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轩》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序 

酸秀才老和我吹,说清雅轩的茶乃天下第一好,我问他好在哪,他说好在清,我说我什么时候去尝尝,他说此茶非圣贤不得其味。我问他,他可尝得,你猜他怎么着,哈哈,那脸啊,红的像猴屁股一样,说圣人之物他哪品的了,我说没喝过还跟我吹个屁啊。

要我说清雅轩最出名的还得是这个面,这面第一好啊,是他不要钱;这面第二好啊,是他不挑人;这第三好啊,才是这个味,我老人家就不差钱,也不差人,就好这个味。


记得第一次吃这个面,很喜欢这种清爽简单的颜色,吃一口,面条爽滑筋道,面汤柔软滑腻,味道鲜美,吃着很是顺口。同来的钱胖子一见面就吵吵,说我缺钱也不带这么扣的,请他钱大财主吃清汤面,不见一点荤腥,说他钱大爷可不差钱,一口气竟然吃了三大碗。

倒是钱可真不差,来了句,今爷心情好,全场爷买单,大家敞开了吃,边上小二默默的来了句,“爷,咱这不收钱,您看着给点就行”,这胖子倒是见过世面,也不尴尬,哈哈大笑一声,说爷“今高兴,赏你了”。

小二也是风趣人,配合的来了句谢爷打赏,后来才晓得那是人一楼大掌柜。两袖清风听过没,说的就是这两袖山,说起这两袖山,就不得不说一说这清净泉,说起清净泉就不得不说一说这清水河,说起这清水河就不得不说一说这清风镇,说起这清风镇就不得不说一说这清雅轩,说起这清雅轩就不得不说一说这高家,这说来就话长了……话说

两袖山下清静泉,泉流山下清河水。

清河水里慰风尘,尘尽风来雅韵生。

世事如棋人如水,机关算尽才聪敏。

但行人间无愧事,不惧鬼神夜上门。

权色名利留不住,唯有相思常在心。

闲来一碗清汤面,闲去一杯青叶茗。

都言神仙住庙里,谁人见我在风尘。

手把滴水化泉流,读遍圣贤做清风。

世人笑我多无用,我笑世间少圣贤。

谁见多少书生气,写下华夏无数言。

第一章  清风镇

两袖山下自西向东一条清水河从清风镇穿行而过,只见大街的中心,靠河的东南方向,坐落着一家三进三出的大院,其中最大的一家上书高府二字,门外不远处两个十来岁的少年,正在逗弄着一条狼犬。领头的一少年人,衣着华丽黄袍,十六、七岁,长得却是鹰嘴鹞目。身后面则是一名面目俊朗、灵秀非凡的蓝袍少年,年龄尚在十五、六岁的样子。先前一人正是柳家少爷,柳如龙,随后那少年是高家独子高进。

说起清风镇高家,那是名传十里八乡的富户,祖上勤劳悭俭 ,家私殷实,尤其高老太爷高聚财这一代,其人有商贾之能,发迹之后成为了镇上有数的富翁。唯一的不足就是膝下缺个一儿半女,如今老来得子,疼爱的更是不行,又觉家中财富已足,望子成龙,便为幼子取名高进。重金聘来十里八乡有名的先生,从小严加教导。而柳家,听说是是从京都搬来的一户官宦人家,说是在那边还有个当官的亲戚。自古官商勾连,一家有钱,一家有权,这两家倒是比较亲近。

只见自街道西边行来个小乞丐,盯着柳少爷手中逗狗的肉包子不断的咽口水,柳少爷见此来了兴趣,将手中的肉包子一抛,一个完美的弧线划过空中,滚到了小乞丐的脚边。看到脚下的包子,小乞丐越发的饿了,却没敢拿,这是一路乞讨得来的教训:高门大户,规矩森严,人家给你的,才是你的,主人家不点头,乱拿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一次不仅没填饱肚子,还差点被打死,自那以后小乞丐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家乡闹饥荒,亲人都走散了,一路向东,越发繁华,肚子倒是慢慢饿不到了,可身上总好像失去了些什么一样。

