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的得心应手,全是谎言

我以为学太极、画国画、写文章,跳健身操,都可以很快上手,凭自己十几年在学校教育中学到的那点老本。

没想到这个想法,愚蠢的不能再愚蠢。有这种想法也不完全都是坏事,至少给从小到大都不自信的自己,那么一点点自信。

骨折后的几个月,让我感受到以上想法很不切实际。一个半月的石膏羁绊,右手的各种功能纷纷待岗,血液循环不畅,加速骨质疏松。从石膏中解脱出来,又踏上了求医问诊,康复训练的漫漫长路。

后遗症,不仅身体上备受煎熬,心理上或多或少也留下一点阴影。从普通的医院到省内权威的医院,从普通医生到主任医生,再到骨科权威专家,都成了我的上帝,他们的每句话,都在我心里掀起大大小小的涟漪,甚至惊涛骇浪。

最让我错手不及的是,带着一线希望,找到省内权威的骨科专家,想通过二次手术减轻后遗症,他直言不讳告诉我:“不仅不可能,疼痛有可能会伴你后半生。”

我试探着问:“如何做才能把疼痛降到最低?”

“加强锻炼,加强营养,多晒太阳。锻炼宜缓。如太极,走路,最好不要跑步,别把自己跑散架了。”

回到家,心情很糟糕,想着未知的将来,僵硬不灵活的右手,自己该怎么做?几十年的爱好——跑步,就这样放弃了吗?当然不,只是不做首选罢了。

1、学太极


说起起太极,总觉得那是老年人的专利。上班时经常要很早到单位,基本上七点左右出门,匆匆走过小花园,路过文化宫门口,总会有一群人在练太极。动作缓慢和我的步履匆匆形成鲜明对比,自己也不会去练太极,因为跑步是不需要任何成本,也不用老师。

很多东西,也许是自己最不喜欢的,而上帝总是造化弄人,杀伐决断,从没有商量的余地。

好在他给我关上一扇门的同时,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正巧,楼上楼下内退的姐妹们,也想学太极,建议楼上的姐姐:“你家的先生自已每天练太极的时候,顺带教我们一帮姐妹学太极,一举两得!”

拆掉石膏不久的自己加入她们的行列,期望值并不高,活动活动筋骨就好,不听使唤的手臂,能做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

有时候一个动作不小心,碰到哪个经脉,疼得自己抱着手臂,蹲在地上很久才能缓解。就这样每天晚上坚持半小时,虽然每一个动作都做不到位,几天下来发现,每次打完太极,肿胀的手指都会消肿。

太极对我而言,神奇之处在于,手一直举着划动,加快血液循环,比绷带还要管用,绷带一天挎到晚,颈椎也会抗议。

慢慢地爱上了太极。每天晚饭后,几个姐妹聚在球场上,在音乐伴奏下,练习太极,夏日的蚊虫叮咬,也没能阻止学太极的脚步,刮风下雨就转移到车库。

两三个月下来,学完了老架一路74式,虽然记不住,跟着老师一起练,也能一路走下去,细化到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只能算幼儿园级别,这才真正意识到,太极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招一式都凝聚古人的智慧,我以为的一切根本不存在。

2、学国画

从兰竹画起,看着楚楚动人的兰花,似乎能够闻到不俗的香气,寥寥几笔,兰叶的洒脱,花朵的通透,跃然纸上,暗香浮动。

按照口诀,一笔长,两次短,三笔交凤眼,四笔,五笔传根走,简单的口诀,记起来简单,落实到纸上,确不尽人意。

干湿浓淡,粗细变化,高低错落,用笔快慢,相交何处,凤眼大小,无一不影响它的姿态万千。成包的宣纸,用掉至少五六十张,也没能画出自己满意的画作。

画竹更是如此,除了干湿浓淡,竹节的长短,笔直,竹叶的疏密,竹干的苍劲有力,很难掌握,一笔下去,没有犹豫的机会。

起笔落笔,真正体现出来毛笔字笔画的功力。晴竹,雨竹、风竹、雪竹,更是姿态万千,婀娜多姿。技法很难掌握,时常感觉没有进步,有时很有挫败感。想放弃,又舍不得。竹叶画法组合均是由汉字“个”“介”,无限重复叠加达到最和谐最美的组合。远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画牡丹也是,画一千朵牡丹,能够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都难。

3、写文章


在里面,至少两年,虽然写了二三十万字左右,也都是记录生活,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可写。

写作技巧读了不少,也没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当然态度是一方面,写作方向也是一方面,自己擅长的并不多,散文也只是能写通顺罢了,小说,诗歌更是一窍不通,网络文,观点文很少去琢磨,即使偶尔写点东西,也只是有感而发,想写出很好的文章也很难。不是所有的一万个小时定律都成立,没有目标,没有思考的一万个小时,也只是在消磨自己的时间,磨灭自己的意志。只有通过刻意练习,有目标的刻意练习才能看见希望。

不是所有的事情做起来都得心应手。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真正去实践,才知道有多难!不是光凭自己的感觉就觉得简单,做起来一定会的心应手。我所认为的得心应手,被一个个事实证明全是谎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以为的得心应手,全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