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话团圆

文字家园

又是一年中秋时。

中秋,是个古老的节日。古老的节日背后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就像七夕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一样,中秋是源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嫦娥奔月的年画,画中的嫦娥,杏眼桃腮,衣袂飘飘,带着圣母一样温柔的微笑,驾着五彩祥云,向一轮明月冉冉飞去。

后来读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突然觉得嫦娥也许不那么开心。

传说中嫦娥是民间一个美丽的女子,和英雄后羿过着平凡幸福的日子。后羿很爱嫦娥,得到两包长生不老药,准备和嫦娥一起吃。

嫦娥出于好奇偷偷吃下了两包药,不料竟然飘飘悠悠飞了起来,飞出温馨美好的家,飞过洒满银辉的原野,飞向遥远寂寞的月亮。

我想世界上如果有后悔药的话,嫦娥一定会马上吃下,只要可以让她重回家园怀抱,重回后羿身边。

不然,也就没有李商隐那首《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纵然月宫再美,神仙再好,但是却失去了爱的自由,再好也比不过人世的快乐生活,不然就不会有七仙女下凡嫁给董永的故事了。

看来做神仙不像世人想的那样好,神仙不能有七情六欲,只有人才可以有爱恨痴缠,红尘恩怨。如果没了这些,做人还有些什么意思呢?

据说在八月十五这一夜可以看到月亮上的嫦娥,于是人们就在这一晚的月光下摆上像月亮一样圆圆的月饼,来祝愿嫦娥早日和后羿团聚。

八月十五真的能团圆吗?

所谓的团圆,不过是一种美好的祝愿。神仙如嫦娥还不能如愿,何况我们凡人?

小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分离,没有分离,哪来团圆?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都是齐齐整整坐在一起吃月饼。那时母亲还年轻,过什么节都兴兴头头的,忙里忙外地张罗着。

八月十五的夜晚,母亲会在小院的圆桌摆上几个盘子,里面放上水果,月饼。我们看着一桌好吃的,不知道虔诚地祷告什么,但知道这些好吃的都会进了我们肚子里。

那时候,中秋节对我来说,就是全家一起吃月饼,吃月饼是重点。渐渐长大了,才感觉到:吃月饼不是重点,全家在一起才是重点。

不仅中秋,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寄托着国人企盼团圆的愿望。七夕,企盼情人团聚;中秋,祝愿家人团圆;春节,更希望家家户户都团聚。

每个节日都有代表性的食物,比如中秋的月饼,过年的饺子,好像过节就是为了改善伙食,吃一顿好吃的。

其实,食物不过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感情圆满了,吃才圆满。团圆的愿望没有得到实现,吃得再好也味同嚼蜡。

母亲去世后,我们就没有了团圆。不是这个有事,就是那个忙,偶尔聚齐了坐在一起,也是神情凄惶,没有欢乐的气氛。

团圆,终究是不可能了,心里缺少了一大块,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填补的。

中秋前一天专门回了一趟家,感觉好像在童年里穿梭了一趟。坐在车里,经过梦里无比熟悉的街道,竟然感觉到一点陌生。

父亲还住在老村里,老村是我长大的地方。童年的我,在小村里穿梭,就像在探索一个迷宫。从村东头到村西头,感觉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样神秘莫测。

在我那时的眼中,小村是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大到我无法想象。

而今,我眼前的小村如此破败不堪,很多老屋没人住了,屋外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我记忆中的十字路口,是我见过的最宽阔的街道,可以向任何人夸口,我们的十字路口!

可是现在看来,不过是一条又窄又弯的小道,完全没有我记忆中的宽阔气派。

是我变了?还是小村变了?抑或,我们都变了?

我与小村,已经走散了。

人生哪里有圆满?母亲的离开,让我们这个家永远残缺;现在,我眼中的小村也渐渐远离了我记忆中的小村。

圆满,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就像苏轼在词中所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所有的一切圆满,都寄托在一轮圆月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自然的圆满,已经很难得。又哪里敢奢求人生的圆满?

2021-9-21(附旧文两篇)

《七夕话别离》

《闲坐话元宵》

文字家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秋话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