柳如龙颐指气使的说:“小叫花,学几声狗叫听听,学的像了,少爷再赏你几个吃食”。这番动静,吸引了高进的注意,见小乞丐正准备叫,而边上的柳如龙一脸激动。高进小跑过去,在小叫花面前站定,脆声脆语的问:“你叫什么名字”。小叫花闻言一愣,马上反应过来是面前的小老爷在问他的名字,结结巴巴的回道:“清、清河”。高进听闻一拍手说:“好干净的名字”。说罢拉起少年的手向高府跑去。柳如龙见状大叫道:“高进,你搞什么”。“柳如龙,你自己一个人慢慢玩,我今天有事先走了”。

第二章  落户

高家大院门口,几个家丁一脸无奈的看着小少爷拉个小乞丐就要往进闯,赶忙劝导:“少爷,这老爷知道了是要生气的”。只见这平日温和的小少爷,腰身一挺,怒目直视看向说话的家丁:“老爷生气,是我爹与你说的吗?”又看向另外几个家丁:“怎么我说的话还不及他说的话顶用”。几个家丁见平日温和的小主子发了怒,顿时知道自己几人坏了规矩,赶紧跪在地上认错,高进见此也不搭理,继续拉着清河向厨房跑去。

到得厨房,还没到饭点,并无吃食,看小少爷带个小乞丐进来,掌勺的老王虽然好奇,却知趣的没有问,只是提了句:“敢问,少爷来此是”?高进问道:“这里有吃的东西吗,我来给他找点吃的”?说着指了指身后的清河,王掌勺见此,心中老大不愿,推脱道:“还没到饭点呢”,摇摇头表示没有。

高进却不耐烦了,看到手边的干面,虽然没有做过饭,也知道这东西煮熟了就可以吃。说罢,抓起一把,就要去灶台上做来吃。掌勺见状一个激灵,赶紧上前阻止,高进却人小鬼大,闪身躲开,掌勺拗不过,只好帮忙去架锅烧水。看着高进把干面丢到水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些青菜放了进去。不一会热气蒸腾,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掌勺见面熟的差不多了,怕伤到兴致高昂的小少爷,赶紧上前盛好,端了过来。

高进指着那碗,看向清河说:“这是我为你煮的清汤面,尝尝好吃不”。说完一脸希冀的看着。清河接过碗筷,顾不得烫,一阵狼吞虎咽。看的一旁的高进都有些馋了,一脸疑惑的问王掌勺:“我还有这天赋?”王掌勺摇摇头,一本正经的说:“能吃到小少爷亲手下的面,这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分。”高进看着吃的正香的清河,说:“清河,夫子教导我,说人和兽是不一样的,人要有骨气的活着,你吃完我就带你去求我爹,他那么疼我,一定会同意将你留下来的。”

匆忙赶来的高老太爷看着这屋里的一大两小,没去打扰,面露沉思之色。驱散了紧随其后的家丁,迈步走了进去。掌勺见状连忙行礼,清河赶紧把最后一口汤咽下去,跟着站了起来,手里拿着空碗不知所措。高老太爷看都不看这两人,把目光投向儿子,严肃的问道:“你想把他留下”“是”高进目光迎上,不带一丝闪躲。高老太爷继续道:“你想把他带在身边”

高进:“是”

高老太爷道:“这不可能”。

高进:“为什么,平日里您是最疼我的”

高老太爷反问道:“你见过大狗和小狗一起,争食吃的场景吗?”

高进闻言若有所思。

高老太爷接着说:“他若跟着你,会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清河闻言,一阵颤抖,刚想把头低下去,想起高进少爷说过的话,浑浊的眼中闪过一抹清亮,弯曲的脊梁慢慢挺起。

高老太爷话音一转:“当然,他可以留下,就在这厨房做个帮手吧,平日无事不得乱跑,而作为交换,小进,你得教他认字、读书,可能办到。”不同于一旁惊愕的王掌勺,高进则一脸兴奋的点头答应着。

老太爷看着清河问道:“小兄弟,哪里人”。清河知道,这是最后的考验,如果高老爷满意了,自己以后的日子就有保障了。赶忙说到:“小的正月出生,今年十五岁,家在两袖山西面,家里闹灾荒,父母亲人都饿死了,就小的一个一路向东乞讨,侥幸活了下来。”

