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村庄|沙泉镇大耳村

核心提示:(河曲政协征稿语)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己。今日的美丽河曲,由历史的尘埃里走来。千年轮回,只在一瞬。对于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其历史,风俗、古迹、人物、文化、产业等层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潜心追根溯源,倾情寻脉觅魂,觅其源、清其流、瞻其前,虑其后,为子孙后代留下历史的印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要充分发扬乡贤对本乡本士的热爱,搜集家乡的各种史料:建筑,地貌、古会、墓碑、族谱、民歌、风俗、传说,娓娓道出村姓源流和家乡琐事,创作出溢满乡情和温情的村志文稿。寄望这部重视乡土历史文化的作品,唤起我们对昨日,对乡土的根的重视。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土文化艺术,留住我们的根。

大耳村情概况

大耳村全景

原村委会

村情简介

河曲县沙泉镇大耳村位于翠峰山脚下、朱家川河畔,距县城76公里,离沙泉镇政府0.5公里。大耳村东邻沙泉村,西与铺上村相连,南界寨坡村,北靠南天窊。大耳村交通十分便利,神朔铁路门前经过,306国道穿村贯通东西。沙泉至旧县公路从村东途经社梁、旧县直达河曲县城。

全村耕地面积1209.4亩。全村在册人口88户186人,长住人口50余人,党员9人,特困户1户1人,低保户6户7人。脱贫户10户20人,边缘户2户5人。残疾4户4人。

历史沿革

1940年河曲解放,河曲行政区划为7个区,大耳属7区管辖。1958年沙泉成立人民公社,大耳村属沙泉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人民公社改为乡,大耳村属沙泉乡,2000年全县合乡并镇,阴塔乡合并于沙泉乡,大耳村属沙泉乡;2020年撤乡并镇,赵家沟乡与沙泉乡合并升级为沙泉镇,大耳村并入铺上行政村仍属沙泉镇管辖。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前,苗朝阳后人苗千、苗万兄弟两人从旧县迁来这里定居。苗千生子苗兴基、苗兴全,苗兴基、苗兴全分别生子苗宝、苗元,二人均留有后代。苗万生有四子:苗英、苗彦、苗翠、苗勋。苗翠留有后代,也就是大耳村现在多一半的人口。

大耳村除苗姓外,还有马姓和王姓,但人口较少。马姓土改时由本地马家梁村迁入,王姓是沙泉乡办乡镇企业时由保德县王家寨搬迁来的。

传言这里原是苗姓大儿的领地(南天窊是二儿的领地,朱家川是三儿的领地),后来随着朝代更新社会发展,逐渐演变叫成了现在的大耳村。

清道光十六年八月仲秋苗万后代为父母所立墓碑

讲解大耳村历史

产业兴旺

种植养殖业

大耳村地处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丘陵地带,是高山区低洼的地方,村庄在朱家川河北岸,耕地在南北山上,地形鸡爪状,土壤贫瘠,地块小陡坡多。这里的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水少干旱多日照短,靠天吃饭,作物生长期不长。

种植业方面: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谷子、糜黍和小杂粮等农作物。

养殖业方面:以饲养羊、牛为主,但规模不大数量不多。

商业运输业

大耳村因有跨省铁路、公路门前穿过,加之附近沙泉有四、五个煤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街门市很多,有副食商店、修车门市、饭店等。

村里购买大车跑运输拉煤的年轻人不少,是人们脱贫致富的又一种途径。

祥祥养殖厂一角

沿街门市

人文发展

过去的大耳村由于清朝腐败、民不潦生、村庄进步不前,人们思想落后,人文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农民翻身做主,人们才有吃有喝,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特別是近几年,国家把巩固脱贫成果和经过朝代的更替社会的进步,大耳村在外工作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有的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大耳的骄子(排名不分先后、职务不管大小、遗漏不要记恨):

民国巡官苗子秀  苗长旺  苗雨清  苗雨田 苗培荣 苗忠信 苗环伟 苗混蝉 苗长大 苗永胜 苗永旺 苗永茂 苗海军 苗瑞林 苗虎林等

加工房

文化大院

展望未来 

看现状,心情舒畅;望未来,心涌澎湃。新的一年新的打算,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投资力度,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是国家的政策和村民的意愿。大耳村在新一届铺上行政村“两委”班子领导下,大胆开拓,锐意创新,不久的将来一个美丽的乡村会展现在你的面前。

发布:晋北文化平台

作者:大耳村情编辑组

编审:张开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曲村庄|沙泉镇大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