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给我的十个写作启示

1、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十六》

“赤子”语出《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跑步歌单里有一首《追梦赤子心》,也曾在很多个时刻思考究竟什么才是赤子之心。

我觉得所谓的赤子之心指的是没有被世俗所沾染的心,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童真。文学是追求本真的艺术,唯有赤子之心,才可以感知到最真实,最本真的世界,也才可以将其转化为有生命力的文字。

所以,不止词人,每个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致力于发现美的人都应当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2、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六十》

这段总结得太精辟了!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简直可以作为写作的八字心法。

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感觉要么不能入内,要么不能出外,要么不够入内,要么不够出外,所以写出来文章既无生气,又无高致。

前段时间写了很多陈年旧事,写的过程中一直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旁观者在看着过去的自己,这其实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则更像是一种忘我之感——太沉迷于观察客观世界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所以才会发现客观世界的生气。

3、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六十一》

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古诗词的风韵大概就在于此,藉由通感等修辞手法,或物我两忘,或天人合一。

4、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十七》

读到这句真得是备受鼓舞!

以前一直觉得会写文章(尤其是小说)的人一定是饱经世故的,仿佛人情冷暖,言谈举止,衣食住行,没有他们不知道的,简直惊为天人。

现在看来,虽然自己阅历尚浅,但大可不必为此而自扰,做不成客观之诗人,还是可以写真性情的文章嘛——我想这也是做自己的重要意义。

5、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五十七》

这也是最近才深刻意识到并努力追求的简洁、本真、不事雕琢的文字风格。

这必将是一段孤独而漫长的旅程,加油!

6、词忌用替代字。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三十四》

王国维认为写词忌讳使用替代字,因为用心到了极致,便没有心思用替代字,而语言美妙就不必替代。

我想这也是本真的另一种反映吧!

7、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二十六》

三境界论太有名了,以前不理解,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一境界像是事业初期,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所表现出的迷茫,或者坚定。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一境界就很明显了,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付出了太多太多。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境界像是成功的前夜,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以为再也没有机会了,不料想,成功其实已经来到自己身边。

8、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未刊稿·十二》

9、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五十六》

大丈夫,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10、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文学后不如前,很难辩。

我一直以为是后人写不出前人的水平才发展出新的文体和风格,尽管后人也有可能出现佳作。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唐人的词整体不如宋人,宋人的诗整体逊于唐人。

那么,问题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出路在哪里呢?

2020/06/09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间词话》给我的十个写作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