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第三篇:产品设计分析

垂直产品设计全周期,需要分三个阶段,解决完这些问题,才算做完了产品设计分析

1-初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市场环境+用户需求+产品逻辑+自身能力

1. 市场环境

1.1 背景和趋势:

这个方向是不是很火?

会不会是未来的趋势?

1.2 竞品情况:

有多少团队在做?

行业巨头是不是在涉足,或者计划涉足?

他们目前的市场份额如何?

1.3 当下市场规模:

所在的垂直市场有多大?

所在的大类市场有多大?

市场的空间多大?

蓝海还是红海?

2. 用户需求

2.1 需求定义:

是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是不是特别严重?

有没有详细的场景描述?

有多少用户会遇到这些问题?

2.2 需求强弱:

是不是很痛点、很贴切的需求?

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用户的需求是不是已经充分满足(替代方案)?

2.3 需求真伪:

是不是大家都认可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大家说的需求是不是大家真正的需求?

3. 产品逻辑

3.1 功能逻辑:

能不能真正满足需求?

有没有不合理的漏洞?

要怎样实现目标功能?

3.2 商业逻辑:

离用户核心业务是不是足够近?

用户价值在产品上会不会体现?

4. 自身能力

4.1 团队情况:

运营、技术和产品的能力能否实现目标的功能?

负责人是否有能力胜任其职责(任务推进能力)?

4.2 资源情况:

按照预想的计划,资源够不够?

在资源用完之前,收益能否支撑下一次获取资源?

2-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分析

用户体验=有用性+易用性+友好性

1. 有用性

1.1 需求类别

需求是基本型、期望型还是兴奋型?

需求所要求的功能是目前是重要的还是紧急的还是其他?

1.2 可操作性

功能使用是不是能够达到效果?

有没有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

在使用时会不会经常打断用户(需要完成的步骤太多)?

1.3 容错可靠

所有错误情况是不是考虑到了?

在极端状况下是不是能够可靠?

2. 易用性

2.1 学习成本

用户的学习成本是不是足够低?

逻辑的一致性是不是够好(比如信息格式不一样、页面布局不一样)?

用户再次使用时需不需要重复学习(用过一次就完全能够掌握并记忆)?

2.2 信息传递

文案是不是都能通俗易懂?

用户需要的信息是不是都能找到?

提醒和警告是不是完整(告诉用户发生了什么、因为什么、能做什么)?

2.3 高效完成

现在的方式已经是最好的了吗?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有没有在处理特殊情况时的高效方法?

3. 友好性

3.1 视觉效果

是不是美观?

会不会造成不适感?

3.2 简洁清晰

界面元素还能再减少吗?

视觉焦点是在重要信息和功能上吗?

3-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1. 定义问题(What、Who、Why)

要解决什么问题(严重 BUG、功能缺失、项目延期)?

责任人是谁?具体起因是什么?

2. 解决问题

有哪几种解决方案?

每种方案的利弊是什么?

利益相关者认同哪个方案?

从长远来看哪个方案获益最大、损失最小?

3. 复盘问题

造成问题的深度原因是什么?

问题如何暴露的,在之前为什么没有暴露?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

检查异常的机制是不是需要改进?

4. 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工作中比较复杂的、步骤繁琐的事务能不能简单处理?

简单处理的事务能不能形成标准化的流程机制?

标准化的流程机制能否实现自动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经理第三篇:产品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