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母亲

我的母亲牟姓,字凤英,出生于1927年阴历的七月十九。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五个年头了。今天是母亲诞辰九十五周年纪念日,此日难忘,不由追忆母亲,记述我所了解的姥姥家人。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中期,无缘见到姥姥和姥爷,从小也就很少有去过姥姥家的记忆,没有享受到姥爷姥姥的爱,甚至也从未听哥哥姐姐们说起过姥爷和姥姥的模样,这也是人生中一件很遗憾的事。不像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有好多好多关于外婆家的美好回忆。

大一点才知道姥姥家有四个舅舅和四个姨姨,其中只有三舅和三姨、四姨、老姨是和母亲亲生的兄妹。

我最初去过的是老姨家,记得那是我2岁的时候,临近春节了,母亲用被子把我裹紧,抱着我去老姨家吃猪肉。后来渐渐的对几个舅舅和姨姨都有了印象。

也许是那个年代,都生活贫困,亲戚也很少走动的原因,小时候曾记得只去过三舅家一次,现在回想起来,大概也就是我3—4岁的样子。三舅家那时住着泥土房,房子矮矮的,窗子也不大,糊着窗户纸,室内光线不足,白天也是昏昏暗暗的。冬季的早晨,天还没亮,室内也没有点灯,三舅母就起来做早饭,只见外屋热气白茫茫,夹杂着秸秆燃烧的气味。屋里三舅呼喊着表姐和小表哥起床,似乎记得当时的表姐十几岁的样子,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后来早夭了。那一幕,深印脑海,久久难忘。

按照当地的习俗,姥姥姥爷不在世了,母亲到亲舅舅家就算是回娘家,去姨姨家就算是去亲属家串门。姥姥家距离我家并不远,也就5—6里路的样子。每次母亲回娘家,都是要先到三舅家待会,然后才能去几个姨姨家串门,晚上要住在舅舅家,似乎只有这样才是合乎情理的。

三姨家和三舅家是一个屯子,前后院离得很近,四姨家住在屯子的最东边,而老姨家则在不远的另一个乡村。大舅、四舅和三舅住一个屯子,二舅住在挺远的另一个村子。只有大舅比母亲大一点,剩下的姨姨舅舅就都比母亲小。在我的印象中,姥家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认亲和热情。每次和母亲去串门,都是得住下。一说要返回了,表哥表弟们就把鞋子、帽子或手套藏起来,不让走。那股对亲戚的热情劲,至今难忘,也真的感激姥家人的那份热情与真诚。

一晃几十年过去,不堪岁月的洗礼,一位位亲人相继离去,现在除了老姨、三舅母、三姨夫健在,其他几位老人都已去世了。

关于姥姥家历史,听母亲说过,老家在江南,就是今吉林省扶余县。在母亲5岁那年(推算是1931年),在战争的炮火声中,为躲避战乱,一家人乘马车仓皇北上,来到松花江以北,垦荒谋生。至于在江南之前,姥姥家从何地而来,则无人说起,无人知晓。

直到前几年,母亲去世后,我才从二表哥牟万春那里得知,姥姥家原来是锡伯族人。现在只有他们一支的户口薄上记载是锡伯族,其他表兄弟家早已是汉族。据万春表哥说,那是文革初期,因他的舅舅马龙海曾是古大存的警卫员,后来在哈尔滨工作。在最初登记户口的时候,是他的舅舅回来帮助证实,才真实的登记了民族为锡伯族。得知此事后,我不由得产生探究姥姥家最初来由的想法。

可要探究此事,几乎已无可能了。因为母亲在世时,从未提及过此事,姥姥家其他的亲人则不会了解此事的。

于是,我只好查阅史料关于锡伯族人的由来。史上确有记载:

【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
【锡伯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东港、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姥姥家是否就是这支锡伯族人,虽无资料证据可证,但我推断则极有可能。仔细回忆母亲在世时的一些生活细节,和锡伯族人的生活特点极为相似。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尽管如此,一切都已成往事,点点滴滴的记述一些,留给未来的回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