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有时效性的。那么,可以培养吗?
【1】
前几天听一个自媒体的写作老师在讲解如何写作时,提到一点,早晨起床不要看手机,而是立刻写作。
刚听到这句话时,很纳闷。为什么早晨起床不要看手机呢?早晨起床应该看手机呀!否则,错过一些重要消息、重要资讯怎么办?
这位老师就详细讲解原因。因为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早晨刚起床精力非常充沛,创造力也非常强,最适合做一些困难的事情。
而如果看了手机,有可能会有未接电话、新的微信、新的邮件,或者新的资讯信息。当去处理这些事情时,就会不由自主的陷进去。最后,本来想看书、想进行方案创作、想写软件、想写作的专注力就被破坏了。
当然,也并不是那么机械,手机一眼不看。而是有判别的看手机。尽量减少看一些双向性的、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应用或者软件。比如说看微信、看邮箱、看新闻。可以看一些单向的、不会分散注意力的应用或者软件。比如说看下手机几点钟、用听书软件听书等。
必须承认,我们的专注力与意志力都是有时效性的。无法一直保持很高的专注力与意志力。就像手机的电量一样,每天会随着时间流逝、外界的干扰,不断被消耗的。
所以,从本质上讲。“早晨起床不要看手机”是培养专注力的一种方法。或许,有人说,早晨起床需要看手机。因为早晨7:00要开电话会议;或者早晨6:00要用手机上微课。
其实,这些并不矛盾,我们只需要把握其内涵即可。关键是如何灵活运用这个方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
比如,早晨7:00确实要开电话会议。而之前规划每天早晨起床读书、写作。那是否可以比原计划提前15分钟起床。比如6:45已经准备妥当。这个时间先不要看手机,先看书、写作等。
即使我们不会被手机干扰。当我们一旦走出家门后,在上班的路上,心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本来想好在公交车上、地铁上看会书或者学一会儿英语。结果因为堵车、公交车晚点、地铁太挤,把自己学习的激情给磨灭掉了。
很多时候,我们设想的很好。但真的去执行的时候,和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当我们想的时候,可能是注意力很好的时间点。而真正执行的时候,实际上专注力已经下降很多了。
所以,其内涵是在精力未分散之前。把最专注的时间留给自己,去做难度比较大的事情。不一定必须是看书、写作。有可能是写代码、回复客户邮件、设计构思等。其道理是一致的。
或者有人说,那我最专注的时间不是早晨,而是晚上。比如曾经有个做编程的同事曾经说过。晚上夜深人静时,是他写代码效率最高的时间段。不同人的习惯毕竟不一样。像我自己,只有早上效率高。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效率就开始下降。上午还稍微好一些。下午就开始注意力涣散。到了晚上大脑一片糨糊,只想睡觉了。
如果晚上效率高,那这个道理是同样适用的。只不过,把“早晨起床不要看手机”改为“晚上睡觉前不要看手机”。比如,假设晚上11:00睡觉,那我晚上10:30-晚上11:00这半小时,强制不看手机。只看书、或者写代码。
之所以夜深人静时效率最高。原理是一样的。因为这个时间段,没有电话打扰,没有微信打扰。所以,其本质上尽可能的避免干扰。如果客观上可能存在干扰,就从主观上采取一些方法,尽量排除干扰。
当然,或许有人说,更多的干扰是在白天工作时。那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只不过把“早晨起床不要看手机”改为“白天某个时间段不要看手机”。保证自己在某个时间段,可以全力投入工作,不被手机干扰。关于具体的操作,可以用“日程记录法”。
【2】
“日程纪录法”是基于柳比歇夫的《奇特的一生》而产生的(可以查看这本书简介的链接)。是“早晨起床不要看手机”的延伸与具体实践。也是培养专注力的方法。
这个方法很简单。比如我们开会时都会带个本子。去记录开会时提到的要点,以便会后执行。那么我们微信聊天时、写邮件时、网上查资料时,为什么不也带个本子呢?
