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与嘉峪关:到底谁是“天下第一雄关”?

众所周知,北京周边的长城天下闻名,以居庸关和八达岭更为被人熟知。

而其中的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它和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居庸关关城所在的峡谷关沟,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而就在关沟,设立了拱卫北京城的四大重要关卡,四个关口分别是南口、居庸关、上关和八达岭。

燕京八景:居庸叠翠

居庸关长城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居庸关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云台”。在元朝时,台上建有三座石塔,于元末明初被毁。三塔被毁后,在此台上又建一院“泰安寺”,此寺于清康熙年间被火焚毁,只剩下这个基座——云台。云台的券门内,石壁上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姿态传神;还刻有梵文、藏文、蒙文、维吾尔文、西夏文、汉文六种文字组成的佛经。

而就在居庸关关城之上,悬挂着“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字体雄浑而有力。

但是,去过甘肃嘉峪关的朋友肯定也知道,就在西塞边陲的重镇嘉峪关的罗城之上,也挂着一块“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

那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呢?到底谁才是第一呢?

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那么最早记载嘉峪关有“天下第一雄关”匾额是在什么时候呢?

嘉峪关关城西门外矗立着刻有清朝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肃镇总兵李廷臣书写的“天下雄关”四个大字的石碑。而在清道光年间,林则徐由于遣戍伊犁写就的日记性文集《荷戈纪程》中记载:“今晨起行,余策马出嘉峪关,先入关城。城内有游击、巡检驻扎。城楼三座,皆三层,巍然拱峙。出关外,见西面楼上有额曰天下第一雄关”。

这是目前所知有人亲眼目睹嘉峪关悬挂“天下第一雄关”匾额的最早记载。

嘉峪关城楼匾额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驻节肃州,发现嘉峪关失修已久,边墙四处坍塌,下令整修,亲题“天下第一雄关”横额。

有人写诗记录:“左侯昔日受降归,釃酒临关对落晖。额书六字神飞动,想见如椽大笔挥。”(《午阴精舍诗草》卷七)。

由此可知林则徐所见的匾额,此时已经不存,左宗棠又重写了一幅。左公所写匾额亦有人亲眼目睹,公元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温文英因组织救国运动赴京请愿,被发配新疆,他在《昆仑旅行日记》中云:“余与折君登沙坡上见关外三面皆高山环抱,一面则雄关屹峙,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慨,诚险要也。回望关上城楼三层,额书天下第一雄关”。

如今嘉峪关的“天下第一雄关”匾是1988年至1990年修复西门关城城楼后挂的,当年左宗棠所书的匾额在1924年被军阀马仲英部拆毁城楼时丢失。

那么居庸关什么时候有的“天下第一雄关”匾额呢?

据记载,清朝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五月初三日,有一位叫钱良择的旅行家随军前往蒙古,写了《塞外纪略》一书,记述了这次旅行的途中见闻,他写途经居庸关时写道:“初三日甲戌,天晴无风,山行竟日。石路崎岖,时蹶马足。两峰壁立,中为通衢,愈登愈高,不知其所止极。十五里至居庸关城。城门额曰天下第一雄关,盖京师北面之极冲。”

居庸关城门上有“天下第一雄关”题匾为钱良择亲眼目睹,当不为虚。

但据称,明朝中叶也称居庸关为“天下第一关”。据说,在居庸关南门外马神庙东南的山坡草野中有一通明朝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立的“重修隆庆卫儒学碑记”,碑记中称居庸关为“东连古北、辽海,西接上谷、云中,南通京师,北枕永宁,为京师之北门,乃天下第一关也。”此碑文收录在《西关志·卷十》。

少一个字的山海关匾额

当然了,话说回来,这些像“天下第一雄关”或“天下第一关”的美称并非官方命名,也无需官方认可,官方文件中也多不列入,只在坊间流传或刻在碑文中或写在匾额楹联之上、方志艺文之中。很多情况下,这些美誉即不知其源头始末,也不知其作者。

山海关东门城楼上明朝中叶书写的“天下第一关”匾额也举世闻名,相对于居庸关和嘉峪关来讲,只是少了一个字,但也是另一个“第一”了。

所以,中国现存长城中,竟然出现了三个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这也算一种奇观;这不仅说明三个关隘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也显示了长城这个伟大奇迹的独特魅力吧。



ID:FragranceHeard

你可能感兴趣的:(居庸关与嘉峪关:到底谁是“天下第一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