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

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

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婴儿若在孤独中学会坚强独立,比如过早学会独立入睡,自我安抚,那么他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

主客体分化: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会流向外界

无论孩子的正面行为,如微笑,还是负面行为,如哭闹,若都能得到及时而温暖的回应,他会感到自己的双脚扎根大地踏实而心安。其实,他只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得到了本应得到的爱而已。

在为任何人好之前,先为自己好,让自己好起来才是为别人好的前提。

跟随婴儿,跟随当下,不去控制和改变,这是妈妈能给婴儿的最好的礼物,也是对妈妈自己巨大的滋养。

得到回应越及时,越零延时,长大越具有延迟满足能力。

相反,若孩子的需要经常被批评、被刻意延迟满足,他成年后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像填不满的无底洞,再多的物质也弥补不了爱的空洞;二是压抑的老好人,不敢为自己争取利益,该拿的都不敢要,同时也很难拒绝别人,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只付出、不索取,老是吃亏,积攒一肚子怨气。

父母如果经常感觉自己的界限被孩子侵犯,需要自省:“我清楚且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吗?”要是父母经常充耳不闻自己的声音,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又如何期望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照顾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呢?孩子没有这种能力,也不应该做“父母的父母”。

不带评判地拒绝,没有委屈地付出,爱的流动如此之美。

当孩子渴望拥抱,而我们又非常疲惫的时候,可以诚实地对孩子说:“我看到了你的需要,它很好,是妈妈自己太累,需要休息。”在这样的自我观照下,我们的身心能够保持一致,得到休息。假如父母不能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而试图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就会相信诸如“总是抱孩子容易把他惯坏”“孩子在用哭泣威胁我,我不能轻易满足他”之类的说法,如此,孩子天然流动的能量就会被贴上负面标签,被定义为各种问题行为,造成内心分裂,心理创伤的种子就这样种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遇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