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课》笔记

图片发自App


第一本《折磨读者的秘密》

理性的思维只是辅助,但有了这样的辅助,你便能轻易地看得更高,更远,更沉着,而不再只是盲人摸象。

你需要去看到每个人的内心景观。

对话除了拿来当廉价的日常对话、推动情节之外,还可以用来代替小说里的描写、叙述,甚至议论、说明……

东西自有它们的生命,只要唤醒他们的灵魂就行了。

一个极小,一个极大,极小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引发了极大。

我爱看的是:事物危险的边缘。诚实的小偷,软心肠的刺客,凝惧天道的无神论者。

坏事人用借的,好诗人用偷的。

我是我,我也是你,我更是他。

仅仅一个时间的分岔,小说便头也不回地往平庸和不朽两条大道狂奔而去。

在适当的高度,在读者完全没有觉察的时候,漂亮且流畅的一跃,才能激起最小的水花,获得最多的掌声。

小说如何让想象力起飞,并且一路续航,永不坠地?

内心景观:万事万物都是活的。

违反叙事逻辑的顺序安排,则为人物的性格以及剧情的张力,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前者是严肃小说家挖掘人性深度的能力。

悲伤则是迂回曲折,在人心里不停打转,转出了不被理解,转出叹息与怅然,转出了生命的无可奈何。

安安静静的冲突常常比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更有张力,因为它是一张悬在心底的温柔,柔软,却永远破不了。

真正要讲的事只有一件,但是为了达成某种效果,而使用不同的手段,反复的讲好几遍,我称之为三番两次创作法。

罗生门是用来比喻对同一件事情,因立场不同而说出不同的事实。

许荣哲非常擅长从极其理性的逻辑分析切入,然后导致某种感性而诗意的小说的黑暗之心。

理论世界非我所属,这样的文字,是一个实践者的反思。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那些无以名状的暗藏在每个人内心的景观究竟是什么呢?这才是人生的秘密所在。

小说可以开往各种可能,特别强调如何准确抓住那条通往黑暗之心的线索,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创造出自身完足的深刻核心?

第二部《偷故事的人》

你过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成为未来人生的伏笔。小说因为这样而精彩,人生因为这样而值得活。我越来越喜欢当一个偷故事的人。

隐藏在故事里的内在逻辑,都有一张大同小异的相似脸孔,比如:目标(梦想),阻碍(原罪),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因此问自己七个问题,就能在三分钟之内说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所谓故事,是依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至于情节,就是按照因果逻辑安排的事件,比如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而死。

每告诉小孩一个答案,就是剥夺一次他的学习机会。(皮亚杰)

所谓的想象力,就是用一个吻换一头羊,能自圆其说。

双重的两难:别人不会落水,只有你妈才会。

结局:第三种选择。《唐山大地震》中,妈妈的那句话是——救弟弟。

叙事者——我是唯一一个逃出来向你报信的人。(虚构)诚实的报信者,重点就是转述内容,也就是背后的故事;而虚构的报信者,不仅是转述内容,还包括了报信者的底层心事——他究竟隐瞒了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真相并不等于正义。内心运作的是什么呢?爱,理解与宽容。

借题发挥:告白的时候,不可以说我爱你。万事万物都可以拿来抒发心底的感受,明月可以借来思故乡,船可以用来称赞女孩有灵性,康河可以拿来向心爱的人告白。

我喜欢把意外定义为努力之外。因为努力之后的意外,才有意义,比如《麦琪的礼物》。

多重意外:地下埋那么多管线,迟早会气爆的,比如《三个忠告》。

悲剧:两次弄巧反成拙,比如《俄狄浦斯》。

喜剧:两次弄拙反成巧,比如《幸运的汉斯》。

层次:洋葱有层次,妖怪也有层次。比如《莎莎的月光》当中,美人鱼代表妈妈,狮子代表爸爸,袋鼠娃娃代表她内心希望有一个朋友。第一次月光是告诉;第二次月光是体悟;第三次的月光是反讽与思考。

在月光的温柔带领下,我们认识了珊珊,进而理解了珊珊,最后甚至认同的姗姗,她需要的不是矫正,而是爱的理解。这基本上就是教育的第一原理。

为什么一对双胞胎,从同一个烟囱进去,同一个烟囱出来,一个人脸变成黑的,另一个人脸却变成白的呢?

思索什么是有用的常识,什么是阻碍进步的尝试。

思索什么是有用的创意?什么是只能养蚊子的创意。

最重要的是思索什么才是问题的核心,改变一切的关键。

一层一层思索下去,你才能抵达问题的核心,发现并且改变自己的命运。

——《犹太女孩的三个答案》

一个逻辑学家可以推断出那滴水来自尼亚加拉瀑布或者大西洋,他不需要亲自见过或者去过这两个地方。因此所有生命加在一起其实是一条巨大的锁链,只要抽出其中一个小小的部分,我们就可以推论出生命的本质。

——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

悬疑:世界经典推理小说第一名《无人生还》。

最珍贵的宝藏,藏在你最恐惧的洞穴里。比如《汤姆历险记》里面汤姆一直寻求的宝藏,就是由他最恐惧的印第安乔守着。印第安乔就是让鳗鱼活下去的土虱。

如果所有的选择都不符合你心里所想,那你就说出你心里话,即创造新选择。

每篇好小说都是这世界的一个谜。

好的小说家,只要运用他深厚讲故事功力,就算写论文、写教材,依旧能让人手不释卷。

读完一遍,做笔记一遍,依然意犹未尽,理由在上一句。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说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