老太爷听闻,一脸祥和的道:“和进儿一般年岁,也是苦命的娃儿,就留下吧,平日在厨房干活,闲了让小进教你认字,表现好了,才许你留下。”清河听闻可以留下,小脸尽是喜意,点头说道:“小的一定努力,尽心报答高老爷、高少爷的恩情。”让两小去外面玩耍。

高老爷看着王掌勺一脸缅怀之色:“老王啊,你来我高家效力有多少年了”。王掌勺听闻老爷还记得自己,一脸激动:“回老爷话,小的也是当年遭灾,恰逢老爷慈悲收留,赏口饭吃,来高府已有三十多年了。”高老爷说:“这些年,你一个人忙活着高家一大家子的伙食,也是尽心尽力,自己也没找个婆姨,膝下无子,一生手艺也没个去处,你看这小家伙要是不错的话,不妨收个义子”。

王掌勺听来一想便是明白老爷这是要栽培这小子,想自己这些年尽心尽力,如今年岁已高,没了讨媳妇的心思,如今膝下有个人端茶倒水也是不差。回道:“小少爷看重的人定是人杰,小的一定帮老爷和少爷将这块玉雕好了。”高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示意王掌勺忙自己的活,摇头晃脑的迈着八字步离开了,只看那背影,就说不出的惬意。

第三章  送行

自此高家府上,多了个不起眼的小家丁,唯一的趣事就是听说,后厨王掌勺新收了个爱吃清汤面的义子,听老太爷说,吃来比起海味山珍也别有一番滋味。

后厨闲时,常见一少年在院中向另一个少年讲述着什么,传道授业解惑。

高家的日子风平浪静的过着,高少爷越发的聪灵清秀,听教书的先生常说,此子,将来定非池中之物。

这日,高家高朋满座,锣鼓喧天,正是高家少爷高进,二十一岁乡试时中了解元。这在清风镇也是一大美谈,高家少爷和柳家少爷连夺乡试解元和亚元,为清风镇大涨光彩,第二年春天要进京都参加会试。

春风得意马蹄疾,百花争妍乘风起。高进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与同镇的柳如龙相约进京赶考,各带着一名小厮,拜别了送行的父老乡亲,在官道上纵马疾驰,马儿跑累了,速度渐缓,看着一路的春光,高进对身后的清河说:“还是你小子机灵,知道少爷大才,将来拜相封侯,也给你封个一官半职。”

一旁的柳家小厮听闻,一脸的嫉妒。倒是柳家少爷,这些年多有成长,只是淡然的随在一旁,看着风景不言不语,一身贵气打扮,听到这接话道:“凭高兄的本事,此去定然高中状元,加官进爵不在话下,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小子算是有福了,高兄到时可不能忘了我这同窗好友啊。”

高进听闻更觉受用:“柳兄不必妄自菲薄,除我之外,怕是再无一人是你对手,此去你我二人再创佳绩,到时候一起参加殿试,及第登科,做下一番事业,也不枉你我大好男儿,在这世间走一遭。”柳如龙一脸赞同到:“理当如此。”一行四人扬尘而去。

到得京都,柳如龙带着小厮问道:“高兄,我家在京都尚有一处私产,不若高兄与我同去。”高进拱手:“多谢柳兄美意,在下生平好动,喜结四方英雄,喜游名胜古迹,还是不去叨扰了,他日再会。”二人一一拜别。柳如龙随后对自家小厮道:“来喜,你将我这书信收好,马上返回家中向我父告知,一切安好。”

各自离去,高进和清河找一处落脚院落,清河伺候少爷洗去一路风尘,做好一碗清汤面,端了上来,说到:“少爷,明日我便回去想老爷报告平安,可有书信与我带回。”好你个清河,敢虐待本少爷,少爷我喜欢的可是肉啊,话是这么说,手底下倒是不慢,吸唆着碗里的面条。清河见此也不争辩,只是安静的看着,像是一个稳重的兄长,又像是一个温和的挚友。

高进:    “清河,不若我带你在着京都玩几天再走”

清河:“不了少爷,老爷还在等你平安的消息呢,如今你以落脚,我这就回去了,少爷,清河不在要照顾好自己。”