当然,并不是说真的一定要带个本子。而是说当事情比较多时,可以在做之前去记录它的开始时间、截止时间、及结束时间。这方面,柳比歇夫在《时间管理法》里面写的非常详细。其本质是为了控制我们的无意识行为。
比如说,早晨起床后,可以列上午的日程。如:
7:00-7:20。看书。
7:20-7:40。吃早饭。
7:40-9:00。上班或者照顾孩子(考虑当下疫情,也可能是居家办公)。
9:00-9:15。处理客户报价。
9:15-9:30。给客户发资料。
9:30-11:00。开会。
11:00-12:00。给客户打电话。
当然,在实际的执行中,可能会有弹性。比如原定的会议,因为领导有事情,取消或者延后。那也没关系,对应的时间段进行填充或者修改,或者事情的时间段提前与延后。
而且,不同事情的优先级也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执行中,可以先去挑优先级最高的去做。优先级低的可以挪到后面。次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当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可以再次记录新的问题,及规划的执行时间。
对于比较难的事情、需要深度工作的事情,坚持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或者某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情。比如写工作报告、比如处理客户合同。
对于可以同时做的事情、只需要浅度工作即可的事情。则可以灵活一些。比如可以边看邮件,边用手机回复客户微信。
因为对于不同的人,或许深度工作与浅度工作的事情会有差别。所以分配的原则,也会有差异。比如对于某些人,集中精力看书、写作、与客户打电话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看学习视频、听书、外语学习,则是简单的事情。所以对于困难的事情,就分配在效率高的时间段。对于简单的事情,可以分配在不容易专注的时间段。
当然,会有人说,为什么要把自己搞这么累。我崇尚自由,我想放飞自我。那也不矛盾。你可以把某个时间段设置为放飞自我的日程。比如:11:00-12:00,规定自己玩手机。晚上7:00—晚上9:00,规定自己和朋友打电话、聊天。所以这样安排后,就一点不矛盾。
问题的核心是对放飞自我的时间段进行管控。不能是没有截止时间的放飞自我。比如,在当下疫情阶段,如果是居家办公。一天到晚,都是放飞自我。可能过一段时间,心都不知道飞哪儿了。连续几个月的放飞自我,可能就真废了。更何况,大鱼大肉吃多了,也会腻的嘛!
即使是当下疫情,必须呆家里。也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如:
7:00-7:30。看书、写作,或者写代码。
7:30-8:00。做饭/吃饭。
8:00-9:00。照顾孩子/收拾房间
9:00-11:00。陪孩子上网课/处理工作事情
11:00-12:00。检查孩子作业/规划下午日程。
当然,对于本身自控力强的人,或者自控力很强的时刻,心里面有明确的规划,且执行力很强,则是可以免去这些一板一眼的纪录与规划。
对于自控力不强的人,或者心理脆弱的时候,则可以考虑用这种方法。这样,用日程纪录的方法去约束自己。毕竟,人是靠惯性往前走的。在没有外界约束的前提下,会不由自主随着自己的无意识行为走下去。孔子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也”。人都是有自己的习性。
比如说一件事情,给别人说这几天时间完成。但真的自己执行的时候,内心是需要有个数的。具体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如果是今天做,今天上午做,还是今天下午做。当然,如果能具体落实到几点做更好。如果觉得太过于夸张。至少可以具体到某一天的上午还是下午开始做,计划做到哪天结束。列出自己的具体行程,这样就可以防止很多事情到最后,堆在一起。让自己心慌意乱,非常焦虑。
经常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习惯性拿起手机,实际上拿起手机并没有处理重要的事情。再比如,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随手就打开电视机。因为自己压根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事情。完全被无意识行为牵着走。
当然,在实践中,不可能说非要这么机械,把自己搞的像机器人一样。而是说要有一种思维,对时间进行切割,把事情固定在某个时间段完成。尽可能的避免因为没有规划,而一味的放飞自我。
当然,或许说。我知道看书重要,我知道需要处理客户邮件,我知道需要写工作报告。但就是不愿意去做,就想一直拖着。因为看书太枯燥了,邮件太多了,工作报告太难了,非常痛苦。那么“日程纪录法”结合下文的“任务分解法”,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3】
“任务分解法”也非常简单。对复杂的任务、困难的任务进行模块化分解。比如没有时间看一本书。那可不可以进行任务分解。假设这本书有10章,可以不可以规划20天看完。每天看半章。每天早晨15分钟在家里,或者地铁上看完这半章。
并且对于刚开始练习的话。如果完成当天任务,可以强迫自己停止。比如假设今天看书的章节完成了,可以停止。这样,明天看的时候,会有一种期待。培养一种喜悦的心态。防止今天确实看了两章,到明天又不想看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同样,其它任务进行分解都可以适用。比如学习英语。共需要看20个视频。那可不可以每两天看完一个视频。假设一个视频30分钟,每天只看15分钟。
假设是邮件太多。那可不可以规定自己今天周五只处理10封邮件。明天周六再处理10封。后天周日再处理10封。或者今天上午处理一部分,下午处理一部分,晚上处理一部分。不要逼近自己一下子把所有事情做完。做到最后就崩溃了。
如果是写报告。假设需要三天后交。那可不可以分配到三天做。比如第一天只写一段。第二天只写一页。第三天只写最后一页。把目标分解成自己可以承受的小模块。如果一天写一页还是觉得太难。可以再分解。比如早上起来,只写第一段。上午只写第二段。下午只写第三段。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任务的切换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总的原则来说,如果本身已经保持很专注的情况下,那是最好,尽量去延长。就不需要再分解了。比如,你本身就很喜欢画画,那就尽量长时间去做,不用分解。你本身就很喜欢写代码,那就保持呗!
