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常常用System.out.println()
打印出执行过程中的某些变量,观察每一步的结果与代码逻辑是否符合,然后有针对性地修改代码。改好之后又要删除打印语句,这样很麻烦。
日志就是记录程序的运行轨迹,显示关键信息,也方便快速定位解决问题。使用日志来输出程序执行的结果更加方法方便,还有以下几个好处:
INFO: + message
;Java标准库内置了日志包java.util.logging,可以直接用Logger类出来输出日志。
JDK的Logging定义了7个日志级别,从严重到普通:
SEVERE
WARNING
INFO
CONFIG
FINE
FINER
FINEST
因为默认级别是INFO,因此,INFO级别以下的日志,不会被打印出来。使用日志级别的好处在于,调整级别,就可以屏蔽掉很多调试相关的日志输出。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ger logger=Logger.getLogger("hell0");
logger.severe("severe---success");
logger.warning("warning---success");
logger.info("info----success");
logger.config("config----success");
logger.fine("fine----success");
logger.finer("finer----success");
logger.finest("finest----success");
}
Logging系统在JVM启动时读取配置文件并完成初始化,一旦开始运行main()方法,就无法修改配置;
配置不太方便,需要在JVM启动时传递参数Djava.util.logging.config.file=
。
和Java标准库提供的日志不同,Commons Logging是一个第三方日志库,它是由Apache创建的日志模块。
Commons Logging定义了6个日志级别:
FATAL
ERROR
WARN
INFO
DEBUG
TRACE
默认级别是INFO
。
Commons Logging的Log类由LogFactory的getLog()方法构造,参数有两种,第一个是Class类,第二个是String。
Class类标记某个类,即在实例化类的对象时才会打应日志信息,而String的就是为Log命名,在哪调用日志方法就在哪打印。
//类调用
package com.company.loging;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Factory;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atic Log log= LogFactory.getLog(Student.class);
private String name="李华";
private int age=20;
public String getName() {
log.info("学生类的姓名正在被调用");
return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log.info("学生类的年龄正在被调用");
return age;
}
}
//主函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Name());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Age());
}
//name命名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 log= LogFactory.getLog("hello");
log.fatal("fatal---success");
log.error("error---success");
log.warn("warn---success");
log.info("info---success");
log.debug("debug---success");
log.trace("trace---success");
}
commons-logging不是一个日志控件,没有日志功能,它只是统一了JDK Logging与Log4j
的API,并把日志功能交给JDK Loggings或者是log4j。如果要实现日志系统则要使用log4j
作为输出类。
使用Log4j输出一条日志时,Log4j自动通过不同的Appender
把同一条日志输出到不同的目的地:
console
:输出到屏幕;file
:输出到文件;socket
:通过网络输出到远程计算机;jdbc
:输出到数据库。在输出日志的过程中,通过Filter
来过滤日志级别即哪些log需要被输出,哪些log不需要被输出。如,仅输出ERROR级别的日志。通过Layout
来格式化日志信息,例如,自动添加日期、时间、方法名称等信息。
引入工具包
log4j-api-2.x.jar
log4j-core-2.x.jar
log4j-jcl-2.x.jar
下载地址
Commons Logging对Log4j的API整合,只需要对Log4j进行配置,就可以按按Commons Logging的语法,不需要改动任何代码,就可以得到Log4j的日志输出。
配置log4j文件
<Configuration>
<Properties>
<Property name="log.pattern">%d{MM-dd HH:mm:ss.SSS} [%t] %-5level %logger{36}%n%msg%n%nProperty>
<Property name="file.err.filename">log/err.logProperty>
<Property name="file.err.pattern">log/err.%i.log.gzProperty>
Properties>
<Appenders>
<Console name="console" target="SYSTEM_OUT">
<PatternLayout pattern="${log.pattern}" />
Console>
<RollingFile name="err" bufferedIO="true" fileName="${file.err.filename}" filePattern="${file.err.pattern}">
<PatternLayout pattern="${log.pattern}" />
<Policies>
<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size="1 MB" />
Policies>
<DefaultRolloverStrategy max="10" />
RollingFile>
Appenders>
<Loggers>
<Root level="info">
<AppenderRef ref="console" level="info" />
<AppenderRef ref="err" level="error" />
Root>
Loggers>
Configuration>
主程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 log= LogFactory.getLog("hello");
log.fatal("fatal---success");
log.error("error---success");
log.warn("warn---success");
log.info("info---success");
log.debug("debug---success");
log.trace("trace---success");
}
如下图在主目录多了一个log目录:
这些都是通过配置文件来配置的。
配置文件的格式:log2j配置文件可以是xml格式的,也可以是json格式的。
配置文件的位置:log4j2默认会在classpath目录下寻找log4j2.xml、log4j.json、log4j.jsn等名称的文件。
默认使用log4j2.xml进行命名。
Configuration
根节点Configuration
有两个属性:status
和monitorinterval
,有两个子节点:Appenders
和Loggers
(表明可以定义多个Appender和Logger)。也可以在Configuration中定义Properties用来定义初始化变量。
<Configuration status="" monitorinterval="">
<Properties>
<Property name="">valueProperty>
<Property name="">valueProperty>
Properties>
<Appenders>
...
Appenders>
<Loggers>
...