高进:“去吧,明明你我一般大,好像就你能照顾好自己一样,去吧去吧”说完背过身子,一抹眼角的清凉。清河见此,扭过马头,扬尘而去,渐行渐远渐无穷。

第四章  遭劫

清河快马加鞭,赶回清风镇,家里的高老太爷思儿心切,样子越发的苍老了,半依在太师椅上,望着东方,看到清河回来,正要起身,清河赶忙上去扶住,说到:“少爷一路平安,已到京都,如今正在各名胜古迹游玩,等待会试。”高老爷听闻笑骂道:“这个臭小子。”随后坐会去吩咐道:“清河,今天老爷我心情好,做点好吃的,你不在的日子,老爷我都清瘦了许多,这次你回来得补上。”

清河应到:“好,补上,补上。”随着高老爷年事已高,吃的是越发少了,前些年,王掌勺一场大病没挺过来,去了,有清河给养老送终,倒也算走的安详。王掌勺一走,清河就接了厨房的班,只是少爷、老爷器重,再加上清河为人沉稳勤快,办事能力又强,倒不常在厨间,只有老爷、少爷的伙食,是清河亲自下厨。凡尝过清河手艺的,没有一个说不好的。只是念在清河年岁还小,就先顶了个掌勺的名头,高府的人都明白老爷的心思,准备让清河管家,辅佐少爷接班呢。

在京都,高进在柳如龙的牵头下,结识了诸多富家子弟和豪门权贵,也游了不少盛景。

当次会试的主考官是莫子虚和柳东来二人,都是朝中大学士,所出试题不仅冷僻,而且难度较大。因此,当时诸多考生不约而同地在答卷上鬼话连篇,企图蒙混过关,这也引得两位主考官不满。而在众多答卷中,有一份却与众不同。其文辞优美、清新脱俗也使得两位考官不住点头。与高进有过接触了解的莫子虚看到了,赞赏不已,激动的他忍不住脱口而出:“这一张必然高进答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很快被人们传了出来。而当时有很多人都知道高进与主考官交往亲密,于是人们自然而然的认为,主考官必然提前漏题给了高进。

风声越传越响,有位叫严非的官员向上举报,弹劾莫子虚漏题。接着高进被迅速控制,投入大牢拷问。在朝廷审理此案的大半年中,在严刑逼供下,高进始终并不认账。

此事最后引起了朝廷的极大关注,敕令莫子虚审查录取名单,并找出高进的试卷,另一位考官柳东来连同其他试官进行复审。

眼看舞弊者高进就要被天威制裁。然而调查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经莫子虚审查,柳东来等数十位试官共同认证,高进不在录取之列。也就是说,那份试卷,根本就不是高进的。

这个调查结果,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这意味着,所谓的舞弊者高进,根本就是被冤枉的。

朝廷对于此案也有些犯迷糊了,有没有过舞弊呢?最后干脆各打五十大板,莫子虚“疑似”受贿,革职回乡。举报者严非因奏事不实,被降职处分。高进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派到地方上做小吏。高进引以为耻,所以不愿去就任,一路向西游山玩水,以卖书画赚的些许盘缠,想想当时的意气风发,再看看如今这一身风霜一身狼狈,越是近乡越是情怯。

第五章  受命

在高进入狱其间,那些个好友不见一人,避之唯恐不及,唯有柳家少爷,念及同窗之谊,虽不便探看,却拖来家中消息,说高进的未婚妻潘美凤所在的潘家,听闻此事,引以为耻,已然退婚,高老太爷年迈受屈,急火攻心而亡,树倒猢狲散散,是时,高进年岁不高,已经历人生百态,家父病亡,不能床前守孝;如花美眷,也不过利来利往;自问自家待下人还算和善,也不抵过人心冷暖;柳家少爷好心说,不若将家中资产签压与自己,好帮忙打点一二,早日脱困为好。高进,冷阶下囚,倒是不失一身气节,怒而落笔:

