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15章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述而篇》第15章。先看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的不过是粗粮,喝的不过是清水,睡的时候只是曲臂当枕,虽然如此穷俭,但我依旧乐在其中。靠着不仁不义的做法虽然可以苟且富贵,但那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虚诳不实,一点都不会让我动心。颜回也是一样,他虽然箪食、瓢饮,但也不改其乐。

为什么圣贤在如此清苦的条件下,却依然快乐着呢?是因为他们就像一般人所谓的少欲知足、知足长乐吗?显然没那么简单。这里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经过修道之后,已经获得一种常人无法体会的愉悦;这种愉悦时时充盈着身心,而物质的影响——例如饭好不好吃,床舒服不舒服,已经被这种深度的愉悦所映蔽;所以,他们不仅是在理念上,而且是在感受上已经超越了物质的束缚,不再心为物役了。这跟丽日当空,星月隐没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应该都有可以类比的经验。

例如,当我们听到一个大好消息——比如儿子如愿考上了某个名校,我们将欣喜万分。在那几天,就是啃馒头、吃咸菜、睡硬板,也都不改其乐。不过,常人的这类快乐仍旧出不了心为物役的范畴,跟圣贤之乐当然不能相提并论。

那么,到底圣贤修了什么道?得了什么乐?虽然这些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但我们也可以先通过推理,还有经验类比来认识它,从而激发想效学的心。这个话题很大,以下从五个方面稍微分析一下。

一个是志向高远带来的超越感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的格局。著名的“横渠四句”对圣贤之志做了绝好的概括——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一个人心心念念都朝向这些大目标时,就是一个大人。大人心里想的都是大事,内心如海阔天空,对物质条件的优劣,已了不动心,就像把小石子丢进大海,大海不会有什么变化。而一般的只追求饱暖者,思不出衣服饮食,反而常常为此闹心。孟子说得好:“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第二个是学习之乐。孔子说他“学而时习”是很快乐的,而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到老了还在体验着学习的快乐,而且连老病之苦都忘了,吃得差一点更是不在话下。其实,现在也流行学习是一种快乐的说法;但更准确地说,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是一种快乐。孔子所学的,也是他一贯感兴趣的东西。问题是:我们也能有同样的兴趣吗?没有兴趣可以培养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要肯去了解,人人都会产生兴趣——因为君子的修身之道,本来就是一条既高明,又切实,而且是人人都可以走的幸福之路,又有谁不想获得幸福呢?

三个方面是痛苦的根源被削弱乃至被消除了。人痛苦的根源在于对自我的执着——太看重自己,私欲太深。儒者求仁的同时就是在格除私我。私我减轻一分,痛苦就减少一分,快乐就增加一分。随着功夫步步长进,自然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自在。

四个方面是开启智慧带来快乐。无知、迷茫、不确定,无疑会带给人太多的苦恼。而“明明德”——也就是启发自心的智慧,这是儒者所要修炼的另一个面向,它与开发仁爱之心相辅而行,不可或缺。圣贤们穷理尽性,智光朗照,自然无惑无忧,那是多么令人向往。

第五个方面是看到自己利益了世人而感到快乐。孔子看到教出来了那么多弟子,其道统也将泽被世世代代。圣人悲天悯人之心想必已然欣慰,这又是另一类深度的快乐。

《中庸》里用“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来赞叹圣人之德。也就是说,圣人之德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找不到边际;其内心的快乐,当然也没有边际。圣人从外貌上看上去跟常人差不多,但是他的内心里完全是另一番天地。同样当一回人,却不能领略那一番天地的美好,甚至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那就太可惜了!颜回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所以,人人可以为尧舜,就看我们肯不肯努力了。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在人的总体苦乐感受中,来自感官(物质受用)的和来自思想的,能区分得开吗?它们的比例是可以调整的吗?如果是可以调整的,这对我们有何启发?

在人的总体苦乐感受中,来自感官(物质受用)的和来自思想的,能区分得开,比例可以调整,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思想方面的比例,找到人生的苦乐感受。

2.对本讲所提到几个圣人修心致乐的角度,你有类似的或者可以类比的经验吗?还有其他角度吗?

虽然这些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但我们也可以先通过推理,还有经验类比来认识它,从而激发想效学的心。这个话题很大,以下从五个方面稍微分析一下。

第一个是志向高远带来的超越感。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的格局。著名的“横渠四句”对圣贤之志做了绝好的概括——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一个人心心念念都朝向这些大目标时,就是一个大人。大人心里想的都是大事,内心如海阔天空,对物质条件的优劣,已了不动心,就像把小石子丢进大海,大海不会有什么变化。而一般的只追求饱暖者,思不出衣服饮食,反而常常为此闹心。孟子说得好:“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第二个是学习之乐。孔子说他“学而时习”是很快乐的,而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到老了还在体验着学习的快乐,而且连老病之苦都忘了,吃得差一点更是不在话下。其实,现在也流行学习是一种快乐的说法;但更准确地说,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是一种快乐。孔子所学的,也是他一贯感兴趣的东西。问题是:我们也能有同样的兴趣吗?没有兴趣可以培养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要肯去了解,人人都会产生兴趣——因为君子的修身之道,本来就是一条既高明,又切实,而且是人人都可以走的幸福之路,又有谁不想获得幸福呢?

第三个方面是痛苦的根源被削弱乃至被消除了。人痛苦的根源在于对自我的执着——太看重自己,私欲太深。儒者求仁的同时就是在格除私我。私我减轻一分,痛苦就减少一分,快乐就增加一分。随着功夫步步长进,自然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自在。

第四个方面是开启智慧带来快乐。无知、迷茫、不确定,无疑会带给人太多的苦恼。而“明明德”——也就是启发自心的智慧,这是儒者所要修炼的另一个面向,它与开发仁爱之心相辅而行,不可或缺。圣贤们穷理尽性,智光朗照,自然无惑无忧,那是多么令人向往。

第五个方面是看到自己利益了世人而感到快乐。孔子看到教出来了那么多弟子,其道统也将泽被世世代代。圣人悲天悯人之心想必已然欣慰,这又是另一类深度的快乐。

3.从物质享受获得快乐,跟从修道获得快乐,二者有何优劣?

圣人之德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找不到边际;其内心的快乐,当然也没有边际。圣人从外貌上看上去跟常人差不多,但是他的内心里完全是另一番天地。同样当一回人,却不能领略那一番天地的美好,甚至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那就太可惜了!颜回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所以,人人可以为尧舜,就看我们肯不肯努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述而篇》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