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够这些教育焦虑了

一次聚餐,遇到一位从事家庭教育的妈妈,暂且称她为白妈妈吧。

白妈妈大谈特谈教育方法。她口齿伶俐,思路清晰,声情并茂,一桌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她成绩优秀的女儿坐在旁边,也安安静静地听妈妈高谈阔论。

我一会儿崇拜地看看白妈妈,一会儿羡慕地看看白女儿,心中恼恨自己,反思自己:没有那些好的教育方法,会不会把自己孩子教坏了?

席中还有一位蓝妈妈。她的女儿也十分优秀,成绩好,人品好,性格好,组织能力强。另有一位红妈妈,她的大女儿在读重点大学,小女儿刚上小学。小女儿年纪虽小,但书不离手,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这两个妈妈的孩子都很优秀,本来也都是我们的羡慕对象,但在白妈妈面前似乎黯然失色了。她们根据白妈妈的教育理论,也纷纷反思自己的教育失误,不断请教教育经验。

“孩子哭了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怎么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白妈妈不吝赐教。大家纷纷觉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回到家,我也决定按白妈妈的“理论”教育孩子。

小宝很给力,马上就给了我实践机会。

小宝想要一件东西,我说不能要。小宝不乐意,开始哭,越哭越厉害。

根据白妈妈的理论,孩子哭的时候,不评判不阻止。让她哭,发泄情绪;陪着她,给她安全感。

我照做。

结果,小宝一开始站着哭,然后坐地上哭,后来索性躺着哭,最后缠到我身上,手舞足蹈乱拍乱打着哭,就这样声嘶力竭地哭了半个多小时。她的头发、衣服全都汗湿,我也被她揉搓得满头大汗。

这次我没打没骂没吓唬。心想着,孩子安全感有了吧,情绪也发泄完了吧。虽然耗时久,但实践了一把正确的教育方式,值!

结果,婆婆对我说,“你不能让孩子那样,可以哭一会儿,但像这种哭法,以后都成个“黏嗒虫”了。咱老家都有两个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还是一哭半天,“黏嗒”不清。”(“黏嗒”是家乡土话,是说孩子撒泼任性缠着父母,不听劝告。)

好吧!

那我到底该怎么做呢?

打了骂了,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好言好语,也会有不良后果。

苍天呀,大地呀,到底该怎么教孩子呢?

我心烦,我焦虑,我打开手机看抖音。不看则已,一看更烦。

李玫瑾教授的谆谆教导,樊登大V的凿凿之言,赵玉平老师的析精剖微。

都说得太好了,太有道理了!

可是我记不住呀,要不要拿个小本本把这些教育方法记下来?

算了,看会儿文章吧。

一看,心更塞。各种吓人的标题满天飞。

《孩子犯错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孩子被吼后,身体会发生这5个惊人的变化,看完你还敢吼孩子吗?》

《这三种‘长高运动’,可能不适合你家娃!家长快自查》。

.......

光看标题,我就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再看内容,事例加论证,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最后,我得出两个结论:

1,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2,我的孩子是个倒霉孩子,没遇到一个好妈妈。

我愁眉苦脸,黯然神伤, 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于是点开评论,想找点安慰。

一个评论说,“我也是这样,做妈妈的我要好好反思。”

一个说,“我后悔用不好的方式教育,影响了孩子的心情。我错了。”

一个说,“我孩子四岁了,我还有机会吗?”

随手一划,同道之人颇多。真想与大家握个手,抱个团,取个暖。

可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想想有些名人大咖,好像也没有特别懂教育的父母。比如季羡林,亲生父母是贫农。从6岁开始,就被寄养在叔父家,谨小慎微地过日子,最终仍然成为一代大家。再看看我教过的孩子,有的家长没读过什么书,孩子一样聪明、勤奋、乐观、努力。

我开始理思路。

白妈妈的教育方式很好,她的孩子也很优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她是家庭教育师,她有理论,有经验。其次,她是单亲妈妈,亲力亲为教育孩子,没人帮忙,但也没人插手。她可以完整地实施自己的教育方式。

但是,据我观察,她的孩子也有缺点。既然完全实践最好的教育方式,孩子依然有缺点,说明孩子有缺点,甚至有大缺点,都是正常的生命表现。

那么,我们这些普通妈妈,也没必要因为孩子有缺点就心惊胆战。

再来说说专家们传授的教育方式。

他们的许多方法无疑都是好的。但是,专家们每次讲的方法,我们即使照搬也不一定有用。

同样的教育方式,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会有不同的回响。

因为孩子千差万别,同一件事也有千差万别的细节。

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细节,你却照搬一个方法,很可能适得其反。

最重要的是,这些教育方法,来自于内在统一的系统。教育专家有这样的“系统”,我们没有。除非我们全面掌握这个“系统”,否则网上学的一鳞半爪,没有实际意义。

最后分析一下教育类文章的特点。

第一,制造焦虑。利用家长心理,把事情说得很严重,好像你家孩子不这样教,就被毁了。

第二,把个案当共案,整合几个特殊案例,就弄出天下皆如此的氛围,掌控你的思路,收割你的流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写这些文章的作者,自己可能没有孩子,也根本不懂教育,就为了稿费,东拼西凑出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值得我们心惊胆战吗?

看到这里,有的人会问了,那你说我们到底咋办?

我觉得,首先我们要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是爱孩子的父母。不要因为各种网络信息,整天觉得自己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自己紧张焦虑,孩子又怎会轻松呢?

同时,要掌握基本的教育准则:平等、尊重,把孩子当大人。

在这个准则之下,觉得怎样轻松,怎样有效,就怎样教育。

其次,我们要相信孩子。

孩子不会因为你的一次失误就毁了。孩子也有自己的宇宙平衡大法,他会顺势而为达到一种自洽的状态。

我们更要接纳孩子。如果他不是个样样优秀的孩子,那让他做一个平凡又快乐的人,又有何不可呢?

我们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个渴望快乐的平凡人罢了。

最后,与所有的家长共勉: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好好做自己,好好爱自己。让家长的归家长,孩子的归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受够这些教育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