人生天地是豪雄,

傲气由来铸筋骨。

风雨雷电作等闲,

赤血凝碧阴阳路。

随后书信,本想柳兄不危权贵,危难之际,尤不忘同窗之宜,不想也是如此之人,我既无为愧心之事,何以行此鬼魅,我意已决,君不必再劝。

正值夏末,京都传来消息,说少爷高进贿赂考官、考场舞弊,已被下了大狱。高府家丁、仆役,惶恐不安,高老爷听到消息,好像心被攥住了一般,清河赶忙劝导:“老爷,少爷本领品行,你我都是知晓,此等言论怕是不实,少爷此行估计是遭了小人。”高老爷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如今缓过劲来,正准备着,为清河置办行头,去京都打探消息,顺便上下打点一二。

不日,柳家柳老爷、潘家潘老爷联袂而至,潘家老爷为求退婚,态度坚决;柳家老爷前来报信,说:“老哥哥,这进儿我等自幼看着长大,不想尽做出这等投机之事,我接到京都龙儿来信,说进儿舞弊,被下了大狱,禁不住言行拷打,多日前就已经去了,书信昨日才至,而京都传来的消息怕是月许之前的消息了,此时再去,怕已是尸骨无存,无济于事啊。”

高老太爷怒然起身,喝到:“出去,都给我出去。”两家人见各自目的都已达成便退了出去。小镇暗流涌动,谣言四起,有说高家少爷舞弊被杀,有说高家少爷考试不利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敢回家,更有离奇这谣传高家少爷触怒天威,要满门抄斩……高老爷让下人退去,让清河将门带上,清河关上门,赶忙抚老太爷坐下,说:“老爷,明日我便去京都打探消息。”

高老爷闻言,一口鲜血喷出,高进吓了一跳,正要去找大夫,高老爷满不在乎的挥挥手,坐直了身子,好一副虎踞龙盘的气势,高进如今才体会到高老爷子这十里八乡的首富名号是怎么来的。老爷子语带悲怆的说:“只怪我儿福薄,天不怜我高家,你这天长路远,一来一去,怕是等你回来,这高府已是断井颓垣。”

“可叹我儿,身首异处无人问,魂归故里无所息。可叹你还年年幼,这诺大的家业,你是守不住了,拿些值钱的东西赶紧走吧。”只见清河身上下再看不见一丝平日唯唯诺诺的样子,昂首傲然道,“是少爷给了我新生,是老爷给我一个家,如今少爷新丧,老爷危难,大厦将倾,我若离去,与门外那些人何异。如何对得起少爷的恩德,老爷的栽培,如何对的起读过的圣贤书籍,如何对的起我自己。”

高老爷闻言,苍老而悲戚的脸上露出笑容,铿锵有力的道:“我儿认识你是他这一生的福气啊,可惜可惜,只是你还年轻,守不住啊,你心我知,不要折了自己,我儿知晓也是不愿的。”清河闻此到是平静了下来,好一副渊渟岳峙的模样,正言道:“老爷,可舍得这一生的家业。”

高老爷闻言轻笑道:“我儿已去,我又命不久矣,还有甚放不下的,你若有想法,尽力施为便是。”

清河缓缓到来:“一切祸根不过因财而起,这些年各地年成并不好,流民乞者不在少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若将高府财物尽散,聚众而势,守住高家这院落,予少爷一归处。”高老爷闻言:“我高某一生自诩人物,还不及你看的透彻,放手施为,只要我高聚财一口气咽不下去,他们就没有敢乱来的,收拾一下,召集高府一众,我任你为大总管。”

当天下午,高老太爷,任命清河为大总管,统领高府一切事宜,众人皆言,高老太爷英明一世,这是病入膏肓,狗急跳墙了。坐看他起高楼,做看他楼坍塌。只等高老太爷一去,院里的家犬在等待,院外的猎犬也在等待,都等着这一场盛宴的到来。至于内外奔忙的清河,不过一利欲熏心的傻小子罢了,就如同树上的叶子一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秋后的蚂蚱,就让其先蹦跶几天吧。

第六章  分家

次日凌晨,明月西下初阳未升天地最是黑暗之际,高老爷含笑而逝,金乌啼鸣,将黑暗划破,四面八方的乞丐流民聚拢而来,将高府团团围住,高府的家丁见状先是吓了一跳,看清都是乞丐后,又趾高气扬的喊着:“都围着我们高府作甚,小心要是弄脏了高府的院墙,将你等都送官。”