Loggers>
Configuration >
status用来指定log4j本身的打印日志的级别。
monitorinterval用于指定log4j自动重新配置的监测间隔时间,单位是s,最小是5s。
Appenders
节点,有两个子节点:Console
、RollingFile
。
<Appenders>
<Console name="console" target="SYSTEM_OUT">
<PatternLayout pattern="${log.pattern}" />
Console>
<RollingFile name="err" bufferedIO="true" fileName="${file.err.filename}" filePattern="${file.err.pattern}">
<PatternLayout pattern="${log.pattern}" />
<Policies>
<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size="1 MB" />
Policies>
<DefaultRolloverStrategy max="10" />
RollingFile>
Appenders>
Console
节点用来定义输出到控制台的Appender。
name
:指定Appender的名字.
target
:SYSTEM_OUT 或 SYSTEM_ERR,一般只设置默认:SYSTEM_OUT。
PatternLayout
:输出格式,不设置默认为:%m%n。(Java占位符)
name和tartget是属性,PatternLayout是子节点,有一个pattern属性定义输出格式。
RollingFile
当满足一定条件(如文件达到了指定的大小,达到了指定的时间)后,就重命名原日志文件进行归档,并生成新的日志文件用于log写入。如果还设置了一定时间内允许归档的日志文件的最大数量,将对过旧的日志文件进行删除操作。
RollingFile
节点定义输出到指定位置的文件,实现日志文件滚动更新
name
:指定Appender的名字。
fileName
:指定输出日志的目的文件带全路径的文件名。
filePattern
:指定新建日志文件的名称格式。
bufferedIO
:开启缓冲区
ThresholdFilter
属性:onMatch
表示匹配设定的日志级别后是DENY
还是ACCEPT
,onMismatch
表示不匹配设定的日志级别是DENY还是ACCEPT还是NEUTRAL。
这四个是属性,接下来是子节点。
Policies
:指定滚动日志的策略,就是什么时候进行新建日志文件输出日志。有两个子节点:
TimeBasedTriggeringPolicy
:Policies子节点,基于时间的滚动策略,interval属性用来指定多久 滚动一次,默认是1 hour。modulate=true用来调整时间:比如现在是早上3am,interval是4,那么第一次滚动是在4am,接着是8am,12am…而不是7am。
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Policies子节点,基于指定文件大小的滚动策略,size属性用来定义每个日志文件的大小。
PatternLayout
:输出格式,不设置默认为:%m%n。
DefaultRolloverStrategy
:用来指定同一个文件夹下最多有几个日志文件时开始删除最旧的,创建新的(通过max属性)。
Loggers节点,用来配置日志输出级别,常见的有两种:Root
和Logger
。
Root
节点用来指定项目的根日志,如果没有单独指定Logger,那么就会默认使用该Root日志输出
level
:日志输出级别,共有8个级别,按照从低到高为:All < Trace < Debug < Info < Warn < Error < Fatal < OFF。
Logger
节点用来单独指定日志的形式,比如要为指定包下的class指定不同的日志级别等。
level
:日志输出级别,共有8个级别,按照从低到高为:All < Trace < Debug < Info < Warn < Error < Fatal < OFF。
name
:用来指定该Logger所适用的类或者类所在的包全路径,继承自Root节点。
AppenderRef
:Logger和Root的子节点,用来指定该日志输出到哪个Appender,如果没有指定,就会默认继承自Root.如果指定了,那么会在指定的这个Appender和Root的Appender中都会输出,此时我们可以设置Logger的additivity="false"
只在自定义的Appender中进行输出。
日志级别level
共有8个级别,按照从低到高为:All < Trace < Debug < Info < Warn < Error < Fatal < OFF。
all
:最低等级的,用于打开所有日志记录。
trace
:是追踪,就是程序推进以下,你就可以写个trace输出,所以trace应该会特别多,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设置最低日志级别不让他输出。
debug
:指出细粒度信息事件对调试应用程序是非常有帮助的。
info
:消息在粗粒度级别上突出强调应用程序的运行过程。
warn
:输出警告及warn以下级别的日志。
error
:输出错误信息日志。
fatal
:输出每个严重的错误事件将会导致应用程序的退出的日志。
off
:最高等级的,用于关闭所有日志记录。
程序会打印高于或等于所设置级别的日志,设置的日志等级越高,打印出来的日志就越少。
%d{HH:mm:ss.SSS} 表示输出到毫秒的时间
%t 输出当前线程名称
%-5level 输出日志级别,-5表示左对齐并且固定输出5个字符,如果不足在右边补0
%logger 输出logger名称,因为Root Logger没有名称,所以没有输出
%msg 日志文本
%n 换行
其他常用的占位符有:
%F 输出所在的类文件名,如Log4j2Test.java
%L 输出行号
%M 输出所在方法名
%l 输出语句所在的行数, 包括类名、方法名、文件名、行数
Pattern可以定义在
节点中,作为初始化变量,之后的配置都引用该变量:
<Properties>
<Property name="log.pattern">%d{MM-dd HH:mm:ss.SSS} [%t] %-5level %logger{36}%n%msg%n%nProperty>
<Property name="file.err.filename">log/err.logProperty>
<Property name="file.err.pattern">log/err.%i.log.gzProperty>
Properties>
通过${}引用
<PatternLayout pattern="${log.pattern}" />
<RollingFile name="err" bufferedIO="true" fileName="${file.err.filename}" filePattern="${file.err.pattern}">RollingFile>
${}
依赖复制表达式引入log4j-jcl.j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