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人/君子有三乐/四体不言而喻/西伯善养老者

四种人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译文:孟子说:“有服侍国君的人,那是把服侍某个国君当作快乐的人;有安定国家的人,那是把安定国家当作快乐的人;有保全天性的人,那是看到他的理想可以在天下推行,然后才去推行的人;有德行完备的人,那是以端正自己来使别人端正的人。

孟子讲做事的人的四种境界,就一个人要做事,这四种境界其实也都算不错了。最底层的第一层境界叫作“事君人者”,就他的主要目的就是服侍国君,服侍领导,伺候领导,让领导开心。所以“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就是他把服侍某个国君当做快乐的人,这种人叫作“事君者也”。

第二层境界叫作“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就是皇帝高兴不高兴,对我来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社稷是不是安定。

第三种人叫作“有天民者”,就是他是天民。伊尹说,天生的这些民,叫“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就是这些人是先觉者,保持了天性 了解了一部分的天道,然后“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就是他认为说,我如果一看天下的事可以做,我能够有所作为,我能够洞察,我觉得行了,出来做事,这就是典型的伊尹。伊尹之辅佐商汤就是这个道理,就是他不仅仅是为了安天下,他能够行自己的天性,能够用来教化天下的百姓,这个叫作有天民者,这个是一个更高的境界了。

最高的境界,“有大人者”,孔子喜欢说君子,孟子喜欢用大人,大人就是德行完备的人,一个德行完备的人。

“正己而物正者也”,人和物就是自我和外部世界的两个对待,就是正己而安天下,就是孔子这样的人。孔子说叫作“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不需要做那么多的事,你只要把自己搞好,坐在那儿,众星共之,一些东西开始自己运转了。这个叫作正己而物正,就是端正了自己,别人也会慢慢地变得端正,这是最高的境界,一个大人者。




君子有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ò)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称王天下并不包括在内。父母都健在,兄弟无灾无难,这是第一种快乐;对上无愧于天,对下无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称王天下并不包括在内。”

孟子说,君子最快乐的三件事,而王天下不算。就比如说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事业上巨大的成功,就可以类比古人讲的王天下,就是把整个天下都统治了,这都不算,这不算什么快乐。

孟子认为一个人发自内心最快乐的事,三件。第一件叫作“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父母都在,然后兄弟姐妹也都在,这个时候这是第一个快乐,好多人不能够体会。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是内心无愧。你晚上睡觉,躺下来踏踏实实就能睡着,你没有觉得自己对不起谁,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亏心的事,这是第二个快乐,坦荡之乐。

“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有传承,自己所说的话有人愿意听,自己的德行有人愿意继承,这是第三大乐事。对于孟子来讲,最重要的事业上的乐事就这一件:传承和教育。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人”,你教别人的东西是不是值得教的,不能够保证你全对,没有人会要求说你教的东西必须全对,那就没法教了,但是我们最起码要知道有价值,你教的东西是有价值的,能够让自己无愧于天地,这是君子的三乐。




四体不言而喻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fèn)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suì)然,见(xiàn)于面、盎于背、施(yì)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译文:孟子说:“广大的土地与众多的百姓,是君子所想要的,但是他的快乐不在这里;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四海之内的百姓,君子乐于做到如此,但是他的本性并不表现在这里。君子所拥有的本性即使理想完全实现,也不会增加一点,即使穷困隐居起来,也不会减少一点,这是由于本分已经确定的缘故。君子所拥有的本性,仁、义、礼、智都根植在心中,它们产生的气色是纯和温润的,显现在脸上,洋溢在背上,延伸到四肢,四肢不必等他吩咐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所谓的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边孟子讲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作所欲,想要得到的,第二个层次叫作所乐,乐于做的,第三个叫作所性,所性就是你的本性的体现,你的本性的需求。

“广土众民,君子欲之”,就是君子也希望事业做得更好,也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变得更加的繁荣富强,这个是君子欲之的,君子想要得到的东西,“所乐不存焉”,他不会为此而高兴。

“中天下而立”,立在国之中央。“定四海之民”,让老百姓能够安定地生活,你为世界作出了贡献,君子乐之,君子开心,“所性不存焉”。

就是这个东西并不是你的天性,并不是你的本性,你的本性并不表现在这件事当中,“君子所性”,就是你的本性当中所追求的东西叫作虽大行不加焉。

一个人所谓得大自在的状态,就是孟子在这儿所描写的四体不言而喻,就是我们的四肢不需要等到吩咐,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放在哪儿都是合适的。



西伯善养老者

孟子曰:“伯夷辟(bì)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 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大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 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译文:孟子说:“伯夷避开商纣,住在北海的海边,听说周文王奋发有为,就振奋起来说:‘何不去投奔西伯?我听说他善于奉养老人。’姜太公避开商纣,住在东海的海边,听说周文王奋发有为,就振奋起来说:‘何不去投奔西伯?我听说他善于奉养老人。’天下有善于奉养老人的人,仁者就把他当作自己的依靠了。五亩大的宅园中在墙边种植桑树,妇女养蚕缫丝,老年人就都有丝绵衣穿了。饲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期,老年人就都不会缺肉吃了。一百亩的土地,由男子耕种,八口之家就都不会挨饿了。所谓‘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就在于:规定百姓的田亩宅地,教会他们栽种畜牧;引导他们的妻小来奉养老人。五十岁的人不穿丝绵就不暖,七十岁的人不吃肉就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叫做受冻挨饿。周文王的百姓中,没有受冻挨饿的老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核心点:夏、商、周的时候,非常重视“养老”。这里说的“老”,主要指的是在朝廷出仕的贤德之“老”,他们一般被安置在学校为“师”。  由于当时学在官府,所以“师”也就是官,尤其是天子之学。在太学里的“师”,相当于帝王的高级参谋,地位尊显。所以“养老”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尊贤”,这就是伯夷、叔齐、太公等听说“西伯善养老者”之后欣然归附的真正原因。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归是依靠的意思,这个归在这儿是依靠的意思,如果天下有一个善养老的人出现,那么仁人,就是这些有德行的人,就会认为这是我的依靠,五亩之宅,给他一个五亩大的这么一个院子,然后在墙下种着桑树。

“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可以穿丝绸了,可以穿这种绸缎了,然后家里边五只母鸡,两只母猪,然后无失其时,交配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让它们能够按时交配。

“老者足以无失其肉”,这个鸡和猪自动生长起来了,指数型的增长啊,所以老者就永远都有肉吃。“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一百亩的地分给一个壮汉,那全家八口人足够吃饭。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善养老不是挨个发,善养老是教大家怎么种,教大家种树,教大家养鸡、养猪,然后给他分配足够的田地,引导他的妻子和孩子,让他们能够侍奉老人,叫“导其妻子”,妻和孩子是两种人,就是教他的老婆孩子让她能够养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种人/君子有三乐/四体不言而喻/西伯善养老者)