见乞丐们不说话顿觉无趣,忽然听到院里传来,高老太爷仙逝了,院里一阵鸡飞狗跳,各自惦记着各自的东西,东拿点西拿点,大包小包的准备往外走。门口的乞丐见状,将大门堵住,看着两边的人快要吵起来了,乞丐群里走出一穿着干净破布衣衫的长者,上前说道:“在下赢来,遵,高府大总管令,未经大总管允许一律不得出入。”

只见院内走出一器宇轩昂的少年,一身青袍罩体,正是大总管清河。清河对着门内众仆役道,:“受老爷命,替小公子总领高府上下,老爷仁慈,你等既已决心离去,便收拾各自细软,登记离去,若有私拿私带高家财产者,杖责二十,若有闹事者送官处理。”

如此,本来门庭若市的高家大院,除了刚刚辞世的高老爷,便只余下清河一人,还有这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因为早年的乞讨经历,这些年倒也没少救济这些苦难人,赢来和宋忘便是其中之一。

赢来喜欢听说书,人倒不坏,就是喜欢管闲事,好打抱不平,年轻时候得罪不少人。宋忘,一个不大的少年,从记事就是乞丐,为人机灵,练就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被派去和各家小商贩,联系高府改建的事宜。赢来在这群人中很有威望,井井有序的安排着一个个进到院子里。

这些人知道行了大运,清河总管仁慈,从高老太爷手中为大家讨来一份口粮,如今能不能守的住,就看自己等人能不能配合,对于这些可以为了一口饭拼命的人来说,听话就有吃不完的饭,以后不用饿肚子,这是比睡觉被金元宝砸中还离奇的事,大家不信,但万一呢,所以十里八乡吃不上饭的人,能赶来的都来了,听说还有人在来的路上。

只见清河总管站在大院中央,下面是乌黑一片的人群,紧紧的顶着,像是在看一束稍纵即逝的光,眼睛都不敢眨,生怕一眨眼就再也看不到了。清河说:高家少爷进京赶考,没了音信,高老太爷思儿心切,以于今日凌晨驾鹤西去。老太爷仁慈,临走之前嘱咐我多做善事,说要为高少爷,积些阴德。

如今我准备在高家原址上建一座二层楼名清雅轩,楼上建一小楼,存放少爷的诗词字画,供奉老爷灵位。楼下作为饭馆,只做一样清汤面,凡入我高府者,皆能吃一碗清汤面,有钱的看着给点,没钱的心里记着,人都有困难落魄的时候,“一碗清汤面,可以慰风尘。”算是我高府对远道而来朋友们的一点心意。

“ 记得少爷曾经和我说过,人活着,总是和兽有所不同的,要有骨气的活着,要自食其力。即使当下困难,也总有过去的一天,清雅轩可以作为各位暂时的落脚之地,各位愿意留下来出点力的,去找赢来,他会给你们安排事做,做的多的会有相应的报酬。高家的事你们多多少少也算听说了,我相信我们少爷不是舞弊之人,自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但朝廷有朝廷的律法,我等自当遵守,你们留在这里也许会受到牵连,你们怕吗?”

只见赢来越众而出说到:“清河总管说笑了,我等能否活过今天,看到明天的太阳都是奢望,那还顾得了其他,可否先给大伙一碗饭吃。”

其他人听闻叫到“不怕,不怕,吃饭,吃饭。”吓的院外打探消息的人一阵激灵,都说清河疯了,叫来一帮乞丐,把高家分了。

第七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大院里只见清河先到厨房,让赢来安排人排好队,这边早有宋忘联系人把材料送来,清河亲自下厨取一个大缸,加入香菜末,调入盐、胡椒粉、少许陈醋、香油,搅拌成酱汁备用。另取大锅加水烧开,放入干面煮至七八分熟。捞出放入一旁盛好酱汁碗中,加上一勺面汤。

一个个拿着碗自觉排队等着,后面的虽是心急如焚,但清河大管家说了,一人一碗一个不要多一个不要少,这不是一碗饭,今天要有的吃,明天要有的吃,后天也要有的吃,谁抢谁争谁多吃,就是断了大家都口粮,自己管住自己,大家各自监督。之前没有几个人相信清河总管说的话,不过是走投无路的人,抓着最后一株稻草,现在看着前面人吃的面,细嗅这空气中越来越浓郁的清香,信了。

