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最近上线的一部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这句听起来好像是亲子鉴定报告的话,其实出自纪伯伦1923年的一首诗《致孩子》。
遗憾的是将近百年过去了,很多人还是没有读懂这句话。
《你的孩子》改编自作家吴晓乐的同名小说,由六位编剧将书中的九个故事改编成五个单元。书中深刻描述家庭中,因追逐分数的考试制度而扭曲的亲子关系,以及单一的成功价值观忽略了个体差异性的高压社会。
有人说,这是台湾版的《黑镜》
剧集目前更新到第2集,讲述了第一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
看似荒诞的故事,揭露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冲突。
爱会伤人,很深,很久
纪太太的丈夫因为受不了她强势的性格,跟她离婚了。
纪太太的生活只剩下儿子小伟。
叛逆期的孩子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这让纪太太很烦恼。
终于,纪太太找到了一个能让孩子乖乖听话的宝贝。
可以控制孩子时间和生命的遥控器。
有了遥控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不听话了。
伪造成绩单?没关系。
只要你不修正这个错误,我就让你的生活一直停留在这一天,直到你认错。
想去毕业旅行不参加补习班?没关系。
我就让你重复参加补习班十次,十五次,二十次。
想要谈恋爱?没关系。
我可以让你的时光倒流,让你心爱的女孩忘记你。
纪太太就这样死死的握着遥控器,也死死的握住儿子的人生。
小伟在妈妈的掌控下,完全透不过气,他想念自己的朋友。
他想和同学去参加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毕业旅行。
他喜欢和那个热情的女孩一起在图书馆学习。
可是,这一切妈妈不允许。
崩溃的小伟选择了结束生命。
割腕,触电,跳楼。
一次又一次,想尽办法去死。
而纪太太,从崩溃,恐惧,到漠然,习惯。
用遥控器一次次“救回”儿子。
“你到底想让我再死几次。”
小伟这句话,充满了绝望。
但是纪太太不在乎儿子为什么自杀,她在乎的是,小伟终于听话了。
小伟按照纪太太的要求长大了。
有了事业,有了金钱,有了地位,好像什么都有了,
可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因为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过,哪怕一次。
越是贴近现实的魔幻,才越可怕
电视剧里,小伟不爱吃苦瓜,纪太太一定要他吃。
是不是像极了《少年说》喊话的小男孩,不想再吃鸡蛋和苹果。
遥控器在剧里是纪太太控制小伟的道具。
现实生活中,每个爸妈都有这这样一个遥控器。
叫做孝顺。
中国人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孝是我们为人的根本。
而孝,是不是就是顺?
一个孩子的好坏,一个成人的孝道。
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听话。
小时候,最大的褒奖就是:这孩子真听话
是的,我们从小就要被教会,听话。
甚至现在还有很多人很多课程在教父母,怎么让你的孩子听话。
电视剧里有一个细节,早上出门前,纪太太看了一眼小伟的衣服。
很温柔又不可拒绝的说:去换掉,穿那件我新给你买的衣服。
大到人生选择,小到衣服发型。
你要听话,你要乖。
这些补习班都是为了你好。
这个专业好找工作。
这个女孩子不适合你,分手吧。
这个男孩子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结婚吧。
那么,
如果不听话会怎么样?
会被说不孝。
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为你吃了多少苦,为你牺牲了多少时间。
为了你赚钱,为了你加班,为了你不离婚。
为了你......
所以你不能辜负父母,不能让父母失望。
父母不过要你换个发型,不过要你跟他挑选的人结婚。
过分吗?父母怎么会过分。
知乎上有人说,
父母通常都是讲道理的,
道理讲不过的时候就会讲伦理。
如果你还觉得过分,下面这份爸妈语录请收好:
我管你还不是为了让你更成功。
成功是什么?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定义,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关于成功的定义。
考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婚姻。
什么是好?
被认可的,才是好。
路,已经给你选好了,
你只要,也必须照着走。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错的都是孩子。
因为孩子总是那么不懂事,不听话。
问题一旦被看见,被讨论就简单多了。
小伟的转变发生在他看见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后。
已经有女朋友的小伟依然被妈妈安排相亲。
因为妈妈不喜欢现在的女朋友。
小伟遇见了一个女孩湘婷。
同样面对父母的控制,湘婷选择了反抗,一直不妥协的反抗。
父母不认可自己的伴侣,就跑到美国订婚。
坚持自己的选择,在湘婷看来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湘婷的出现,让小伟第一次动了拿回遥控器的念头。
是的,这么多年,他除了乞求妈妈放过自己,没有真的想过用行动掌握自己的命运。
当他对妈妈说出,这不是你的遥控器,是我的这句话时。
其实说的是,这不是你的人生,是我的。
我已经做好面对遍地荆棘的准备了。
不要给我所谓的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去尝试。
我很感激,你对我的好。
但我更想证明,我自己的选择。
为什么会有控制型的父母?
其实人想掌控的往往是自己。
但是当你没有自信掌控自己的时候,就会通过掌控别人来展现自己。
你有多强的控制欲,就证明你有多孤独。
我们经常会习惯一种相处模式。
比如和父母的相处,和爱人的相处,
然后将这种相处模式转移到与孩子的相处上。
但是习惯也会让我们痛苦,
而且难以发现其中的荒谬。
直到有一方,认识到这种畸形,有能力并且愿意改变。
比如孩子的不甘心,父母的放手,这种关系才会有所改变。
所以看见,才是改变的开始。
作为父母,你有没有在孩子身上发现和自己一样的东西,跟自己相似的黑暗,如果有,接下来你应该试着掌控自己而不是孩子。
掌控好自己的人生,孩子的人生,请交给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