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 深入了解自己

每天醒来,就打开了感官的世界,眼睛在看,耳朵在听,鼻子闻味道,嘴巴说话品尝食物,身体在感受风湿冷热,心里因感官带给内心种种念头反应,愉悦的 不愉悦的,或者是中性的感受,带来内心种种的情绪波动......

没有觉知和智慧的心灵,充满了烦恼和痛苦,

我们每天眼睛在看,眼睛看的都是对身心有益的吗?你每天打开电视,手机,媒体报道,我们对电视屏幕和手机各种咨询照单全收,允许节目和别人来引导我们,塑造我们,我们每天以这种方式丧失自我,把自己的思想,身心交给电视,媒体和手机,我们必须知道那些是危害自己的神经,心智,心灵,那些节目对自己有益。

因为当你打开它眼耳鼻舍身,这些感官,外面的世界就映入心灵,如果心灵没有智慧,无法分辨进入感官世界的现象,那些是有益的,那些会对身心造成干扰和影响,照单全收的话,结果就是心灵被染污,必然带来痛苦和烦恼。

包括周遭的一切,有多少诱惑是现代人或我们不能觉知的?我们因外界的诱惑而迷失,心思散乱,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身心与内心的平静。

这就是人生不知不觉的状态,没有智慧,就没有觉知事物本质的能力,就像蒙着眼睛行走一样,无明的状态。

冥想能带给我们的觉察,觉知的能力,觉知是开启智慧的第一步。

佛陀,几千年来被称为智者,佛是梵文,翻译成中文意思是觉,觉知觉察觉悟觉醒的意思。一个有觉知的人一定是智慧的人。觉知的训练能让生命进入先知先觉的智者状态。

有人问唐代高僧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对方说:“大家都是这样的啊!那他们都跟你一样用功吗?”大珠禅师说:“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这则故事也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时刻保持觉知,嘴巴吃饭时心也在吃饭,身体睡觉时心也在睡觉,这才合乎健康,也是智者的心理情况。普通人则不然,吃饭时不是讲话、看电视,就是胡思乱想;上床时思绪纷飞、情绪起伏,入睡后回肠百转、乱梦连床。

《大学》里有一句,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首先就是知止,觉知,知道,对身所做、口所说、意所想,清楚明了,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习性的反应,哪些是贪嗔痴慢疑,这些正确思维的能力就是觉知的能力。

总有人说,我已经学习了,已经明白了很多,为什么还这样呢?这就是,为什么你知道了那么多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的道理。知道不等于做到,固有模式和习性的顽固,绝不是知道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用冥想的方式,不断训练心的专注力,用关注呼吸降服散乱的身和心,然后在静止的过程中,认清习性的念头,这就是“觉知力”培养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断强调:回到方法的练习,持续的练习,一次又一次的训练觉知,觉察念头跑了,回到呼吸,觉察身体不适,回到坐姿的方法,觉知内心的情绪,回到呼吸.......就这样训练心的专注和心的力量,心不会轻易被感官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吃什么,和内心和外界起的反应所影响,这就是心的定力和智慧。

当你把这种能力运用到生活、工作中,看到和听到了什么,你不被现象迷惑,吃饭时,是正念还是贪欲心驱使着在吃?说话是正念还是嗔恨恶意在说?走路是正念还是像行尸走肉一样在走……

你对当下的发生,内心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知道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知道我在吃饭,我知道在说话,我知道在走路,我知道我有情绪,我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今天送给大家一首诗,请你细细觉知品味,你是在那一章呢?这是很多人生模式的写照,人生没有觉察,就是一次次重复旧有的模式,就是痛苦的轮回。

<人生五章>

1.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掉了进去。

我迷失了......我绝望了。

这不是我的错,

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

2.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假装没看到,

还是掉了进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

但这不是我的错,

我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

3.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儿,

但还是掉了进去......

这是一种习气。

我的眼睛张开着,

我知道我在哪儿。

这是我的错,

我立刻爬了出来。

4.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绕道而过。

5.我走上另一条街。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知 深入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