清河总管下的面确实香,比他们以前吃过的所有东西都香,有人想吃第二碗,左瞧瞧,右看看,看着那些没吃上的人,总觉得自己被一群狼盯着,浑身不在在,想想明天的饭,后天的饭,自觉的找了个地方坐着,清河总管说,这里以后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都可以待着。看着清河总管从辰时忙到巳时、从巳时忙到午时,有人劝说让其他人来,让清河大总管休息休息,清河整整忙了一上午,清汤面看过的都会做,但是清河说别人做的不是这个味道。

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吃过饭的人里面有一个站了起来,所有还没吃饭的人目光扫了过来,像是被狼群盯着一样,就连吃过饭的人也不例外,这人却毫不畏惧的瞪了过去,蔑视的扫了一眼坐着的人群,像一个将要出征的士兵,一个人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向着赢来走去,说:“赢主管,我想做些事情。”

听到这,站着的人目露愧色,坐着的人,一个个开始坐不住了,一个接着一个的站起来,不一会的功夫,一个坐着的人都看不到了。赢来开始按照之前清河总管计划好的,指挥着些人拆房子,除了院墙,和类似厨房之类的必要建筑,基本上能拆的都拆了,虽然都是骨瘦如柴的人,虽然有老有少,虽然衣衫不整,但是人多力量大,他们像是不知疲倦的机器,一点一点的做着,又像是一个缓慢旋转的大磨,好似要磨尽世间的苦难。

快到未时之时,所有的人都吃上了一碗清河做的清汤面,只吃了一碗,清河是最后一个吃的,也吃了一碗。吃完饭的时候,清河的手就抬不起来了,一旁侯着的宋忘赶忙上前扶着,走出厨房大院,看着外面尘土飞扬的高府,看着热火朝天的人群,清河好似哭了又好似笑着,这里埋葬了他的过去,这里有他的新生,如今这里又安放他的未来,他嘴里轻轻的念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少爷教给他的诗,说这是一位忧心民间疾苦的老人所写的一首诗,这是他一生的梦想,清河当时多么想告诉少爷,这也是他的梦想,他最终没说,不是怕少爷笑话,而是他觉得他会玷污了圣贤。

第八章  风信

高府彻底的没了,除了门口的匾记录者高府曾经的辉煌,高府又好像还在这,因为那两个字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在清河心里高府彻底的干净了,院里的家犬走了,院外的猎犬也走了,痴等的盛宴终究成了一场空欢喜,却又让人那么的无可奈何,让人避之不及,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在他们眼里自己这算是把一锅粥倒进了粪坑吧。他们恨自己,但是没人愿意把自己怎么样,因为他们只在乎利益,而自己只会脏了他们的手。嗯,对就像粪坑里的石头。但是少爷说,我是清河,干净的清河。

自那以后,虽然高府的牌匾自然挂着,但再也没有人叫这里高府了,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这里是清雅轩,清雅轩,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不似在人间,一个大院围着,里面只有一道道避雨的屋檐,院子中间坐落这一个圆形建筑很大很大,像是比院子还大,建筑到处是门最大门口有一副对联,

上书:

海纳百川,能容天下客坐;

八面来风,自是雅韵天成。

横批:

清静平和

上面一小楼,像是八边形的建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一扇窗户,常年开着,外面一圈观景过道可以看到整个清风镇,八卦建筑上面一圆形伞帽,檐出轩雅阁,檐角挂着一串串的风铃,清风徐来,泠泠作响。听清河阁主说,风是世间最雅致的事物,因为他无处不在,能帮你传达所有的情意,把思念诉说到风里,你心心念念的人听到了,就会来寻你,又称招魂铃。听说他在等一个人,清河阁主已经很久没下厨了,下面的清汤面都是后来那些孩子们从阁主手中学的手艺。

