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CronJob:为什么不直接用Pod来处理业务

面向对象的设计有许多基本原则,其中有两条我认为比较恰当地描述了 Kubernetes 对象设计思路,一个是“单一职责”,另一个是“组合优于继承”。

“单一职责”的意思是对象应该只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不要贪大求全,保持足够小的粒度才更方便复用和管理。

“组合优于继承”的意思是应该尽量让对象在运行时产生联系,保持松耦合,而不要用硬编码的方式固定对象的关系。

应用这两条原则,我们再来看 Kubernetes 的资源对象就会很清晰了。因为 Pod 已经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对象,专门负责管理容器,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再“画蛇添足”地盲目为它扩充功能,而是要保持它的独立性,容器之外的功能就需要定义其他的对象,把 Pod 作为它的一个成员“组合”进去。

这样每种 Kubernetes 对象就可以只关注自己的业务领域,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其他的工作交给其他对象来处理,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从而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

对应到 Kubernetes 里,“临时任务”就是 API 对象 Job,“定时任务”就是 API 对象 CronJob,使用这两个对象你就能够在 Kubernetes 里调度管理任意的离线业务了。

job 的 YAML“文件头”部分还是那几个必备字段,简单说一下:

  • apiVersion 不是 v1,而是 batch/v1。
  • kind 是 Job,这个和对象的名字是一致的。
  • metadata 里仍然要有 name 标记名字,也可以用 labels 添加任意的标签.

列出几个控制离线作业的重要字段。

  • activeDeadlineSeconds,设置 Pod 运行的超时时间。
  • backoffLimit,设置 Pod 的失败重试次数。
  • completions,Job 完成需要运行多少个 Pod,默认是 1 个。
  • parallelism,它与 completions 相关,表示允许并发运行的 Pod 数量,避免过多占用资源。

CronJob 使用定时规则控制 Job,Job 使用并发数量控制 Pod,Pod 再定义参数控制容器,容器再隔离控制进程,进程最终实现业务功能,层层递进的形式有点像设计模式里的 Decorator(装饰模式),链条里的每个环节都各司其职,在 Kubernetes 的统一指挥下完成任务。

CronJob 除了定义 Job 对象的“jobTemplate”字段之外,CronJob 还有一个新字段就是“schedule”,用来定义任务周期运行的规则。它使用的是标准的 Cron 语法,指定分钟、小时、天、月、周,和 Linux 上的 crontab 是一样的。

此文章为7月Day13学习笔记,内容来源于极客时间《Kubernetes入门实战课》,推荐该课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K8S,k8s,kubern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