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宗教与人性

一 宗教的起源


六万年前,伊拉克沙尼达的尼安德特人曾用七种具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花卉装饰坟墓,这很可能是为了表示对萨满巫师的崇敬。根据人类学家安东尼·F·C·华莱士的说法,从那时起,人类便陆续形成了十万种宗教。

      —— 美国生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奠基人,爱德华·O·威尔逊(1929年~)《论人的本性》


“在上五万年中,也许更为久远,人们已经有了宗教。凭借舞蹈、吟唱和经文,人们在宗教仪式上庆祝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不同阶段,从出生、到成年、到结婚、到死亡。宗教给千百万人的个人生活带来了意义,宗教仪式使得信徒们信心十足地去应对不可预见的灾难。面对令人生畏的恐惧,不论是饥荒、疾病、灾难或是死亡,宗教永远是希望的源泉。”(尼古拉斯·韦德 《信仰的本能》)

“宗教”的现代定义为:人类对具有超人威力之神秘力量或现象赋予意义,视之为绝对理想之主体,并生起畏怖、神圣、信赖、归依、尊崇之念,进而实行祭祀、祈祷、礼拜等仪礼,并将戒律、信条等列为日常生活之规范,以期安心立命及向上发展完美之人格。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现象,曾经浸润了人类的整个生存,占据过人类生命和生活的中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宗教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甚至人类学家、生物学家、语言学家等等,都对宗教的起源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自然崇拜

很多人认为,宗教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因为自然是最令人惊叹的事物,恐怖、惊奇、神秘等,不过每个人的具体观点不尽相同。

例如,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1804~1872年)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而这种依赖感的对象,也就是人所依靠并且人也自己感觉到依靠的那个东西,本来不是别的东西,就是自然。”

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创始人,麦克斯·缪勒(1823~1900年)认为,宗教的最初动力来自人类刚刚萌芽的无限观念,就是关于大自然中不可触及、不可看见、不可听到的事物的观念,比如黎明是什么?太阳升起的东方有什么?风来自哪里?谁掌管着雷雨风暴?等等。

法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亨利·柏格森(1859~1941年)认为,在很早之前,还没有精灵的概念时,人类就已经设想了一种大自然的神力,这种神力广泛分布于世上的一切之中,仿佛自然到处都有眼睛,注视着人的一举一动。古人“觉得周围总是有一种或善或恶的意图在跟随着他,就像月亮总是跟随他飞跑一样。假如是善的意图,他便依靠之;假如是恶,他便回避之。”这一信念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就分别成为巫术(对非人格力量的信念)和宗教(对人格化神灵的信仰)。

泛灵论

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爱德华·伯内特·泰勒(1832~1917年)认为:由于人会做梦,古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以分离的“互体”,这个“互体”更加活跃,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可塑性,构成 “互体”的质料更加稀薄、缥缈。“互体”也就是“灵魂”,人死后灵魂与身体分离。从人有灵魂的观念,后来又扩展到动物、植物以及高山、大河等无生命的物体,认为万物皆有灵魂,进而形成了泛灵信仰。泛灵信仰,逐渐发展为祖先崇拜(包括图腾崇拜)、精灵崇拜、多神崇拜,最后发展为一神崇拜。

印第安图腾柱

社会功能

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1858~1917年)认为宗教既不是起源于自然崇拜,也不是起源于泛灵论。他认为:没有文化和反思能力的原始人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是非常习惯的,他们不可能对自然感到惊讶,并且自然崇拜的宗教信仰对人类没有实用性,不能为人的目的服务,所以不可能存在下去。而且,做梦的经验不一定产生灵魂的观念(原始人不会花费大量精力寻找对梦的解释),灵魂的观念也不足以解释祖先膜拜(普遍的祖先膜拜并不存在),祖先膜拜也不能扩展到整个自然界,从而形成泛灵信仰。涂尔干认为,灵魂与精灵是有区别的,灵魂存在于身体中,精灵则更为自由(不像是事物的灵魂),灵魂更像是导源于精灵的观念,精灵观念更早出现,而不是相反。

通过对现存于澳大利亚、印第安部落的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的考察,涂尔干得出结论:宗教起源于人类对社会的崇拜。“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如果一个信徒相信一种他所依赖的道德力量的存在,相信他从中能够获得美好的一切,他并没有受骗;因为这个力量确实存在,它就是社会。”

实际上,早在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1724~1804年)就曾经从理论上提出“真正的宗教必然是道德的宗教”的宗教哲学观。康德指出,由于人类的理性与本能(欲望)之间的矛盾会导致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冲突(遵从道德还是满足个人的欲望)。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道德的宗教,一个信仰,一位上帝,来消除我们对道德与幸福之一致性的怀疑,从而怀着人性的理想和人格的理念,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做一个好人。简单讲,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也就是说只有“上帝”才能成为一个道德世界的统治者。同时,这个信仰让我们相信道德会带给我们幸福,相反,不道德的人灵魂不得安宁,自然不会得到幸福。

看来,涂尔干对宗教的研究必定是受到了康德的宗教哲学的影响和启发,涂尔干在用自己的行动向康德及其哲学致敬。

毕竟历史已经太过久远了, 可能已经超过了五万年,因而,我们可能永远也没办法确定宗教最初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大体了解人类宗教的发展历程:公元前25万年到公元前1万年,古人以及原始人(狩猎采集者)的宗教,主要是不间断的舞蹈和恍惚,以达到与超自然力量或神灵的交流,以及社会的和谐;大约1万年前,人类转向农业社会,出现了专门的祭司阶层 ,祭司掌握了宗教活动的组织大权,通过垄断与超自然神灵的接触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大约五千年前,人类发明了文字之后,开始形成了经文,人类的宗教有了详细的文字记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章 宗教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