一个慕名而来的人说:清河阁主可真有钱,这么多人白喝都没把他吃穷。

一个当地的人说:你个外地来的懂什么,以为都和你们一样,我们清风镇的人哪家只要过得去的,吃面都是给钱的。听说那些大老爷们,闲了打打野食,也来着,出手大方着呢。

一个尖嘴猴腮的人说:你们都不知道,听说这阁主是崽卖爷田心不疼,也不知当年高家高老太爷挣下多大家产这么可劲的造都要不玩。

当地的那个人听到这:赶忙劝到,你是外地来的吧,清河阁主虽然人实诚,可是实实在的大好人,这十里八乡受过他好处的人可不在少数,你也就是遇到了我,不然要是被人揍了,都没地方说理去。

那人听闻,缩了缩脖子,嘟囔着离开了。

风雅轩门口

宋忘:哟,赢老还在这迎客呢!

赢老:宋忘,是你小子,怎么蹭吃蹭喝上瘾了。

宋忘:赢老就别哪我打趣了,这不在外面混的过去了,回来看看,吃一碗清汤面。总管还是不肯出二楼吗?

赢老:是啊,自从你们一个个混出个人样,风雅轩能维持以后,阁主就不怎么管事了,每日在楼上听风细雨,品茗看书。每天除了给自己下一碗清汤面,基本就不怎么下来。看时间也快到饭点了。

有客人来了,你自己进去,我去照顾客人。

第九章  清雅

远远望去,一蓝衣男子,满目沧桑一身风尘,年纪不大,倒给人一种青山迟暮的感觉。站在门口盯着高府二字发呆。赢老识人颇多想来也是一落难之人,又面皮薄,就主动上前招呼。

赢来:朋有是远路上来的吧。

那人听闻一怔:算是吧。

赢来:到里面吃碗面吧

说罢,前面引路。

在清雅轩面前停下。

那男子念到:

海纳百川,能容天下客坐;

八面来风,自是雅韵天成。

清静平和、清净平和,心有不平何以清净。

进入内里,寻一空处坐下,见店里有豪门商贾,有平民小贩,亦有破衣烂衫之人,手中皆是一碗清汤面。闻着味,嘴里大叫着:不对,不对,不是这个味道。店里的人倒是习以为常,只当是又一个被生活逼疯的可怜人。

正下楼的清河听身一抖,不敢置信的瞧过来,看着那熟悉的身影,清风吹过,窗外的风铃叮叮当当,一声少爷脱口而出。

将少爷引到楼上,高进望去,屋内摆放着父亲和自己的灵位,四周摆放着自己当年的书画,正东靠窗的位置,放着个桌子,桌上一套茶具,正有清香随风而去。清河赶忙把少爷的牌位取下来,看着一脸无语的少爷,讪讪的一笑,将往事娓娓道来。

“少爷进京赶考,老爷在家等着好消息,后来官府传来消息,说少爷舞弊被下了大狱,老爷和我正计划着上京探看,不日,潘家退亲,柳家捎来恶讯,说少爷在狱中受不住大刑被打死了。老爷本就不好的身体受到刺激,仙逝了。把这诺大的家业交给我,让我守着,说少爷魂归来兮也有个去处。”听到这,高进才若有所思的好像明白了什么。

“当年我意气风发,不知天高地厚,自诩天下第一,招了是非还不知晓。害得老父病亡,家离人散,自觉羞愧不敢回来,怕看到父亲已是阴阳两隔,仍不得安息;怕家中已是人去楼空,残垣断壁。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流浪不敢回来,这次来本已是心存死志,临了回来再看一眼,不想清河你还在,柳家,好一个柳家,好一个柳如龙啊,好一个状元郎啊。”

两人相对而坐,桌子上摆着一碗清汤面,人还是当年的人,面还是当年的面。走的人走了,留的人留下,离开的人会离开,回来的人会再回来。高进默默地念到:一碗清汤面,足矣慰风尘。

两袖山下清风镇,

清风镇里清雅轩。

海纳百川容客坐,

八面来风见清河。

自此,清雅轩,也算名副其实了。一楼下里巴人,二楼阳春白雪。楼下管饭,楼上管茶,楼上有雅,楼下有俗。入得一楼求生活,入得二楼求心活。一楼得一清字,清者淡也,放下,不争;二楼得一雅字,雅者脱俗也,拿起,担当。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