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准音调,拨动心弦

勇气读书会第5天

阅读书目:岁月如歌

阅读页数:36页——42页

读书笔记分享:

        这一章节中,于老师提到:作为教师,备课时必须做到两点:一、胸中有书,有语文教学的总体框架;二、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真正做到目中有人。

图片发自App

     

      不能只盯着教科书,以为钻研了教材,写好教案把课文讲出名堂来,就完成了任务,至于对学生的研究却认为没什么关系,不研究照样教。记得自己初当教师时,古诗教学时,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能力,简单读了几遍,便硬生生地要求背诵并翻译,自认为如此简单,学生居然一言不发,大眼瞪小眼。今天阅读后,觉得自己好糊涂:没有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培育人才是教学教育的大目标,一切活动必须服从这个目标。这种目中无人的观念真需及时觉醒。

   

      了解学生的方法,早在两千年前孔圣人就已经总结出来“观其所以: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观其所由:观察学生走的道路”、“观其所安:考查学生的意向”、“退而省自私:考查生私下的言行”,于老师则用“望、问、听、阅、材料跟踪”总结概括。“望:目测,课内课外与学生接触中察言观色;问:作口头和书面的询问、调查;听:谛听学生的朗读、背诵、说话、讲演;阅:看阅学生各种语文作业及其他书写的有关材料;根据平日了解所得建立每个学生的学习资料,定期填写相关信息,进行材料跟踪。”学生世界丰富多彩,只凭一时一事所得为依据,常会对学生的情况判断错误,影响教育的教学效果。


  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首先在“发现”上下功夫。教师锻炼自己的眼力,要用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特点、长处,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其次,还在理解上下功夫。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想想,不要以成人的想法、做法来框,要理解他们的心情、愿望、欢乐、忧愁,少下“禁止令,少设“阻挡栏””,要正面引导,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


    音调 对准,教育的有效性将不断提高。期待自己,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能够拨动孩子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准音调,拨动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