有家长表示难以置信,真的是这样吗?有记者随即采访了杭城十多所公办幼儿园的老师,结果几乎所有老师都表示遇到过类似情况,虽然人数不多,但确实普遍存在。


提前接娃的现象一般从中班开始,到了大班,尤其是大班下学期,请假的人数会明显增加。

“每天通常会有两三个孩子请假,有些时间段会出现七八个孩子提前走的情况。”幼儿园的老师也是十分无奈。

兴趣班鄙视链

兴趣班鄙视链你以为仅仅存在于孩子之间吗?

不不不,家长圈鄙视链更甚。

“不会高尔夫、陶艺,不好意思去开家长会”

“我的特长是烘焙,幼儿园组织美食类活动时我可以帮忙”

“我是舞蹈学校毕业的,可以帮着孩子们编舞”

陶艺、插花、钢琴、网球……放眼望去,教室内的十几位家长大多年轻、活泼、而且“身怀绝技”。


园内举办的各种活动就变成了家长们大显身手的平台。

美食节,有家长带来亲手制作的蛋糕、甜品,他们的孩子“得意”地拉着妈妈四处邀吃。万圣节,在一堆雷同的淘宝公主裙中间,有妈妈亲手设计缝制的“小天使”、“小红帽”,让孩子“出尽风头”。老母亲的才艺全部用来给孩子“长脸”……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已经不只是孩子的事情,如果家长拥有特长和资源,绝对是孩子的加分项。刚刚报名完高尔夫练习班的G女士如是说道。

据说每一位幼儿园老师在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早已掌握了辨识“优质家长”的套路。 

通过家长填写的家庭地址、父母个人资料,已经可以比较准确的掌握家庭财富、社会地位等信息。

通过“孩子是否可以独立睡觉”这一问题,往往可以了解住房情况。已经可以独立睡觉的孩子,通常家里居住面积较大,拥有自己的房间;反之,仍然由父母陪伴在一张床上入睡的孩子,家里的居住环境可能比较狭小拥挤。

通过“放学谁来接孩子”这个问题,基本可以判断,祖父母接孩子的家庭,往往父母是比较忙碌的上班族,而妈妈来接,意味着丈夫收入较高,可以让妻子成为全职太太。

OMG,内容过于真实引起不适。

动画片鄙视链

据说看《喜羊羊》、《熊出没》的孩子,也无法和看《迪士尼》、《小猪佩奇》的孩子聊到一起去。


位居动画片鄙视链塔尖的是:《探险活宝》、《开心汉堡店》、《倒霉熊》等最新、最流行、还没有中文配音版的各种英文原版动画片。

接来下来则是:《迪士尼》、《海绵宝宝》、《托马斯小火车》等欧美日韩引进的动画片。

最末尾的是:《喜羊羊》、《熊出没》、《猪猪侠》等国产动画片。


曾有记者采访过30多位不同收入的家长,不少白领阶层都表示,孩子最常看的是《小猪佩奇》、《汪汪队立大功》、《天线宝宝》、《托马斯小火车》、《迪士尼》、《超级飞侠》等。


“我都让孩子看《小猪佩奇》的英文版,从小可以学英文。” 

在北京工作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并非不待见国产动画片,而是觉得一些国产低幼动画的教学功能偏弱,“看《迪士尼》可以学数学,看《熊出没》就是看剧情,而且英语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如果能从小就掌握的话,对上学太有帮助了”。(个人觉得这位家长说的没毛病,原版动画片用来磨耳朵真是再好不过了。)

有些人想过为什么国产动画片在某些人群中不受“待见”吗?

据一位业内人士坦言,一方面是家长希望孩子学英语,另一方面和当下国产动画片不分级有很大关系。

“国外那些动画片都有年龄分级,会直接说明适合几岁小孩看,家长选起来也方便放心。

这位业内人士提到,不分级的后果,不但家长没办法第一时间找到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片,电视台也不会根据分级情况在适合的时段播放适合的动画片。

“现在能看动画片的孩子,要不就是幼儿园小学放学了,在外婆家奶奶家看的,家长监管不了,电视台又放最高收视的动画片,但里面的内容不一定适合全年龄段的孩子去看。

世界上本无鄙视链,焦虑的多了,也便有了鄙视链。给孩子报档期超满的兴趣班,费用每月过万的幼儿园,1V1外教早教课程,这些所有的附加在孩子身上的一切,其实本身是不是一种焦虑转移呢?似乎孩子在“搭建”的这个环境中就会变得优秀,变得安全。

以下是给家长的一些小Tips,

希望多少能缓解一些焦虑:

1、跟着孩子的发展规律走:拔苗不一定能助长。


对于0-6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在真实环境中与人交往,更多地进行身体运动等。如果家长简单地用培训班取代孩子的玩乐,减少孩子活动时间,容易造成孩子肌肉群刺激不够,精细动作等发育不足,导致真正入学后出现感统失调等情况。


2、家长尽量放下自身的焦虑:人生是马拉松。


家长的焦虑可以分为对小学的焦虑和跟别人家孩子比出来的焦虑。


幼儿园的学习很少考试和对比,目的就是不给孩子造成压力,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差异。而外面的培训班通常都有评价体系,这无疑让家长产生攀比心理,增加家长的焦虑感。而家长的焦虑最终也会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产生压力与紧张,无形间让孩子反感学习,对学习失去信心,为未来的厌学埋下隐患。


幼儿园的游戏性、趣味性教学,正是为了让孩子对未来的学习充满好奇与期待。


3、对幼小衔接有正确的认识:学习能力比知识的灌输更重要。


孩子过早接触太多的小学知识,这样会提早给孩子压力,因为孩子思维发育还没跟上,容易造成机械化学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真正的幼小衔接,不是提前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同时通过丰富的形式让孩子了解数学是什么、语文是什么,让他们对小学做好心理准备,不至于到了小学之后不适应。


4、在生活中渗透幼小衔接:点滴的知识积累学习。


幼小衔接是需要的,但是真正有效的幼小衔接不在培训班,而是在家里。家长可以结合真实的生活场景来教孩子。

比如数学,不是教孩子抽象的数字,而是让孩子数数动物、水果,比比大小,排排序列等,以形成数的概念。比如语文,不是让孩子拿着笔写汉字,而是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将口头的语言转化为书面的语言,从而有了文字的概念。

只有脚踏实地、日复一日地努力,才能从根本上真正缓解焦虑。

关于作者:小鱼老师,早期教育研究生毕业,从事启蒙行业5年,带娃宝妈,现专注幼儿英语启蒙,分享育儿热点及启蒙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前儿童圈」鄙视链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