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9我读文心-第一篇

所谓感发,即是感于心而发乎情。这是为文首要,若无感发,则文章必无灵魂,必如如行尸走肉一般,所谓官样文章、空洞无物是也。生活处处可感发,感发程度也有别,因时因地而异。近来读叶圣陶、夏丏尊二先生所合著《文心》,大受触动,顿觉前二十年所受语文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实为伪教育,不仅无功,过亦大矣!因此,感发颇多,不吐不快。今晚试举一二如下,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除了极端外,绝大多数词汇都是事实、评价并包的,而评价的感情色彩、强弱程度也并不相同。在作文中,这是用词精当的问题。陈嘉映说,语言是凝结人类常识或知识的结晶,我们日常所用的语言其实包罗万象,精妙至极,但是人人日用而不知。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语言中包罗的散碎常识,组织成富有条理的、容易理解的理论。不仅作文、在平时也要细细揣摩、仔细思考字词所包含的事实、评价、评价感情色彩、轻重程度。比如说精良和精美二词,前者更侧重质量,从使用方面说,后者更侧重美感,从审美方面说。

作文需重语调。此论对我真如醍醐灌顶一般,此前从未清晰的看到这个观点。之前因为醉心起名,也曾经留意过汉语音韵,而知识的主要来源渠道也是阳志平的博客和张大春的《大唐李白》,仅仅有种语调和文章有点关系的模糊认识。今天得闻此论,真是如我于拨云见日一般,打开了新境界。书中说,音节有缓急、强弱、高低、拖拽之分,每种类型都表达特定的含义或感情。读书二字本义就是把书读出来,但现在多是使用此词看书学习的引申义,于是学生见文章而默读,故对语调全部忽略,所以对文章中语调所表达的感情、意义也全部忽略,这就意味着只能领会部分作者所表达意思。于此同时,我辈作文也全然不顾语调,造成文章美感、表达力度降低——当今的汉语演讲辞的平庸乏味就是典型表现。

明天再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1-19我读文心-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