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随记

甲骨文里的“父”
金文里的“父”


父亲节快要到了(每年阳历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知乎上曾经有个问题:为什么说父爱如山?

哈,回答自然多不胜数且各臻其妙——包括吐槽的——其中的高赞回答是:因为父爱沉重而不说话。

也有人戏谑说:父爱如山,一动不动,一动就成了滑坡现场。

作家冰心的说法是:父亲的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对此,笔者有点小小的质疑:连感受都感受不到,还何谈爱?何谈父爱?

而在生活里,在万万千千的家庭里,在家的屋檐下,在灶台边,在饭桌上,在睡炕上,在如梦前,处于孩子阶段的你我,感受更多的是潺潺不绝,滋润如水的母爱。爸爸们的耿直严肃,不苟言笑,甚而有点雪山般的冷冰冰的,不怎么讨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们由此得到生活理念滋养和道德熏陶更多都来自母亲。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与母亲无处不在的温润如玉的呵护相比,来自父亲的关怀更少溺爱的浮沫,也更具理智的滋养和精神关怀,更居前行的激励和智慧的思考,往往更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甚而持续一辈子的影响。就像寓言《愚公移山》里,横亘于愚公一家人房前的固然两座大山,而愚公的存在就是为儿女开辟一条通往山外,进而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的一条人间正道,赋予子孙那种挖山不止,进取不息的奋斗精神。


我们现在过的父亲节原本是美国父亲节,一九o九年五月,刚过完母亲节的美国居民John Bruce Dodd女士觉得既然有母亲节,就应该有父亲节,于是就在小范围内开始纪念父亲节。一九二四年美国政府正式确认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美国父亲节——后来固定为六月十八日。

中国以前也曾经人造过一个爸爸节。那是在一九四五年,当时上海的十位社会名流集中发起倡议,模仿美国父亲节,以八月八日为中国父亲节,取谐音“爸爸”之意。而且安排在这一天还隐藏着一个凶狠的警告:谁忘记了八月八日,谁就是“忘八”。“忘八”这个词,在我国可是一句历史悠久的骂人话,《红楼梦》第四十六回鸳鸯骂哥嫂时就说过“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去”,意思等同于王八。也就是说,谁忘记八月八日给父亲过节谁就是王八。

中国台wan的父亲节也是八月八日,也是开始于一九四五年,除了谐音“爸爸”外,据说还有为了纪念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都意思在内。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也罢,八月八日也罢,中国父亲节目前依然只是是民间专家学者倡议为弘扬孝文化而设立的节日,自然也是不少年轻人的追求所在,只可惜眼下还是如中华感恩节(感激父母),中华母亲节等一样属于仍未被国家相关部门正式确定的“节日”。


《说文解字》里对“父”的解释:“矩也。家長率教者。从又舉杖(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扶雨切。”意思是,父亲在儿女面前是规矩的代表和象征,是一家之长,是带领、教育子女的人。字形采用“又”作边旁,像一手举杖教训子女的样子。读音为“扶雨切”。

至今,笔者的家乡依然流行一句俗语: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儿子打老子,大逆不道。

“爸”之来自“父”的轨迹很明显。“爸”之来,学者们自然有许多高见;不过,笔者的看法是,“父”之定音为“扶雨切”,遗憾所在比较明显,即发音低微,而人之一辈子,叫爸叫妈,应该是重复最多且最富情感含义在其中的声音吧。所以,“父”只能作为书面语,再作口语的话,便不太合适了,过于低微,不响亮。怎么办,那就找一个发声比较响亮且容易上口的音符好了(连刚生下小孩的小两口都知道,给孩子取名,首先要发音要清晰洪亮一点),于是“爸”遂应运而生,上半部的“父”取其意思,下半部的“巴”取其读音(“妈”的来历也大致如此)。至今,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学说话,首先学会的是“妈”“爸”。老实说,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很赞成一句话:父亲就是交给他的孩子们正义,力量,规则,秩序,边界和原则的人。



隶书里的“父”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节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