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晚8点,我们走进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学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发与技术》第一节课,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学习关于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的课程。
在这之前,我查找了一下相关的理论介绍,了解到关于此的知识。
一、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的提出
团体心理咨询是未来心理咨询服务领域很重要的力量,著名团体心理治疗师韦志中先生,自开创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技术以来,更进一步提出了团体心理咨询中,人际互动中场动力和团体效应的作用之下,一种以呈现,体验,转换,整合的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发挥了独特魅力所在。“体验式团体”是团体类型中普遍受欢迎的一种咨询理念。
尤其是在韦志中老师本人的心理教育普及过程中和众多教育行业从业者的交流中发现,教育过程情境下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显而易见,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故韦志中先生,按照本土心理治疗,尤其是本土团体心理治疗的经验积累,服务于“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终生执业理念,特此提出了“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
二、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的概念
一次性面对许多人服务的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的心理学体验式课程。让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在团体互动的过程中,呈现,体验,转换,整合,以达到能够以现实体验到当下情境,情境可以回归到体验现实,在体验式的互动中达到心理教育和心理预防的目的。
三、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的开展
主要体现在团体导师带领全体成员,围绕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故事讲述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呈现现象、评估目标、问题解决、心理康复。透过文化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象征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在文化仪式和艺术作品的加工和展示过程中,完成上述四个阶段。在完成四个阶段的过程中,实现了心理成长与治疗的基本原理:淋漓尽致的表达、多元丰富的转换、细致周密的整合。
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不知不觉中全部都变成了故事当事人,都在探索自我和排列自我中成长了。以至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收获最大的。甚至一度忘记了团体导师的存在。
以面带点的团体除了同样具备四个环节,三个核心主题的以外,在动力上表现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是主要动力点,又不是主要动力点,动力在团体中变换。在变化中实现每个人的成长和治疗目标。
四、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的未来
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在最普通的人际交往中和某些特殊的为人处事上,都需要个人自我风格的实现和经历,而因为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中的特殊性,可以充分展现出团体成员中现在,过去,未来已经具有,或者潜在具有,可能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一些个性特色,使体验式不仅仅停留于字眼之中,可以让每个人能够更清楚更系统的了解自我和社会,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又有一些新的收获。
关于三全育人”,是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者的简称。
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全程育人,是指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学校都精心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
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主要包括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与勤工助学、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诚信教育、社会实践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
关于健康: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关于陈明清:女,汉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大杨树二中心理工作负责人。曾担任大杨树二中做数学老师、打字员、图书员、内蒙古青少年心理研究会理事。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评为首届“十佳”教师。由于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类风湿导致股骨头坏死使她不能站立了,坐在轮椅上的她乐观、倔强地直面惨淡的人生,依然每天思考着怎样开展工作,微笑着面对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学生,记录下每天的收获与感受。她说:“我没有觉得我们做得有多好,但我觉得我们做得最好的就是我们一直在做。”她希望教育工作者同时能成为心理工作者,让每个孩子的心都能和一双手相握。
2009年11月29日下午3:50分,大杨树二中优秀心理教师陈明清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7岁。陈明清,作为全旗、全市、全区及至全国闻名的全国模范老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市道德模范爱岗敬业标兵、全国百名咨询师成长计划签约咨询师、感动内蒙古人物。看完她的故事,我们一直被感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