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野圭吾《放学后》

文/书山花开

图片来自网络

东野圭吾曾直言不讳地说,对教师颇为反感,而东野圭吾的《放学后》就以教师前岛的第一人称日记式的叙述展开的。

前岛原就职于信州研究所,工作内容是光纤通讯系统的开发,后因担心去新工厂工作地遥远且偏僻,就听从了母亲的建议,辞职做了私立清华高级中学的数学教师。

他对这个职业的评价是“不是特别想干,但也并不讨厌”。他所以能够在私立学校教书,也源于校长栗原是前岛父亲的朋友。所以,一方面他教数学,做射箭社顾问,另一方面也帮助校长办私事,比如给校长儿子做红娘,牵线于学校的美女教师麻生恭子。

前岛对教育一无所知,所以,“除了和数学有关的事之外什么都不说”,就得了一个“上课机器”的绰号。他无法理解学生,也没有兴趣真正理解他们的兴趣和心理。“在学校这种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太多了——这就是我五年来的感想”,这是前岛对教师生活的总结。

他漠然对待周遭的一切,但环境不允许他置身事外。充满着“身边有人要杀我”意图的事接二连三到来:走在月台边缘时,忽然被撞,差一点被挤出跌落到铁轨上;冲澡时发现泡在水里的插座,差一点触电而死;放学后头顶落下一个天竺葵的花盆,差一点被砸中。

这到底是偶然,还是预谋的呢?

而接下来确实发生谋杀案:在更衣室里,训导主任村桥死在那里,氰化物中毒。

是密室杀人吗?查案如火如荼,推理没完没了。

又一次杀人事件,接踵而至。

在运动会社团化装比赛时,临时调换,代替前岛出演“小丑”的体育教师竹井打开酒瓶喝酒时突然蹲下,双手掐着喉咙倒下而死,又是氰化物中毒。

是谁杀了他俩?为什么要杀死他们?

前岛说:“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比如友情、爱情,也可能是自己的身体或容貌。很多时候,更加抽象的回忆或梦想对她们来说也很重要。反过来,她们最憎恨企图破坏或者从她们手中夺走这些重要东西的人。”这是青春期女学生的世界,为一般成人所不知,所不了解,而那些“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一旦被剥夺或者侵害,她们就异常怨恨。

如高原阳子,母亲去世,父亲工作忙,她几乎和女佣过着两个人的日子,而有一天,父亲赶着女佣,带了个年轻的女子住在家里,她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而在训导主任村桥的心目中,这所学校“三分之二是垃圾。她们没有能够理解数学的头脑”,而对待像问题学生高原阳子,更加肆无忌惮,“害虫”“垃圾”时常挂着嘴边,也进行勒令停课等严厉惩罚。高原阳子从此变得自暴自弃,行为也越来越有问题。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典型案例。“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而失去这一切似乎很容易,家长“罪魁祸首”,学校“为虎作伥”,二者合力,一个好学生就毁了。她们很脆弱,“青春期的叛逆”一发动,美好的一切,碎落一地,很自然,也很简单

但杀死村桥和竹井的,另有其人,是射箭社成员宫坂惠美和杉田惠子。

这源于夏令营集训时村桥和竹井的一次查夜。

看到门外偷看的村桥和竹井,惠美又羞又悔,自杀未遂。“一想到在他们脑海中自己怎样地被玩弄和蹂躏,她简直要发疯”,惠美说:“只要那两个老师活在世上,我就没勇气活下去。”

于是,宫坂惠美和惠子就设计了疑似密室杀人和小丑扮演的掉包,犯下了杀人案。而欲杀前岛几次事故,只是搅乱警方调查的假象。至于氰化物惠美以前就有的,从一个开照相馆的朋友那儿拿的。

她拥有氰化物的理由是:“如果有什么毒药能轻易杀人,我也想要呢,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也没准是自己要用,我们就是这种年龄。

《放学后》展现了校园畸形的生存状态,体现了青春期女孩的年龄特征和特殊的心理特点,所发生的悲剧,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警醒。

杀人案的真相就此揭示,而故事并不结束。前岛所预感的有人要杀死他,有的的确是宫坂惠美和惠子用以迷惑警方的杰作,有的则被前岛的妻子裕美子利用。

故事最后喝醉酒的前岛在回公寓的路上被刺了一刀,朦胧中听到妻子的声音“芹泽,快点”——芹泽,是裕美子所在超市的经理。

裕美子为什么要杀死前岛呢?

前岛给出这样的理由,认为杀死他是可能的:“我没有给过她任何东西,不光如此,还一直都在从她身上索取——自由、快乐,还有孩子,简直数不胜数。如果身边出现一个男人,能给她想要的东西,她当然会视我为障碍。”

这个冷冰冰的“上课机器”,曾不想要孩子而迫使妻子打胎,此刻,弥留之际,他开始醒悟,并且觉得“我不能死,死在这里也留不下什么,只会让裕美子成为杀人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东野圭吾《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