不能本末倒置,把本来很喜欢的事情、已经可以长时间保持专注力的事情给分解了。
任务分解的应用场景一般是对于较难的事情。因为自己本身无法专注,所以才用分解的方法。使自己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专注。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不一定像假设的这样。问题的关键点是把复杂的问题尽可能分解为简单的一个一个的小模块。每个小模块里面,是自己容易执行的。并且在这个单位模块的小块时间内,是可以做到专注的。
其准则在于把握尺度。比如,对于特别不愿意做的事情。如上面说的看书,处理一堆烦恼的邮件,可以把目标分解得更细一些。比如某个时间段,不一定需要看半章书,只看一页书。不一定处理10封邮件,只处理一封邮件。去诱导自己做。
这种情况下,日程上可以只分配很短的时间。然后做其它自己喜欢的事情。避免对于自己特别反感的事情,变得烦躁,甚至崩溃。
比如9:50-9:55,只看五分钟书,或者只处理5分钟的邮件。9:55-10:05,就可以玩手机十分钟。这个例子同时又用到了“奖励原理”。
【4】
“奖励原理”很容易理解。比如大人通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作业写完,就可以看电视,或者玩pad。其实,这种“奖励原理”同样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如上面说的,看书5分钟,就奖励自己玩10分钟手机。或者如果能够专注工作5分钟,就允许自己看10分钟电影。其原理殊途同归。
其本质是通过不同的搭配,像工作、看书、学习等这些不愿意做的事情,激发愿意做的兴趣。也防止自己沉迷于手机、打游戏、看视频、看小说等无意识的行业中。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一定不好。我以前的领导曾经说过,他喜欢看小说,因为从里面可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内心的想法。把这些用在客户身上,与客户沟通时非常有帮助。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那当然是鼓励看小说了。如果只是消遣,当然是要控制投入的时间了。
当然,可能会有人认为,工作蛮好的。搞这么费劲做什么。但毕竟对于大部人,是需要工作赚钱,还房贷、车贷,来养家糊口的。总归是希望工作越来越有效率。深度工作的时间更长,浮浅工作的时间更短。所以不管是工作、学习、生活,当然希望做事情的效率更高。
毕竟,多数人不是富二代。退一步说,难道富二代一定不努力吗?
以王思聪为例,除了富二代的标签外。也有其它标签,比如英语流利、学习成绩好、投资电竞、资本运作等。总之,作为富二代的王思聪,未必不努力。
那么,更何况对于不是富二代的我们。努力是必选项,而不是可选项。我们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尽量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我们的收入。当然,也提高自己的能力。有更多机会与时间去做让自己快乐、开心的事情。
【5】
好了!对于专注力的理解,用“早晨起床不要看手机”来探讨。用“日程纪录法”、“任务分解法”去尝试解决。同时,引出“奖励原理”。
方法可能有其局限性,可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一定解决每个人的问题。
权当抛砖引玉。每个人遇到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大家认为应该如何解决问题,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探讨。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