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松超老师《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二篇:教师怎么过“研究的生活”

“到豫南一所学校采访,一位老师说自己第一次承担教科研课题时手足无措,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课题。这是一种真实感受。”吴老师写的这件事,看后,我有所感触,对连校本教研都没有实行的乡下学校,我们这些乡下老师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是课题。我们这里的老师有少数的老师看书,喜欢写作的老师就更少了,感觉大多数老师都是在混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我们这里的教育是欠改革的。

吴老师写的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当教师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往往是对某个教育问题、教育现象有了一些感悟和想法,开始了思考。这是教师“自己”的研究的开端。教师多观察、多反思、多写作,就是一种“研究”的生活状态。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出做“研究型教师””,都是在倡导教师过一种“研究的生活”。听课、评课、磨课等,这是集体行动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有独立的方式,这就是写作。”

这篇文章也让我明白了:“研究的生活”中,教师研究什么呢?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学校的教学状态,研究自我的状态。从当前状况看,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的多一些。教学生活中遇到的困扰、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才是最需要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涉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情绪、教师的生活体验。”

吴老师说:“教师留心捕捉教育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应成为常态。教师应多一些敏感性,多一些批判性视角,很多本来不正常的现象,我们却都习以为常,可真正深究下去,它们就是需要研究、改善的问题。比如,语文课堂上有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就是念课文,或者不能够用完整、精练的语言表达。这种现象是不是很熟悉?这种现象正常吗?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发展有利吗?这种现象掩盖了哪些问题?需不需要改善?如何改善?对这一现象深挖下去,就出现了很多需要关注、解决的问题。如果哪位教师思考了这些问题,把思考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在教学中着手改善,那么,他的课堂教学就向有效教学走了一大步。”吴老师的观察真细致,我是教语文的,的确有很多学生回答问题喜欢照书本念。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课堂上,我们要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积累这些语句,通过组织,然后更好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多回答,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主要以自己的话说出来为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写作是难的,想把一个现象、问题剖析清楚,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把思考的内容写出来,类似于作研究的准备、计划和方案。写作会迫使我们对问题作更深的思考,通过写作,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将具体而清晰。写作时需要接受语言的规范和逻辑的约束,写作的过程既是思考条理化、深刻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表达规范化和精致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表达,而且是梳理与丰富,所以也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过程。教学多年的教师都会总结出一些经验,那就更需要把这些经验记录下来。写作会帮助教师梳理思路,使模糊的经验更为清晰、有条理,有了理性思考的参与,经验也就具备了传播价值。

每一位教师都有可能成为教育家、就看有没有强烈的学习精神、探究意识和写作反思习惯。普通教师与教育家的距离是思想的高度差距,而思想的差距是在教育生活的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其中,思考与写作有非常重的分量。写出自己的思考与实践,量变引起质变。想把自己思考的问题写得清楚明白,需要多读书,看前人和同行有什么成果,学习别人是怎么表达的。这就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研究”--文献综述,也很需要下一番功夫。

推动自己开始写作有一些策略。比如,建立教育博客、个人微信公众号,从其他同行的评论甚至是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动力;再如,结成发展共同体,大家在相互激励、交流中一同成长。

所有需要动笔动嘴的“场景”都值得教师重新审视,无论是教案、教学反思、听课笔记、读后感、教育随笔,还是班会发言、国旗下讲话,都有可能成为通往教育家的作品。

开始发自兴趣与责任的写作,开启教师“研究的生活”。

您开始写了吗?思考+动笔+坚持=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吴松超老师《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二篇:教师怎么过“研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