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匠的哲学>,小津先生的身份其二

1.

<豆腐匠的哲学>在扉页上简短地写了小津安二郎先生的生平。我摘取其中两句。

“1963年,60岁诞辰之日,病逝于东京。”

“他的墓碑上只留下一个字:无。”

然后在书本内页p15,我看到了这样的句子。

“我已年届五十,幸好非常健康,喝酒以两三合为适量,不再擅长熬夜,最大的享受是午睡。导演生涯也迎来了第二十七个年头。虽然因为战争有7年没有拍电影,但到<茶泡饭之味>为止,作品也有四十四部了。愿今后能尽量长寿,创作好作品。”

说着这样话的人,在十年之后死去了。

每一本书,已经死去的,总会标注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人的全部时间都在这几个寡淡的数字里,这样想来,人生命的奥秘就这样举重若轻地被解决掉了。可悲在这个数字区间里的人,还在欢笑忧愁,欲生欲死。

2.

在<豆腐匠的哲学>p24:“所以母亲极少出门。她似乎觉得这就是她的楢山。”

楢山:深泽七郎著有小说<楢山节考>,描写了日本某地旧时因无力抚养老人,一定岁数后老人自愿到楢山等死。

这里老人自愿去楢山等死,深深震触了我。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混混沌沌,是否,楢山的辐射的范围比我们想象中要来的大。我这边着重等死这个概念,所以,许多的人已经住在楢山,却是不自知的。

3.

<豆腐匠的哲学>p34:电影时没有文法的。

就像写作一样,真要按照什么文法来,就是千篇一律的东西了,哪里还能有自己的韵味呢?

4.

<豆腐匠的哲学>p22:“你叫一个豆腐匠去做咖喱或者炸猪排什么的,当然不可能做出可口的食物。”

这个前提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的定位,即知道自己是豆腐匠还是做咖喱的人。这个是一个困难所在,在后期的坚持自己的主张,又是一个困难所在。

5.

<豆腐匠的哲学>p47:“换言之,当明星与生俱来的气质、容貌迎合了时代口味,与大众憧憬一致,恰好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他就会收货连自己都预料不到的粉丝。”

里面的关于电影明星制里的见解也很符合现在的明星制度。

明星是大众喜欢的一种特质的代表人物。有人喜欢英雄气概,有人喜欢小家碧玉,都可以在明星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审美,并且成为粉丝。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腐匠的哲学>,小津先生的身份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